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北美大陸南部墨西哥境內中部的高原。墨西哥高原佔全國面積的5/6,北起墨、美邊界,東、西、南三面為馬德雷山脈所環繞,面積120萬平方公里。高原邊緣山脈的外側陡峭,內側平緩寬廣,使高原在地貌形態上似一方桌隆起在兩側海岸平原之上,故稱“梅薩”(意為桌狀高原)。墨西哥地形主要為山地和高原,總稱墨西哥高原,所以墨西哥又被稱為“高原之國”。
墨西哥高原
連綿的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形成於中生代—新生代。中生代前半期,科迪勒拉地槽處於沉降和堆積階段,侏羅紀末后,地槽處曾有多次造山運動,並伴有廣泛的岩漿侵入。第四紀初期對科迪勒拉山系有一定的影響,從時間上看北段(北美)早於南段(南美),冰川覆蓋的範圍則北段大於南段。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是科迪勒拉北段的冰川中心,南段主要是高山冰川。強烈的冰蝕作用,對科迪勒拉山系的面貌進行了再雕刻。
至白堊紀末拉拉米運動,掀起了大規模造山運動,其影響範圍北起阿拉斯加向南至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在南美使安第斯地槽發生強烈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整個安第斯山的褶皺構造。至此,美洲大陸的面積向西擴展了一大步。這次運動一直延續到第三紀。新生代以後,科迪勒拉山系曾進入一個以侵蝕為主的時期,使山間盆地、山前拗陷及低地處都有大量的陸相沉積,及至上新世又掀起巨大的上升運動,並一直延續到第四紀及更后,這次運動使科迪勒拉山系重新抬升、褶皺、斷裂並伴隨岩漿侵入,熔岩噴發和火山活動。經過這次運動,科迪勒拉山系不僅具有年青的現代構造地貌的特徵,而且通過中美地峽,使南北美溝通聯繫,並使它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山體。
科迪勒拉山系的地貌結構自成一體,它是由一系列縱向山脈、山間高原、盆地和谷地組成,但其南北兩段略有差異:墨西哥高原位於北段,北段(北美)大致可分為東、中、西三個縱列帶。
墨西哥高原
東部以落基山脈為主體,其北有布魯克斯山,其南為墨西哥高原東側的東馬德雷山。落基山脈南北延5000千米,一般高2000米,南部高峰可達4000米以上。落基山構造複雜,大多以褶皺和沖斷層為基礎,呈現為條狀山脈和間隔斷層谷地為主。著名的黃石公園就位於它的中段,以溫泉和噴泉著稱。
墨西哥的氣候深受地形的影響,墨西哥的居民、主要城市多分佈在海拔1000-2000米氣候宜人的高原地區。
公元14至16世紀初,阿茲台克文化是墨西哥中部最主要的土著文化。阿茲特克人的祖先原屬於北部的游牧部落。公元9世紀到13世紀,阿茲台克人由北向南遷移。據傳說,其太陽神和戰神曾啟示他們,一隻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是阿茲台克人永久定居之地。"墨西哥"在阿茲特克語中的意思是戰神指定的地方。墨西哥國徽上鷹啄蛇的圖案即源於此。
溫和高原——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在北美洲大陸南部墨西哥境內。除了沿海平原為熱帶、亞熱帶的高溫區外,其餘部分年平均氣溫都在20℃上下,終年四季如春,有“溫和高原”之稱。晝夜溫差較大,紫外線強烈,外出應注意防晒,每年5-9月為高原的夏季,降雨較多。
墨西哥西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沿海和東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高原為草原氣候。又稱熱帶高原氣候型,常見於熱帶及亞洲帶高原地區,周年溫度近於14-17攝氏度,溫差小,降雨量因地區不同而異。該地區花卉耐寒性較弱,喜夏季冷涼。包括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由於擁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城市名錄。這兩處文化遺產,一是結合了阿茲台克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現代文化三種文化特色的墨西哥老城區歷史中心,另一處就是市中心以南28公里處的水鄉澤國霍奇米爾科。
1987年,霍奇米爾科被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根據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它能與保存了大量古老建築的墨西哥城歷史中心齊名的原因是,這裡密集的運河和人工島嶼保持了阿茲台克人當年生活的原貌,再現了當地人為生存而不懈努力改造環境的歷史。在世界遺產委員會越來越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遺產景觀時,這處水鄉澤國以其獨特的自然人文特色贏得了高度的關注。
傳說早在14世紀,阿茲台克人歷盡千難萬險來到了墨西哥中央高原。根據神諭,他們在高原的山谷塔斯科科湖附近發現了仙人掌上叼蛇的雄鷹並定居下來,建立了龐大宏偉的阿茲台克帝國都城特奧奇蒂特蘭,這就是後來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然而,在建城伊始,這片土質鬆軟、湖泊眾多的土地並不適合居住,阿茲台克人發揮了自己的巨大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在沼澤地上挖土開河、填土造田、修堤築路,利用一道道堤壩把島嶼連接起來,使其成為一座河道縱橫、堤壩相通的水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