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慶

中國物理化學家

唐敖慶(1915 11.18 - 2008 07.15),江蘇宜興人,物理化學家,中國現代理論化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4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5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唐敖慶專長物理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化學,特別是量子化學。有關分子內旋轉、高分子化學反應統計理論、配位場理論、分子軌道圖形理論及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等研究成果,均受到國家獎勵。其中,與其研究集體關於“配位場理論”的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260多篇;與其研究集體合作出版《配位場理論(方法、英文版)》等8部學術專著。

2020年11月18日,“唐敖慶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15-11-18

出生

1915年11月18日出生於江蘇宜興。

1950

提出“勢能函數公式”

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計算複雜分子旋轉能量變化規律“勢能函數公式”,為從結構上改變物質性能提供了比較可靠依據;1955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后,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重視。

1960

發展完善了配位場理論及其研究方法

20世紀60年代初以化學鍵理論的重要分支-配位場理論這一科學前沿課題研究,帶領其研究集體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創造性地發展完善了配位場理論及其研究方法;此項成果被1966年北京國際暑期物理討論會評為十項優秀成果之一。

1980

提出硼—碳原子簇結構的拓撲共軛關係

20世紀80年代后,致力於硼、碳原子簇的化學鍵和結果規則研究,提出了硼—碳原子簇結構的拓撲共軛關係,闡明其化學鍵特徵和結構規則,在國際上產生廣泛影響。

1990-11

當選理事長

1990年11月,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2008-07-15

逝世

2008年7月15日11時15分,唐敖慶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人物生平


唐敖慶
唐敖慶
1915年(民國四年)11月18日,唐敖慶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和橋鎮。
1931年(民國二十年)8月,唐敖慶考入無錫師範學校。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7月,畢業於江蘇省無錫師範學校。
1934年8月—1936年1月,為籌集上大學的費用,任宜興縣官林鎮凌霞小學教師。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2月,進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大學補習班學習。同年夏唐敖慶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隨校到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繼續學習。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7月,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畢業留校任教。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和李政道朱光亞、王瑞駪、孫本旺等,以助手身分隨同中國知名化學家曾昭掄、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吳大猷赴美考察原子能技術,爾後,被推薦留在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1949年11月,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1950年2月,回國后在北京大學化學系任教授。
1952年9月,調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前身)任教授,與蔡鎦生等創建化學系。
1963年,教育部委託唐敖慶在長春辦一個物質結構討論班,並在全國高校挑選了八位青年才俊。
1978年至1986年,他就任吉林大學校長,主持和領導學校的全面工作。
1981年8月,當選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
1986年,作為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決策之一,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唐敖慶被任命為基金委第一任主任。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任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
1990年11月,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1994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08年7月15日11時15分,唐敖慶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唐敖慶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計算複雜分子旋轉能量變化規律“勢能函數公式”,為從結構上改變物質性能提供了比較可靠依據;1955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后,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重視。
20世紀60年代初以化學鍵理論的重要分支-配位場理論這一科學前沿課題研究,帶領其研究集體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創造性地發展完善了配位場理論及其研究方法;此項成果被1966年北京國際暑期物理討論會評為十項優秀成果之一,討論會認為這項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配位場理論,為發展化學工業催化劑和受激光發射的科學技術提供了性的理論依據”。
20世紀70年代與合作者共同著手分子軌道圖形理論的系統研究,提出了本徵多項式的計算、分子軌道係數計算、對稱性約化三條定理,使繁複的量子化學計算簡化為形式計算,這一量子化學形式體系,不論就計算還是對有關實驗現象的解釋,均表達為概括性高、含義直觀、簡便易行的分子圖形的推理形式。
20世紀80年代后,致力於硼、碳原子簇的化學鍵和結果規則研究,提出了硼—碳原子簇結構的拓撲共軛關係,闡明其化學鍵特徵和結構規則,在國際上產生廣泛影響。

主要論著

期刊論文
作者論文名稱期刊信息
Auchin Tang,Hsikun Lu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ond FunctionsJ Chinese Chem Soc.1950,17:252
唐敖慶分子內旋轉問題化學學報,1954,20(1):46
唐敖慶,孫家鍾范德華引力問題(I)對稱陀螺分子的范德華引力科學記錄,1957,新輯1(4):219
唐敖慶,沈家驄活性高聚物的分子量分佈與動力學問題中科院高分子學術會議會刊.1961.163
Tang Auchin,Chen ShiyuanPotential Functions of Restricted InternalRotation in MoleculesScientia Sinica,1962(11):1491
Tang AuchinStatistical Theory of Chemical Kinetics of Addition Poly-merizationScientia Sinica,1962,11(5):605
Tang Auchin,Kiang YuansunOn the Problem of the Sol-Gel Distribu-tion of the Cross-Linked Long-Chain PolymersScientia Sinica,1963,12(7):997
物質結構學術討論班配位勢場理論的研究(I)——正八面體場中dn組態的理論分析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64(3):77
Tang Auchin,Kiang Yuansun,etalOn the Theory of Chemical Bond in Dinitrogen ComplexesScientia Sinica,1974,17:193
唐敖慶,江元生分子軌道圖形理論中國科學,1976(1):49
Tang Auchin,Kiang YuansunGraph Theory of Molecular Obitals(Ⅱ)Scientia Sinica,1977,20:595
Tang Auchin,Sun ChiachungConservation of Intrinsic Dualand SingleSymmetries of Molecular OrbitalsInt.J.Quantum Chem.,1980,18:57
Tang Auchin,Chao Chingyu,Sun ChiachungV-Coupling Coefficients from SO(3)to the Octahedral GroupInt.J.Quantum Chem.,1980,18:557
唐敖慶,楊忠志,江元生具有重複單元的共軛分子的能譜問題化學學報,1981,39(2):97
陳欣方,唐敖慶,顏德岳星形聚合物結構的統計分析中國科學,1981(6):687
Tang Auchin,Guo HongCharacteristic Operators and Unitarily Invari-ant Decomposition of Hermitian OperatorInt.J.Quantum Chem.,1983,23:217
Auchin Tang,QianshuLi.Astructural Rule of Polyhedral Borane sandHeteroboranesInt.J.Quantum Chem.,1986,29:579
Li Qianshu,Yu Hengtai,Tang Auchin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ulti-decker Transition Metal Sand wich CompoundsTheoretica ChimicaAc-ta,1986,70:397
Daiqiam Xie,Auchin TangA Theoretical study of Barries for the Reac-tionO(ID2)+H2→OH(2π)十.H.Chem.Phys.Letters,1988.146:151
Tang Auchin,Li Zesheng,Sun Chiachung,etal.Curing Theory and Scaling Study:Crosslinking Reaction of A Type.J Macromo1 Sci-Chem.,1988,A25(1):41
Auching Tang,Zesheng Li,Chiachung Sun,etal.Curing Theory andScaling Study——Polyconden sation Reaction of Aal…As——BblBbt TypeMacromol,1988,21:791
學術著作
出版時間圖書名稱作者出版社
1979配位場理論方法唐敖慶,孫家鍾,江元生等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9Theoretical Method of the Ligand Field Theory(Eng Ed)Tang Auchin,Sun Chiachung,Kiang Yuansun,etal.Beijing:Science Press
1980分子軌道圖形理論唐敖慶,江元山,鄢國森等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2量子化學唐敖慶,楊忠志,李前樹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5高分子反應統計理論唐敖慶,沈家驄,湯心頤等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6GraphTheoretical Molecular Orbitals(EngEd)Tang Auchin,Kiang Yuansun,Yan Guosen,etalBeijing:Science Press
1988配位場理論方法補編——三維旋轉群—點群的偶合係數唐敖慶,孫家鍾,李學奎等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9約化密度矩陣引論唐敖慶,曾宗浩,孫家鍾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Supplement of Theoreti-cal Method of Lig and Field Theory(EngEd)Tang Auchin,Sun Chiachung,Li Xuekui,etalBeijing:Seience Press

人才培養

唐敖慶在吉林大學先後主講過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物質結構、量子化學、統計力學等十多門課程, 1985年4月、1987年7月先後在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舉辦了微觀反應動力學講習班;1986年暑期與徐光憲等在長春舉辦了量子化學教學研究班;1988年、1989年的暑期,他又在長春舉辦了長春地區和全國的高分子標度理論講習班等。從1953年到1966年,唐敖慶先後指導過物質結構、高分子物理化學專業方面的20多名研究生,1978年恢復研究生制度以來,他共招收了14名博士生、26名碩士生。學生有中國科學院沈家驄院士、徐如人院士、黎樂民院士、顏德岳院士、陳凱先院士、方維海院士,吳通好教授。

社會任職


曾經擔任吉林大學校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國際量子化學雜誌》編委、《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主編等職務;曾經是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
1956年3月,任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副校長。
1959年至1964年,任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3年6月4日至22日,任第六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任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5月,任吉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1978至1986年,他就任吉林大學校長。
1980年12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學科評議組化學組召集人。
1981年5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2年8月,當選為第二十一屆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主席團成員。
1986年初,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唐敖慶被任命為基金委第一任主任。
1986年6月,當選為第三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1987年12月,任第二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副主任。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2000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原子簇的結構、化學鍵和結構規則” (獲獎)
▪ 1995 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
▪ 1994 榮獲陳嘉庚化學獎(獲獎)
▪ 1989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高分子縮聚加聚與交聯反應統計理論” (獲獎)
▪ 1987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分子軌道圖形理論及其應用” (獲獎)
▪ 1982 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配位場理論方法” (獲獎)
▪ 1974 獲哥倫比亞大學榮譽獎學金(獲獎)
▪ 1956 中國科學院頒發的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分子內旋理論” (獲獎)

人物評價


唐老是科教戰線的領導者,在領導科學基金委工作期間,他尊重科學家的主體地位,以戰略科學家的開闊視野、先進的管理理念,為發展中國特色科學基金建設、繁榮中國科學研究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姚建年院士評)
作為中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奠基人,唐敖慶先生為中國科研事業發展和國際影響力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作為矢志不渝、自強不息的開拓者,唐敖慶先生偉大的愛國精神和奉獻情懷為世人留下了光輝典範。唐敖慶先生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的光輝業績和歷史貢獻,永遠值得銘記。紀念唐敖慶先生,就是要繼承和發揚先生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治教精神,就是要弘揚先生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就是要傳承先生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愛國精神。(吉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元元評)
唐敖慶先生對科學界、教育界、化學學科的卓越貢獻。唐敖慶先生的一生是一面旗幟,彰顯他為教育科學卓越的成就,彰顯他的崇高思想和品德,他的身上真正達到了道德和文章的最完美的統一,學習唐敖慶先生的思想和品格就是更好地繼承他的精神,推進以他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教育家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吉林大學原校長伍卓群教授評)
他潛心科研,勇攀科學高峰,在化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作為知名大學的校長、名譽校長,他治校有方、尊師愛生,為吉林大學的發展與建設鞠躬盡瘁;作為著名的教育家,他愛國敬業,飽含赤子情懷,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奉獻終生,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吉林大學評)

後世紀念


2015年11月18日,唐敖慶先生誕辰100周年,吉林大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舉行紀念活動。校園裡,在一棟被命名為“唐敖慶樓”的建筑前,塑像安放於廣場中央位置。

唐敖慶星


2020年11月18日,由何梁何利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吉林大學聯合主辦的“唐敖慶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浩瀚星河中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該小行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於2007年5月19日發現、國際編號為218914號。2019年5月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推薦命名“唐敖慶星”,並於2020年1月9日榮獲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其正式命名為“唐敖慶星”,以表彰中國科學院院士、自然科學基金委第一任主任、吉林大學原校長唐敖慶在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