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詞條
登錄/註冊
草隸
漢語詞語
草隸,漢語詞語,拼音cǎo lì,意思是
草書
的別稱。出自《南史·劉孝綽傳》。
目錄
1
簡介
2
詳解
簡介
今人也有稱漢代竹木簡上的隸書為草隸的。
詳解
2.草隸,又稱隸草,是隸書的草率寫法,或將行草書的筆法融於隸書之中,流行於後漢至西晉間,特點是存隸意,但少頓挫,多圓轉連屬。但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
章草
、
今草
。如清朝
鄭文焯
《草隸辯》中說:“草隸之制,蓋源於漢,而名自晉始。”近代出土的西北漢晉
簡牘
上常可看到這種書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書法求新求變,草隸風潮再起,流派紛呈,代表人物有崔學路、張海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草隸
外文名
Cursive script
釋義
隸書的草率寫法,或將行草書的筆法融於隸書之中
拼音
cǎo lì
別名
草書
詞性
名詞
年代
後漢至西晉間
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