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論語篇名

《論語》在流傳過程中,到漢朝產生了三個流派,分別為齊論語,魯論語,後來漢朝魯恭王劉余在建造宮殿時毀壞了孔子家的牆壁,發現了古文論語。因為上面的文字不是當時通行的隸書,而是六國時的文字,所以稱為“古文論語”。今通行版《論語》大致為魯論語,古文論語比魯論語多出了《子張》一篇,有兩篇《子張》;齊論語多出了《問王》,《知道》兩篇。因此出現此詞語。

簡介


古文論語比論論語多出了《子張》一篇,有兩篇《子張》;齊論語多出了《問王》,《知道》兩篇。

概況


齊論語其中有一篇名為《知道》,,其內容現今已不可見。漢朝安昌侯張禹原本學魯論語,兼講齊論語,善者從之,號曰“張侯論”。或許在今後的考古挖掘中會發現散逸的論語。
專家考證,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有竹書《論語·知道》篇,它很可能屬於《論語》的《齊論》版本,如果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