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志
七志
七志是南朝齊王儉撰,讀音為qī zhì,漢語辭彙。
1.書名,一名《今書七志》,篇幅有三十卷、四十卷或七十卷三說。是效仿劉歆《七略》體例編製的一部圖書目錄分類專著。南朝齊王儉撰。其書分圖書為經典﹑諸子﹑文翰﹑軍書﹑陰陽﹑術藝﹑圖譜七類。另附道﹑佛各一類,一說附闕書目並道佛經錄各一類。今佚。
南朝宋王儉撰《七志》最為後世批評之處有二:一是未能善處學術合流問題,仍堅持軍書、陰陽、術藝分立為三,失去部類編製的平衡;二是無視兩晉寫史風盛,史學發達、史書繁興的現實,把史部重新併入經典志,與四部分類的發展趨勢背道而馳。但其新增的圖譜志與附錄的部分卻很值得重視:
(一)它將圖譜單獨列為一類,有人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構思和實踐。這曾受到了宋代目錄學家鄭樵的讚揚。也有人認為實為湊數。如目錄學家余嘉錫所言:“王儉圖譜一志 ……本可隨類附入,儉第欲足成七篇之數,故立此志耳”。
(二)《七志》可能附有闕書目錄。由漢以來的各家目錄,當時就有囿於聞見以至失收的,而後世新發現的古籍,漏列就更屬必然了。廣事訪求,輯補前錄,這就使得人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某一特定範疇的文獻。這也就是後世缺書目錄的先驅,也給後來的續補諸史藝文志等工作以啟發。至於附錄道經、佛經目錄,也是一個特點。在此以前道經和佛經都各有其單獨的目錄。將世俗的和宗教的書編為一錄,王儉是第一次嘗試。
此外,該書提要據《隋書經籍志》載“不述作者之意,但於書名之下,每立一傳”。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傳錄體目錄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