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社火
社火種類之一
血社火,又叫快活、扎快活,屬社火種類之一,是一種傳統民間文化,以陝西省寶雞市赤沙鎮的最為正宗。
社火常被人們叫著“看戲”,即“啞劇”。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進行游展,觀眾對扮相角色的辨認靠的是臉譜。
血社火
社火的種類很多,有山社火、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廟會迎神、祈雨時表演,寶雞縣赤沙鎮的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表演一次。赤沙鎮血社火是以水滸武松殺西門慶為武大報仇的故事為題材,表演內容主要以斧子、鍘刀、剪刀、鏈刀、錐子等器具刺入西門慶和其他壞人頭部,使社火的內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又叫快活。
“赤沙快活”到如今已是六代單傳,對此感興趣、想學而又能學到、學會的族人實在太少,“赤沙快活”已是即將消失在民間的民俗藝術。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血社火第七代傳人為陳倉區三寺村的吳福來。
血社火取名“快活”有兩種意思:
一是取《水滸》中地名,即“快活林”;
二是取其意,即剷除了為非作歹的惡人後人心快活。
清朝末年,一位串鄉打鐵的匠人,病倒在三寺村村頭,村裡一位叫吳窮漢的人,將其接到家裡,不僅給其飯吃,還熬中藥為他治病,直到他痊癒。為了感謝救命之恩,鐵匠打造特製的剪刀、錐子等十多件農家生產、生活常用工具,在元宵節這天,把村民們打扮一番,在村裡遊行表演,村民爭先恐後圍觀。鐵匠離開前,將這套道具留在村裡,並將化裝技術教給村民。
上世紀60年代,“四清”運動開始,“快活”像其他民俗活動一樣被視為“封資修”,不得表演,最後一次表演在1965年,村民借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偷偷演了一次。此後,吳福來的伯父將道具悄悄藏在房頂棚上,待“文革”結束,其他社火、古戲都能表演時,他拿出來供村民玩耍。
“快活”的化裝技術,主要由吳窮漢的後人掌握。吳福來說,他的祖父就是快活的化裝師,後傳給他的父親吳傑。吳福來是從“文革”后開始跟父親學的。他現為村裡主要的“裝師”。
至今,赤沙“快活”已經傳了七八代。據66歲的老人吳志文介紹,除“文革”期間丟了4件後來補做的外,其他9件道具都是100多年前的。
血社火不同其它類型的社火,它表演的內容都是以懲惡揚善為題材。如《水滸傳》里的武松殺西門慶一段即《獅子樓》一節,體現了武松威武不屈、要為大哥報仇雪恨的決心和氣概。
血社火表演
血社火表演
赤沙鎮文化站站長袁喜林說,2001年11月,他們在虢鎮表演時,許多婦女、兒童開始往前擁,當猛然看到眼前的景象時,嚇得扭頭就跑。因其恐怖,有人將“快活”稱為“血社火”。
血社火表演
儘管化裝主要靠他,但“快活”屬於村裡組織的活動,村裡凡是參加過演出的都知道其中的技巧。儘管如此,但沒有人泄密。許多人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均被婉言拒絕,包括中央電視台想拍化裝過程,都未被准許。
據說,有個村想學此藝術,但沒有得到真傳,以失敗告終。
最早的“快活”表演,有兩班人,第一班人是刀、斧尚未扎進頭裡,演員手持這些傢伙,出去轉一圈,回去后,第二班人出動,刀、斧已扎進頭裡。由於兩班人馬用人多,到遠處表演不方便,從兩年前,他們精簡了頭一班表演。以前表演都穿便裝,或紅絨衣。過去被刀具扎的“裝身子”,都騎在騾子上或坐在架子車拉上,如今農村幾乎沒有騾子,也不用架子車拉了,演員有時坐在敞篷車上,有時步行。
解放前“快活”只在村裡表演,十年能表演一次,每次表演前村裡的頭人要召集開會商量。解放后三年表演一次,而且到鄉上表演,和其他村的社火比賽。“文革”後幾乎每年都表演。
上世紀80年代以後,“快活”日益受到外界的青睞,起初應邀在附近鄉鎮表演,再後來到外縣、外省表演,接著北京、上海、廣東人千里迢迢甚至外國人不遠萬里上門來看“快活”,由於“快活”,赤沙名揚海內外。鎮、區、市政府都將“快活”當成寶貝扶持。近幾年,不僅每年都有演出,有時演兩三場。
他們原計劃9日休息一天,但在赤沙鎮政府一再邀請下,參加了全鎮社火表演。沿途群眾為了讓他們多留一段時間,看個仔細,在隊伍前面放鞭炮、響雷,表示對他們的歡迎,使他們寸步難行。他們走一路,一路炮聲相隨。
過去都是村裡從每家抽一個人演出,演員沒有任何報酬,連根煙都不發。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外面邀請表演的增多,演員有了報酬,就是鎮政府邀請,也要承擔相關費用。
不過三寺村收益最大的不是演出不再貼錢,而是隨著“快活”走出山村,他們的眼光開闊了,思想解放了,經濟發展了。上世紀80年代末,三寺村通了電,90年代電視機普及,前些年村裡一下安裝了上百部電話。出外打工的日益增多。吳來成說,村裡年輕人幾乎沒有在家閑著的,百分之六十的成年人都出去打工。但幾乎沒有下煤窯光憑力氣掙錢,許多人上過職業高中,憑技術吃飯,最差是搞建築,有去廣東、上海的,也有去北京打工的。
2005年,寶雞市開展“突破西山戰略”,同意安排有關部門包扶寶雞西部貧困山區鄉村。寶雞市城建局投資40多萬為三寺村拓寬通往鎮政府的公路。為感謝城建局和政府,三寺村自己掏錢雇了一輛大轎車,到寶雞市區表演“快活”。為了這場演出,他們凌晨4點就從村裡出發了。
"赤沙快活”屬於社火的一種,是民間社火的一朵奇葩,它與“山社火”、“馬社火”等相比少了一些慶賀豐收、打諢取鬧的喜慶,多了一份動刀動槍、血肉橫飛的“血腥”,故人們又常把“赤沙快活”形象且十分逼真地稱為“血社火”。赤沙鎮的“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正月十五才表演一次。一般的社火都有無數個戲本,然而赤沙鎮的“血社火”卻是獨本戲,那就是《武二郎血濺獅子樓》,說的是《水滸傳》中西門慶和他的門徒被打虎英雄武二郎血刃的故事。第一次見到“血社火”的人肯定會面容失色、魂飛魄散,看那些“惡徒”:有的被斧子砍進頭顱;有的被錐子直刺眉心;有的被鍘刀斜劈腦袋……一個個血肉橫飛,慘不忍睹。他們都鎖住眉頭、雙目緊閉、痛苦萬分,恰似經歷一場生死敗戰,一行“惡徒”隨著大隊人馬遊街示眾。隊伍的最後則是武二郎手擒西門慶、怒舉潘金蓮,好似一場惡鬥在獅子樓剛剛結束。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產生於原始的宗教信仰,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一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慶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台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台之上”。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后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每逢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組織、舉辦使節慶、迎神賽會,有上竿、躍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渾話、雜耍、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雜戲表演。社火表演時,臉譜面具,必不可少。頭一天晚上,人們便精心畫好各式的臉譜,以便第二天登台演出。
社火臉譜起源,據陝西的民間藝人介紹,周朝時,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被駐守山下的聞太師擋住去路。姜子牙計上心頭,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個個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聞太師不知真假,以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傳入民間后便產生了畫臉譜逐鬼的民間習俗,並逐漸融入到了社火中。學術界則普遍認為,臉譜的起源是周秦時的儺舞。儺是一種遠古時代的宗教儀式,“儺”本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后被人格化,成為一種祭祀表演。儺舞是周代在儺祭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驅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儺”的明顯特徵,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師戴著刻有圖騰的面具將自己裝扮成神,巫師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變成了“神”。面具在這裡起到了人與神的轉化作用,是行巫術時必不可少的道具。
這樣的習俗在當今社火中尚有遺存。寶雞一帶的傳統社火,在演員“開臉”之前,可以有說有笑,一旦“開臉”之後便不是自己,不能隨便說話,這也是原始巫術的遺風。
隨著社會的發展,遠古時代保留下來的社火,融入和賦予了新內容,表現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寶雞市陳倉區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一個平台上固定一根高達2—3米的鋼筋,用彩紙在鋼筋上做出老虎、棉花、雲朵等形態各異的物體,男女兒童裝扮成古裝戲劇人物,在鋼筋上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延續了數千年的社火,已成為陝西寶雞地區每年正月中的一項重要文化習俗。寶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按照約定成俗的規則,血社火只傳兒不傳女。
血社火已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的“血社火”中外有名,被評選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表演血腥、懲惡揚善、過程絕密,受到觀眾的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