沂州府城

沂州府城

沂州府城又稱臨沂城(臨沂舊時稱沂州),始建於春秋時期魯哀三年(公元前492年),原城為夯土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老城佔地面積1.64平方公里。

目錄

正文


沂州府城又稱臨沂城(臨沂舊時稱沂州),始建於春秋時期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原城為夯土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老城佔地面積1.64平方公里。
臨沂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明代以前,臨沂城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土城,城牆均為泥土夯實后建造,防禦能力不強。直到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時任沂州指揮的周德才將土城拆除,改建磚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禦能力。重修的臨沂城南北門錯落,東西門在一條直線上,由此形成的東西大街,成為臨沂古城的中軸線,舊稱北大街,現稱蘭山路。明初在修磚城的同時,還在東西南大門外建有瓮城,瓮城是城門外的小城,作為戰時防禦工事。東西門的瓮城,小門一律朝北,南門瓮城小門朝西。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始整修四門,添建城樓。
清末沂州府東門
清末沂州府東門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前郯城大地震損壞的城牆、城樓等,恢復了原貌。該城的布局和建築別具一格,有其鮮明的特色。城不呈方形或長方形,卻呈橢圓形,東西稍長,南北略短。東、西門在一條線上,出口不正直向東和西,而是出瓮城后折向北才能出去,俗稱為"雁別翅"。南北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南門位置偏東,為4門之首,城樓高3層;北門位置偏西,和東西門城樓均為2層。出南門順南關大街向南近1公里處,還有一座帶瓮城的南閣子門(在今臨沂農業葯械廠南)。整個形狀象一隻展翅南飛的鳳凰,故百姓皆傳臨沂城是龜馱鳳凰城。四門的名字均題在門楣以上:南門曰"望淮門"、東門曰"鎮海門"、西門曰"瞻蒙門"、北門曰"宗岱門"。北門城樓還有一方題額,上書"齊魯鎖鑰"四個大字,極言臨沂城地位之重要。
該城本無護城河,明嘉靖年間(1522年後)建藩於沂州的涇王朱祐橓倡議開挖北涑河,從城西郭庄(今屬臨沂市大嶺鎮)引涑河水東流經沂州城北入沂河;清同治九年(1670年),又自城西水田村北開挖支河,引北涑河水流經城西繞向城南,在城東南角入城東自北向南流的青龍河(今地區人民醫院內的小河),臨沂始有四面環水的護城河。一般河段深3.3米,寬5.3米。
抗日戰爭前,臨沂城牆周長4.5公里,高8.3米,頂厚3.3米,女牆設垛口3782.5個,有城堡50座,炮台4座。牆內有2.67米寬的環城馬道,可以調運兵力彈藥。故而城雖建在平原上,卻易守難攻。有居民1萬餘人,城內手工業發展良好、商貿繁榮,有各種商號200多家,成為魯南重要商埠。
沂州府城(臨沂城)經過戰爭的破壞和建國后的改造、建設,現城牆、城門皆已無存。
清末沂州府城街景
清末沂州府城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