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黃柏鄉的結果 展開

黃柏鄉

江西省瑞金市下轄鄉

黃柏鄉,隸屬江西省瑞金市,位於瑞金市北郊。2018年末,黃柏鄉戶籍人口有4.25萬。截至2019年10月,黃柏鄉轄14個行政村。 

黃柏鄉政府機關距瑞金市區10千米;319國道、鷹瑞高速和隘瑞高速公路在黃柏鄉交匯,城北高速路出口至瑞金市區紅軍大道穿境而過。 

黃柏鄉主導產業為農業,主要種植臍橙、煙葉、白蓮、水稻。2018年末,黃柏鄉工業企業有23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36家。

歷史沿革


1950年,為柏村、富溪等鄉;1958年,設黃柏公社;1984年,改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柏鄉位於瑞金市北郊,東與葉坪鄉壬田鎮相接,西與九堡鎮毗鄰,南與象湖鎮接壤,北與大柏地鄉相連。全鄉總面積107平方千米。

氣候

黃柏鄉境內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9.5℃,年平均降水量1678.4毫米,全年無霜期265天左右。 

水文

黃柏鄉水利灌溉方便。有水庫5座,其中小Ⅰ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3座。
圖片
圖片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黃柏鄉轄14個行政村:柏村村、向陽村、上塅村、鮑坊村、太坊村、胡嶺村、黃金村、瑞蘭村、馬薺村、瑞律村、合溪村、龍湖村、直坑村、凱豐村。
柏村村向陽村上塅村鮑坊村太坊村胡嶺村黃金村
瑞蘭村馬薺村瑞律村合溪村龍湖村直坑村凱豐村

人口民族


2000年末,黃柏鄉總戶數9101戶,人口3.81萬。 
2017年末,黃柏鄉常住人口4.11萬。 
2018年末,黃柏鄉戶籍人口有4.25萬。

經濟


2000年,黃柏鄉工農業總產值9840萬元,財政收入2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77元。 
農業
2000年,黃柏鄉糧食總產量1.67萬噸,甘蔗產量6753噸,水果產量102噸。 
2013年,黃柏鄉實現糧食產量1.29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86公頃。牛出欄3856頭,豬出欄11622頭,家禽出欄21168羽。 
企業
2013年末,黃柏鄉有非公經濟49戶,比2012年增加10戶。規模以上企業9戶,第三產業8戶,建築企業2戶,個體工商戶432戶。 
2017年末,黃柏鄉企業有146家,企業從業人數1260人,有工業企業17家,規模以上企業1家。 
2018年末,黃柏鄉工業企業有2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商貿
2018年末,黃柏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36家。

交通


黃柏鄉境內319國道過境15千米,隘瑞高速過境公路6千米,319國道、鷹瑞高速和隘瑞高速公路在黃柏鄉交匯,鄉機關距瑞金市區10千米。瑞金北高速路口在黃柏鄉境內,50米寬的紅軍大道貫穿全鄉,鄉、村、組基本通水泥路。

社會


教育事業

2000年末,黃柏鄉境內擁有小學9所、中學2所、職業學校1所、衛生院2所。 
2005年末,黃柏鄉設有2所初中,9所小學,在校學生3280人。有教職工1000餘人。教學設施較為齊全、功能較為完備。其中黃柏初中和黃柏中心小學以及胡嶺小學均坐落在鄉機關所在地,是該鄉的重點學校,黃柏初中有教職工58人,開設16個班,學生1071人;中心小學有教職工89人,開設22個班,在校學生1580人。

醫療衛生

瑞金市人民醫院新院
2000年末,黃柏鄉境內擁有衛生院2所。 
2005年末,黃柏鄉設有一所中心衛生院和19個鄉村醫療點,分佈於全鄉各個行政村,中心衛生院坐落在鄉機關所在地,有衛生醫護人員22人。

旅遊


龍霧山
龍霧山,又名“龍霧嶂”,位於江西省瑞金市北部黃柏鄉直坑村境內,距市區15公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龍霧山海拔345米,自然景觀瑰麗多姿,是瑞金舊時“瑞金八景”、“四大名山”之一,享有“千年古剎、福地仙境”之美譽。屹立主峰東側山腰的普廣寺,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原名“雲霧庵”,因其形如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之勢,故又稱之“龍鳳嶂”或“龍鳳庵”。早在五代後周時期的公元960年即開山建寺,距今1051年。先後於北宋初期、南宋時期、明朝初期和1981年四次重修。寺內大雄寶殿、觀音殿、寶仙祠等建築錯落有致,雕塑精美;所收藏的明成祖朱棣永樂二年(1404)碑刻《重修龍霧田山碑記》等文物,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謝寶仙翁墓、寶仙祠、仙女池、議世井、放生池、棋盤石、夢樓(已毀)等寺觀建築以及民間代代相傳的謝寶遇仙等傳說故事,依然熠熠閃爍著瑰麗奇幻的景色,充滿無限神奇的色彩。
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來此遊歷,留下了許多詩詞歌賦和名家墨寶。明末清初高僧釋行一有詩云:“傳道神仙事迹奇,常騎竹馬過龍陂。紫煙未息丹爐火,青翠遠磨古路碑。月出尚聞游碧澗,花開誰與賦新詩。山林一夜香風遍,吹到人間尚未知。”中華民國首屆高考狀元瑞金黃柏籍教育家周邦道曾在此讀書,並自號“龍霧山樵”、“龍霧居士”。
倘若駐足龍霧山巔,舉目遠眺,天地廣袤無垠,群山疊翠涌金,萬畝橙黃橘綠,十里果茶飄香,無限風光美景盡收眼底。若春秋時節,只見雲霧繚繞,瞬息萬變。人行其中,舉足踏雲,頓覺“入虛無縹緲之間,凡塵俗慮為之皆忘”,仿如羽化成仙,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寺因山而聞名,山因仙而神奇。龍霧仙寺以其古樸典雅、靈光雲集而香火不斷。通過各級政府大力支持,經過十方信士、八方黎民百姓的群策群力,正在努力打造成休閑觀光之佳境、拜佛祈禱之勝地。
一座千年古剎,一處福地仙境,竭誠恭候您的光臨!
龍霧仙寺主要寺觀景點
1、謝寶仙翁墓:坐落於龍霧山寺廟對面的山坡上,經專家鑒定此墓屬五代墓葬。同治縣誌記:“雲霧庵,一名龍鳳庵,又名龍霧嶂,上有仙女池、謝仙翁墓。”據《瑞金黃柏北關謝氏首屆聯修族譜》記:謝寶“採藥龍霧山,遇仙飛升,仙蛻后,即葬此山中,庵對門仙女池坎上哨天龍形丙山壬向,同治壬戌八月重修”。如今這座墓,是1987年謝寶的後人——黃柏柏村嶺下小組村民重修。
2、仙女池:據《方外附》和清道光六年的瑞金縣誌記載,謝寶登龍霧山采樵時,看到兩名女子在這池邊,一邊下棋一邊吃桃子。他便停下觀看,並撿起被丟棄於地上的桃核來吃,竟感不餓。棋下完后,兩名女子卻突然不見。
3、寶仙祠:相傳,謝寶在龍霧山上遇見仙女下棋,並撿吃了她們的桃核后,大驚回家,發現家裡人傳說他已失蹤幾十年,就連子孫們都認不得他了,於是,謝寶又返回龍霧山,不知蹤跡。當地的百姓便在龍霧山上為他建廟祭祀,名叫“寶仙祠”。因有後人間忽修繕,這座“寶仙祠”雖經千百年風吹雨打,卻仍保存完好。
4、棋盤石:登臨龍霧山的路邊,有一片巨石嶙峋的小山崗,長滿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石頭,可供人歇息。其中一塊較為寬闊而方正的大石頭,狀如棋盤。相傳上天的神仙發現這裡的景色優美,便常結伴下凡來此下棋,故稱“棋盤石”。
5、金牛仙竹:傳說,在龍霧山東側,有一座不高的黃土山坡,山坡上壓著一頭玉皇大帝貶下凡間的金牛,叫金牛山。金牛按照天規,每月十五夜半時,便要到龍霧山的仙女池邊吃一輪竹葉,再喝一口池水,可保整月不餓不渴,而仙女池邊上的仙竹,每年正好生長十二輪,可供金牛全年十二個月食用。吃了龍霧山竹葉的金牛,拉下的糞便,就是一堆堆金子。可這些金牛糞卻不易為人們所獲,剛剛落地,便流瀉溶化在山上的溝溝坎坎。從此,龍霧山下的山岡土坡,通體燦然透亮,山中流出的小溪水,也富含金砂。於是,這片翠竹林也被叫做“金牛仙竹”。
6、議世井:據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版《瑞金縣文物志》載有此井,在寺廟附近,但資料不詳。 
柏村謝祠氏堂
柏村祠堂建於明萬曆元年(即1573年),是黃柏柏村謝氏第十一代子孫謝悅標始建。名曰:謝仕顯公祠。
該祠堂自建以來,由於建築宏大,地理位置重要,現又地處319國道傍,歷來是黃柏區域內的會議及活動中心。
1929年,南昌起義部隊南下,由朱德、陳毅等率領,為振士氣,途徑黃柏,在祠堂內,朱德主持召開了紅軍官兵誓師大會,朱德等領導還在祠堂隔壁的民房留宿了一晚。祠堂鄰近的民房牆上還留有“紅軍官兵不打士兵”、“不虐待日軍俘虜”等紅色標語。
現祠堂被瑞金市人民政府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塅村嶺下謝近溪太祠
黃柏鄉上塅村嶺下謝近溪公祠,堂名“鳳新”,磚木結構,前後二棟,建築面積430餘平方米。位於瑞金市黃柏鄉上塅村嶺下自然村,已有三百來年歷史,初建於1769年,謝東溪、謝殊群等邀集五房商議,願將嶺下私房廳堂舊址曬坪遜出歸眾,以建近溪太祠。1796年,嶺下兩房子孫興建左右焚室。因戰爭擾攘,1857年,近溪太祠慘遭回祿,寢室一概灰燼,只存四面磚牆。1863年,謝心源與謝衛淇拉集五房叔侄兄弟重謀建造,1865年,歲逢大利,擇立五房傑士,卜吉興工,不出數月,即見祖廟復著輝煌,人文愈為興盛,祖靈既已安妥,富貴又是綿長,此祠堂涵蓋嶺下、店前、高坑塘、撐樹排、青龍排、禾扛嶺、碰塘、群民、典丘等地謝氏後裔,從這個祠堂走出去的可謂人才濟濟。
1933年,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帶領紅軍部隊從寧都南下,途徑大柏地、黃柏等地,曾在近溪太祠及嶺下下屋進士祠駐紮部隊,毛澤東、朱德同志曾在紅軍遺屬謝大權家下榻,把所有馬匹拴在近溪太祠堂前。近溪太祠人丁鼎盛、世代榮昌,更是謝家人朝聖的熱土。
革命烈士紀念碑
菱角山,位於黃柏鄉與大柏地鄉交界處的普通小山丘,319國道從旁邊蜿蜒而過。菱角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始建於1951年,后重修過一次,2007年市民政部門再次重修,用上了大理石材,修造了登山階梯。
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后,國民黨“圍剿”部隊加緊了對中央蘇區的進攻步伐。1934年11月10日,瑞金陷落,原本紅火的革命根據地一片血雨腥風。據史料載,紅都瑞金在80天內被慘殺1800多人。一個漆黑的夜晚,敵人把從各鄉各區搜捕來的300名革命群眾,偷偷運到凌角山下的山窩裡,活活掩埋。三百壯士被反綁雙手,面對兇殘敵人,他們沒有半點怯懦,沒有絲毫懊悔,面帶微笑,迎著曙色,縱身跳下了活埋坑……其悲壯,令群山無語、溪水嗚咽。從那天起,默默無聞的凌角山成為一座名山,三百壯士的正義和貞烈鑄成山魂。
原始森林
黃柏鄉原始森林地處瑞金城北面10公里319國道旁,是一塊壩上森林,中心平坦開闊,毫無山勢險峰之狀,是在平地里突現的一片千年古森林。周圍被村莊和農田所環繞,一條小溪七繞八彎,似一條玉帶纏繞著這塊碧綠的翡翠。森林總面積為192畝,遠遠望去,就像一頂綠色的皇冠鑲嵌在廣袤的田野上。黃柏鄉歷史悠久,民風淳厚,對境內的這塊壩上原始森林,村民們視若珍寶,百般呵護,使其數百年來一直保持勃勃生機。林內樹種繁多,針闊混交,其中多為香樟,大部分要三四人才能合抱,鬱鬱蔥蔥,遮天蔽日。更有枝蔓纏繞,藤蘿盤曲,是天然的盪鞦韆場所。春天,這裡樹木吐翠,百鳥歡歌;夏天,綠蔭如蓋,涼爽宜人;秋天,色彩斑斕,果香四溢;冬天,萬籟俱寂,恍如隔世……人們說這是一個天外飛來的“綠色高地”,是一個上天賜予的“天然氧吧”,是奔忙者無限嚮往的“綠色家園”。
這裡紅色與綠色相映成趣,交相輝映。反映陳毅元帥在贛南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電影《山重水覆》曾在這裡選景,《童年在瑞金》在這裡拍攝,電視連續劇《長征》、《封鎖線上的交易》、《紅根》、《浴血堅持》《共和國搖籃》等在這裡拍攝了一百多組鏡頭,使這塊綠色寶地更加聲名遠播。《浴血堅持》著名導演胡枚深情眷戀紅都瑞金:“瑞金有著豐富的紅色影視拍攝資源,適合拍攝反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紅色影視;瑞金人民純樸善良、熱情好客,在瑞金拍攝電影電視劇,能夠得到各方的支持。”這塊蘊藏著紅色和綠色相得益彰旅遊資源潛力的處女地已經開墾。以戰鬥場為主的“戰鬥景區”選擇在這塊綠色寶地拍攝。透過這些景區能夠全面反映和再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真實場景,讓觀眾身臨其境親身感受戰火紛飛。在2011年瑞金市招商引資項目中,我市傾力宣傳、推介和開發使用黃柏原始森林,計劃用地1000畝,把這裡建設成為瑞金集影視拍攝、愛國主義教育、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影視基地。這樣這塊綠地既播綠又播紅,讓它在保持生態平衡、涵養水份、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等作用的同時,蓄足能量,涵養彌足珍貴的紅色文化,紅色歷史,讓紅色經典源遠流長,根埴在革命後輩的心靈深處。
映山紅生態觀光園
瑞金市黃柏鄉映山紅觀光園位於鷹瑞高速公路瑞金城北出口處,涉及黃柏鄉柏村、上塅、向陽三個村,佔地200畝,總投資100餘萬元。作為瑞金市"9+6"片區的一個工程建設項目,黃柏鄉開春以來,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實行倒排工作日期方法,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並在瑞金市林業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規劃、設計、征地、定植的過程中,堅持科學標準,利用當前有利天氣,精心組織30餘人的專業施工隊伍,突擊6天時間,冒雨定植映山紅12萬株,圓滿完成了映山紅觀光園的建設任務。
預計在今後每年4—6月,200畝映山紅將競相綻放,高速公路兩旁第一重山必將會是一片山花爛漫的“花海洋”,在鷹瑞高速瑞金城北出口將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並將吸引各方遊客紛至沓來,映山紅觀光園將成為“紅色故都,七彩瑞金”的一扇與世界對話的窗口。

代表人物


劉家祁(1913—2012年),黃柏鄉上椴村人,1913年9月1日出生,佃農出身。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1月長征在湘江戰役中負傷。1937年3月到瑞金縣汀瑞縣委黃柏地下區委工作,任區委書記。1949年9月到瑞金縣公安局工作,任偵察組長。1975年退休。

獲得榮譽


1997年,黃柏鄉被評為江西省“體育先進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