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炎立
姚炎立
姚炎立,洛陽酒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商業聯合會理事、中國飯店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烹飪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烹飪協會副會長、洛陽市旅遊協會副會長。他大膽創新,率先貫徹餐飲國標,並將河洛文化引入餐飲業,旗下“真不同”和“洛陽酒家”被評為中華老字號,“真不同”洛陽水席則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北京、杭州、西安、開封、洛陽、南京六大古都中華老字號烹飪高手曾聚集洛陽,中國烹飪協會秘書長馮恩援對洛陽水席大加讚歎。他透露,中國烹飪申遺已悄悄開始,“洛陽水席作為一種有100多年歷史的宮廷宴席,又能在民間生根發芽,它必將成為‘申遺’工作的一個重要支撐。”
說到如今洛陽的餐飲業,不能不提到姚炎立。作為國家級技師,他廚藝高超,多次在全國廚藝大賽上奪得金牌;作為洛陽餐飲業“大哥大”——洛陽酒家的掌門人,他創新菜品,融入文化內涵,創造了一個個經營奇迹,對“真不同”走到今天功不可沒。近日,在這位掌門人的辦公室,姚炎立品著清茶娓娓而談,講述了他從“做飯”到“辦飯店”的創業之路。
姚炎立出生於老城一個廚師之家,從小便與洛陽水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64年,姚炎立選擇了廚師這個行當,在洛陽大利飯莊當學徒。憑藉出色的手藝,3年後他成了飯莊的廚師。1978年6月,姚炎立被調任洛陽丰台酒店部門主任,3年後,被提升為副經理。198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把飯做出了國門:被外交部選派到中國駐馬爾他大使館任專職廚師。
回憶在國外的那幾年,姚炎立說,除了干好廚師工作外,司機、採購、木工、水工、電工、泥工等,他也都幹得相當出色,兩任中國駐馬爾他大使都對他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姚炎立說,他懂得培養一個出色的廚師比培養一個管理人才更難,自己也鍾情於餐飲業,但他不想一輩子只當一名廚師,還想在餐飲業有所建樹。
1987年3月,姚炎立出任洛陽廣州酒家副經理。幾年後,他成為洛陽酒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從普通廚師成長為一家有幾百人的知名飯店的掌門人,姚炎立做活了打造年夜飯品牌、引進營養名優菜肴、貫徹餐飲GB/T13391-92國家標準、提高菜肴的文化品位這四個方面的文章。
洛陽酒家一位中層幹部說,那幾年,老姚領著大夥兒挖掘恢復傳統菜品,先後推出關公宴、八景宴、宮廷水席、武皇水席、盛唐國宴及紫氣東來、馬寺鐘聲、孔子問禮、夜讀春秋、公平交易等60餘款融入歷史文化的菜品,讓國內外消費者耳目一新。此舉使洛陽酒家的經營額連年以16%的速度遞增,成為我市餐飲業的龍頭和河南省商業的一面旗幟。
市政府接待辦管理科負責人謝社軍談起當年洛陽酒家的輝煌時說,那時姚炎立的名氣可大了,省里都知道洛陽酒家是洛陽餐飲市場的“領頭雁”和示範單位,是洛陽餐飲業對外的一張名片。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驕人業績,1997年12月,市裡有關部門“拉郎配”,讓經營不善的老字號“真不同”飯店併入洛陽酒家有限責任公司。
原市二商局的一位領導回憶這一決策時說,“真不同”始建於1895年,是個百年老字號,其品牌影響力是獨一無二的。中州東路擴寬時,市裡投資改造該飯店,樓漂亮了,效益卻一直不好,員工們有怨言,市領導也很著急。後來,有關方面經多次調研,決定讓效益好的洛陽酒家帶動它發展,讓老姚這個能人挽救“真不同”。
姚炎立說,其實,與所有老洛陽人一樣,他對洛陽水席和“真不同”也有很深的感情,也有把“真不同”接過來做大做強的衝動。
隨著“真不同”的併入,老姚麾下的洛陽酒家迎來快速的擴張期:1997年1月,廣州酒家併入;2004年8月,洛陽賓館併入;2004年11月,神楚大酒店併入。
洛陽水席由宮廷到民間傳承千百載,與洛陽牡丹、龍門石窟並稱“洛陽三絕”。
“真不同”里高廚如林,民間有“不進真不同,等於未進洛陽城”之說,但如何讓這個千年飲食瑰寶永葆生機,是姚炎立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1998年,也就是姚炎立剛接手“真不同”的第一年,他就在飯店推行GB/T13391-92國家質量標準,並響亮地提出“圍繞唐朝做文章,緊緊拉住武則天的手”這一口號。
談起配菜計量化、烹製程序化、服務規範化這一強硬舉措,姚炎立說,以前廚師做中餐,特別是做水席,全憑感覺,這就使洛陽水席難登大雅之堂,只有重新審定配餐標準,才能讓洛陽水席真正上檔次。
如今,1斤粉條能炸355個~360個丸子,洛陽肉片人工攪450下才能下鍋,所有素食品不準隔頓……“真不同”的廚師們每天都在按照這些規矩操作。
1998年,姚炎立拋出他的改革方案,可稱為“超級組合拳”。“真不同”遍撒英雄帖,誠邀水席名師、專家學者、民間藝人等各路名士,共商水席創新大計。2001年下半年,在洛陽傳統水席的基礎上,他們成功開發出宮廷水席及武皇水席等兩款中高檔席面,2002年一應市,效果出奇地好。
聊起“武皇盛宴”的“創作”過程,姚炎立感慨頗多。
有一段時間,《洛陽日報》連載洛陽作家張元純的《洛陽舊事》,引起了姚炎立的注意,上面有“真不同”的傳說,也有武后水席的來歷等內容,他把這些文章都剪了下來。
這些文章讓姚炎立對水席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洛陽水席原來被稱為武后水席,它調和南北口味、東西鹹淡,兼收並蓄,顯示了大唐的開放、包容和自信。所以有人說,洛陽水席是最具文化味兒的豫菜,是中原菜系中的經典,也是中華飲食文化的華章。
2001年,姚炎立開始琢磨推出“武皇水席”。為了設計8個冷盤,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冥思苦想了幾天,終於拿出了初稿,試吃半個月,又經反覆修改,這8個冷盤亮相后,一些行家和消費者紛紛叫絕。
涼盤“禪”用東關大蘿蔔製成,擺成木魚形狀。幾天後,他做了個夢,找到了靈感:在木魚旁添加一圈佛珠不是更能體現“禪”的韻味嗎?次日,他就派人到寺院查詢佛珠的數量,用無核蜜棗替代。
姚炎立說,不少人會做洛陽水席,但如何讓“真不同”的水席不再重蹈唐三彩的覆轍?只有在傳承中不斷突破、不斷挖掘、不斷創新,才是正途。
姚炎立相繼推出洛陽水席、宮廷水席、武皇水席、盛唐國宴后,“真不同”起死回生並迎來了輝煌:2002年,洛陽水席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宴”;次年,該飯店被授予“國際餐飲名店”稱號。
5月,省委書記徐光春以省委的名義接待一位中央首長到“真不同”品嘗洛陽水席。就餐時,徐書記親自當起了講解員,向客人講武則天與洛陽水席的故事,講洛陽牡丹宴菜的做法。姚炎立說,看來徐書記對洛陽水席、對“真不同”頗為了解。
翻開一本像冊,上面記載著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品評“真不同”洛陽水席的情景。
除了接待眾多的領導和各界名人,“真不同”的大眾生意也做得蒸蒸日上。
30多歲的楊帥亮是老城區某停車場管理員,目睹了“真不同”生意的日漸興隆。他說,前些年,“真不同”冷冷清清,門前停的都是附近飯店客人的車;如今,一到就餐時間,他都為停車場地小而發愁,因為客人開來的車太多了。
具體數字也說明了同樣的變化:近幾年,“真不同”的營業收入逐年增長,每年4月,其單月營業額超過600萬元,高峰期每天收入五六十萬元。一些同行紛紛諮詢姚炎立:“真不同”一個月的收入比俺一年的都多,你用了啥招兒?
其實,姚炎立的“招兒”就是他常掛在嘴邊的“餐飲文化、歷史文化、標準化、趣味化”及“文化是根,菜味是魂,質量是命,誠信是金”的“30字真經”。
2006年9月,商務部公布餐飲業432家“中華老字號”,河南省共有4家,其中洛陽2家,均為姚炎立的麾下——洛陽酒家、真不同飯店;同年,“真不同”洛陽水席先後榮膺河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幹了40多年餐飲的姚炎立,見證了洛陽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
他說,有一件事讓他至今難以忘懷。
1977年,老城區一男子的妻子懷孕想吃糖醋裡脊,他轉遍老城區大街小巷,卻空手而歸,最後騎著自行車從老城趕到澗西大利飯莊。看著他那心急火燎的樣子,姚炎立和師傅們七拼八湊,終於滿足了他的意願。
那時,洛陽市區總共只有20餘家飯店、118個門市部。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末期,我國餐飲業政策全面放開,各種經濟成分共同投入,餐飲業發展突飛猛進,國有、集體、個體一起上,市場迅速繁榮起來。姚炎立說,這些年來,洛陽餐飲市場先後流行過葯膳、川菜、粵菜、雜糧宴、鮑翅宴等,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也一路殺來,八方諸侯紛紛亮相。如今,養生長壽之道又漸成社會共識,保健營養食品應運而生,天然素食等綠色食品成為時尚,大店小店紛紛推出。
談及洛陽餐飲業30年來的成長和變化,姚炎立深有感觸地說:“民以食為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咱老百姓如今‘想吃啥就吃啥’的口福;沒有改革開放,也沒有洛陽水席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