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毛鄉

景毛鄉

景毛鄉地處山西襄汾縣城西郊,東連新城鎮,西接古城鎮,南靠南賈鎮與西賈鄉,北與南辛店鄉為鄰。全鄉15個村,72個居民小組,3800多戶。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景毛鄉常住人口為13036人。34000多畝耕地,總面積43平方公里。交通幹線縱橫交錯,大運高速公路橫穿南北,富鄉路縱貫東西,縣級公路主要有襄光路、襄鄉路、環城西路,荀西線和臨夏線,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數據


總人口16401
8403
7998
家庭戶戶數3946
家庭戶總人口(總)16113
家庭戶男8136
家庭戶女7977
0-14歲(總)4460
0-14歲男2286
0-14歲女2174
15-64歲(總)10800
15-64歲男5606
15-64歲女5194
65歲及以上(總)1141
65歲及以上男511
65歲及以上女63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882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常住人口13036人

鄉下轄村


南小張村景毛村新城庄村南高村北高村西郭村吉村堡頭村北古縣村董村申村柴王村北小張村東李村北李村

建設工程


1、大棚黃瓜基地建設。大棚協會從山東壽光引進第五代機械化溫室生產技術后,群眾踴躍報名,建成機械化溫室216座,新建大拱棚307座。幾年來,通過統一規劃、政府引導、資金扶持,全鄉拱棚、機械化溫室總量達到1800座。2007年,全鄉拱棚總收入1500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950元。
2、農村“五化”工程。在全縣百村暢通五化工程建設中,全鄉2005年至2007年三年總投資950萬元,完成了15個村、42公里、36萬平方米的街道硬化,鋪油路7.78公里,安裝路燈360盞,進行了綠化、美化,刷寫標語315條,劃分衛生責任區67個,建設垃圾場46個,並制定了衛生公約和衛生長效機制。完成了西郭—吉村、西郭—堡頭、柴王—北李—南小張、景毛—南高等四條總長10.9公里通村柏油路 的翻修養護工程。建設了10個高標準文化休閑廣場。
3、新農村建設工程。在新農村建設中,全鄉以二十字方針為指導,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農村面貌發生巨變。北古縣、北小張積極創建省級示範村。北高、西郭積極創建縣級示範村,北小張、東李、南小張村被確定為市縣連片示範區。示範區大力實施“四化四改六個一”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績。

文化旅遊


1、南高劉家
清末南高劉家鼎盛時期,劉家莊園方圓百餘畝,有深宅大院90多座,房屋1250多間。
2、《晝錦堂記》碑
位於景毛鄉南高村小學內,高282厘米,寬172厘米,陰刻華亭,為明末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所書徠。2004年5月20日被確定為臨汾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善慧寺
位於景毛鄉北古縣村,南殿前一對石獅,相對而立,基座上鐫刻“道光十年(1831年)十月吉日立”。該寺分前院、南殿、北殿,兩殿南北相距20米,東西院寬30米,原先在兩殿的東側建有關聖廟,西側有娘娘廟。
近年來,景毛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強東拓西,工農並舉,努力構建“構建一心一軸兩園區”,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南小張、東李、北小張引領全縣新農村建設進入新階段。2007年,全鄉上繳國家稅金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