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田水庫

休閑旅遊勝地

冊田水庫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許堡鄉。始建於1958午3月,它橫截桑乾河水,東西長30公里,下游為烏龍峽,長約10公里,興利水位面積約5萬畝,蓄水8600萬立方米,可澆灌農田40多萬畝,年產魚五萬多公斤。水庫的主要任務是為下游官廳水庫攔沙、防洪和渡汛,還起著保障首都防洪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擔負著大同城市部分工業和生活用水及農田灌溉。冊田水庫風景秀麗,景點眾多,空氣清新,交通便利,集住宿、餐飲、休閑港與一體,是不可多得休閑旅遊勝地。冊田水庫位於桑乾河中上游,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西冊田村北、屬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距大同市60公里。

水庫的工程觀測項目有:浸潤線、壩基揚壓力、大壩繞滲、沉陷及水平位移、防滲牆應力應變觀測等。

工程介紹


冊田水庫
冊田水庫
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6700平方公里(包括上游趙家窯、下米庄、薛家營、東榆林、鎮子梁、恆山、十里河等七座中型水庫,6618k㎡流域面積),佔下游官廳水庫流域面積38.5%,其 中石山區3815 k㎡,土石山區3010 k㎡,平川區5260 k㎡,丘陵區4615 k㎡。幹流縱坡1.9%,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建庫以來,多年平均徑流量3.30億立方米,平均輸沙量1200萬噸,年均淤積725萬立方米。
水庫始建於1958年3月,1960年攔洪。總庫容5.8億立方米,其中:死庫容3.6億立方米,調洪庫容1.63億立方米,現壩前淤積高程944.2m。設計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標準為2000年一遇,下遊河道為20年一遇,設計汛限水位956m,是一座式業與城市用水、防洪、灌溉及養魚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Ⅱ)型水庫。

歷史運用


標準提高

冊田水庫
冊田水庫
除險加固前冊田水庫屬重點病險庫,下地低水位運用。1960年至1970年水庫月平均水位在943~944m之間;1970年至1976年因大壩加高,水庫為滯洪運用;1976年後,因大壩質量有問題,沒有高水位運用,一般蓄水位在950m左右,短時最高曾達953m。除險加固后,水庫防洪標準提高,逐步提高水位運用,1995年9月30日,水庫水位達956.08m,為歷史最高洪水位,1995年10月22日,庫水位為956.52m,為歷史最高庫水位。

工程觀測項目

水庫的工程觀測項目有:浸潤線、壩基揚壓力、大壩繞滲、沉陷及水平位移、防滲牆應力應變觀測等。

運行概況

水庫1995年高水位運行以來,清泉洞滲流量穩定為29升每秒,壩體浸潤線及滲水正常。主壩下游滲流量26升每秒,主壩實測浸潤線低於設計浸潤線。加固前南副壩當庫水位953m時,下游滲水嚴重,加固后水位956m以上時未發現滲水,砼防滲牆效果顯著。
從變形資料看,壩體沉陷趨於穩定,水庫建庫至今累計最大沉降量254.67毫米,累計水平位移量57mm(樁號0+557)。
水庫自投入運用以來,曾攔蓄1967年8月6日一次最大洪水,入庫洪峰2850 立方米/t,相當頻率10%,一日洪量為1.081億立方米,三日洪量為1.756億立方米,五日洪量為2.13億立方米。水庫運行30多年以來,已淤積2.17億立方米,為減輕官廳水庫的淤積和京津地區的防洪安全起到了顯著作用。
除險加固后,水庫年可向大同市和大同二電廠供水5000萬立方 米,灌溉面積20萬畝,每年可捕成魚50~70萬斤,佔大同市總產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