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欄鎮的結果 展開

馬欄鎮

陝西省旬邑縣下轄鎮

馬欄鎮地處陝西﹒旬邑的東北部,東臨銅川、黃陵,南連耀縣,北望甘肅正寧,西接古鎮職田。面積792平方公里,轄23個村委會,13329人(2017)。古為三省通衢,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民風淳樸,風景秀麗,資源豐富。

歷史沿革


古時馬販常從寧夏、內蒙古趕馬於此交易,有人就築起馬圈,開設馬店,成村后取名馬欄,后以村名鄉。
馬欄鎮原屬宜君縣,1937年歸陝甘寧邊區新正縣管轄。
1950年,設立馬欄區。
1958年9月,馬欄鄉、轉角鄉、張家山鄉合併成立英雄人民公社。同年12月,栒邑縣併入邠縣後設立馬欄管理區,隸屬職田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栒邑縣制恢復後設立馬欄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政社分設時設立馬欄鄉。
2001年,馬欄鄉和后掌鄉合併改稱馬欄鎮,鎮政府駐地由馬欄村遷至后掌村。

地理環境


馬欄鎮位於旬邑縣東北部,鎮人民政府駐地后掌村距縣城26千米。東與銅川市、黃陵縣接壤,北與甘肅省正寧縣為鄰,西與職田鎮相連,南和城關鎮接壤,總面積792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0年,馬欄鎮轄馬欄村、轉角村、坪里村、南嶺村、陽坡頭村、雷庄村、北坡子村、后掌村、長舌頭村、前義陽村、后義陽村、神崖溝村、前掌村等13個行政村、7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馬欄鎮轄馬欄鎮居委會、馬欄村、轉角村、后掌村、神崖溝村、義陽村、長舌頭村、陽坡頭村等1個居委會和7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0年,馬欄鎮共有3405戶、12972人,其中鎮區人口3800人,佔總人口的29.3%。
截至2017年末,馬欄鎮常住總人口13329人。

經濟


綜述

2010年,馬欄鎮國民生產總值137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46元。
2017年,馬欄鎮企業個數共39個,企業從業人數279人,其中工業企業5個。

第一產業

馬欄鎮以畜、果、葯、草四大支柱產業和土豆、沙棘、西甜瓜三大特色產業發展農業生產。
2010年,馬欄鎮耕地3737.5公頃。境內有國營馬欄林場、陝西省勞改農場。

第三產業

馬欄鎮依託馬欄革命紀念館、馬欄革命舊址和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舊址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區發展產業。
2010年,馬欄鎮有集體和私營商業門店百餘家。
2020年,旬邑馬欄鎮轉角村黨家店,依託地勢地貌、道路交通、用地性質,規劃建設以養生為核心,以度假為主題,以生態為亮點的綜合型養生休閑區。

文化


歷史文化

旬邑嗩吶為一種民間吹打樂,依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分為周派嗩吶,呂派嗩吶和北塬派嗩吶三大體系,馬欄鎮處於呂派嗩吶分佈區。呂派演奏風格粗獷,剛勁有力,呈萬馬奔騰之勢,以其“哨子硬”著稱。
旬邑嗩吶
旬邑嗩吶

地方特產

馬欄鎮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旬邑蘋果的產區,其他特產還有馬欄老玉米,馬欄土豆等。
旬邑蘋果個大形正,單果重200克左右,果皮較薄,脆甜爽口,果肉細膩,香味濃郁。2017年9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旬邑蘋果”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馬欄土豆形狀美觀、口感好、耐儲藏,屬優質無公害特色農產品。
馬欄老玉米採用無公害化、優良品種栽培,屬綠色食品。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豐富的鈣質外,還含有核黃素等營養成分。
馬欄老玉米
馬欄老玉米

交通


馬欄鎮有G342日鳳線過境。

社會


基礎設施

2010年,馬欄鎮鎮區佔地面積27.93公頃,建築面積約七萬平方米。主街道為“丁”字狀,南北長900米,寬12米,瀝青路面,鋪設了人行道地板磚,安裝了路燈及景觀燈。鎮區水、電、有線電視、網路等公共設施完備。

社會機構

2010年,馬欄鎮鎮區駐有國家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

旅遊


風景名勝

● 馬欄革命紀念館
馬欄革命紀念館位於旬邑縣馬欄鎮馬欄村,橋山山脈南端。2007年開始建設,展館陳列面積3600餘平方米,館內展出革命歷史文物300餘件,歷史照片800多幅。馬欄革命紀念館是一座陳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關中分區革命鬥爭史的紀念館,主要宣傳民國十五年(1926年)至1949年23年間,關中分區領導關中革命的歷史。
● 馬欄革命舊址
馬欄革命舊址位於旬邑縣馬欄鎮,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欄是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重心和重要活動地區之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在馬欄成立並舉行了授旗儀式;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關中特區、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黨政軍機關和中共陝西省委機關先後遷駐馬欄,馬欄成為關中地區革命鬥爭的指揮中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馬欄是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是關中分區政治、軍事、經濟中心。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至1949年4月,馬欄是中共陝西省委、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習仲勛、汪峰、賈托夫、李維漢、張德生、趙佰平、張仲良、王世泰、張邦英、霍維德、呂劍人、孫作賓等革命家在這裡長期工作和戰鬥。
馬欄革命舊址現有關中特委馬家堡舊址、關中分區陽坡頭舊址、陝西省委和關中分區機關舊址、陝甘寧邊區警備一旅司令部舊址、軍民大生產展覽室、七孔石橋、陝甘寧邊區第二師範、陝北工學、魯迅藝術師範、紅26軍軍部舊址、稍峪溝烈士陵園、八路軍榮譽軍人學校舊址等革命歷史遺存共15處。2005年3月1日,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13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將馬欄革命舊址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馬欄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