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田鼠

青海田鼠

青海田鼠(學名:Lasiopodomys fuscus),別稱田鼠,是倉鼠科、田鼠屬動物。青海田鼠體形中等,耳小,尾短,爪強大。吻部短,耳小而圓,軀體背毛較長而柔軟,體背毛暗棕灰色,腹面毛色灰黃。

青海田鼠具群居性,基本白天活動,具有較強的遷移習性,以植物為食,棲息在海拔3700-4800m的沼澤草甸地帶及高山草甸草原、高寒半荒漠草原帶,僅分佈在中國青海。

青海田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

形態特徵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青海田鼠體形中等,耳小,尾短,爪強大。吻部短,耳小而圓,其長不及後足長。尾長約為體長之1/4左右。四肢粗短,爪較強大,適應於挖掘活動。
青海田鼠軀體背毛較長而柔軟。鼻端黑褐色。體背毛暗棕灰色,其毛基灰黑色,毛端棕黃色,並混雜有較多黑色長毛。腹面毛色灰黃,毛基灰黑色,毛端淡黃或土黃色。耳殼后基部具十分明顯的棕黃色斑。尾明顯二色,上面毛色同體背,下面為沙黃色,尾端具黑褐色毛束。前後足毛色同體背或稍暗,足掌及趾(指)為明顯的黑色。爪黑色或黑褐色。
青海田鼠頭骨較粗壯。上頜骨突出於鼻骨前端,鼻骨前端不甚擴大。眶間部顯著狹縮,左右眶上嵴緊相靠近至相互接觸。顴弓較粗壯。齶孔顯,較粗大,齶骨后緣有小骨橋與左右翼骨突相聯。
青海田鼠上門齒斜向前下方伸出。上、下門齒唇面為黃色或橙黃色,舌面百色。第3上臼齒前葉甚小,其內緣不具凹角。第1下臼齒橫葉之前有四個封閉的三角形齒環,第5個齒環常與前葉相通。第2下臼齒橫葉前第3、4個三角形齒環常相通。第3下臼齒由3個斜列的齒環組成。

棲息環境


青海田鼠棲息於海拔3700-4800m的沼澤草甸地帶及高山草甸草原、高寒半荒漠草原帶,喜選擇疏叢型草地及灌叢草地等氣候溫和、土壤疏鬆、牧草比較豐茂、具有嵩草、萎陵菜苔草、沙草的草地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青海田鼠具群居性,白天活動,但在夜間亦有零散活動。6-8月份的觀察結果,其活動呈雙峰型,即10:30-12:30、16:30-18:30。青海田鼠夜間活動頻度較低,且以幼體為主。成體與幼體之間的活動頻度除12:30-14:30、14:30-16:30兩個時段成體活動強度高於幼體外,其餘時段差異不明顯。雌、雄性青海田鼠夏秋季白天活動規律基本相同。
青海田鼠具有較強的遷移習性,遷移距離可達數公里以外,故其棲居地不甚穩定。在其分佈地帶,有效洞口的數量變動可相差幾十至幾百倍,這與其經常性的遷居有關。
青海田鼠挖洞能力極強,一般能挖40多個洞。洞道離地面10-20cm,洞口相互連通。洞道分越冬洞、夏季洞和臨時洞,越冬洞構成複雜,夏季洞和臨時洞構成簡單。巢多在倉的附近,巢高一般30cm,巢頂離地面20-40cm。青海田鼠種群密度增高以後,其洞系往往連成一片,幾乎佔到棲息地的所有生境地段,並散發濃烈的腥臭味。
青海田鼠對食物的選擇隨季節而變化。6月中旬以前喜食萎陵菜的根莖;6月中旬以後喜食苔草、嵩草、披鹼草針茅等植物的綠色部分。青海田鼠日食鮮草26~38g,約為體重的一半。

分佈範圍


青海田鼠是中國特有種,僅分佈在中國(青海)。
青海田鼠
青海田鼠

繁殖方式


4-8月是青海田鼠繁殖期。4月中旬懷孕,5月上旬、中旬開始分娩,並一直持續至8月下旬。6月中旬、下旬可見幼鼠在地面活動。胎鼠數分佈在3-15隻之間。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分佈不零散。目前無其種群數量信息,發展趨勢也未知。但在中國青海2012年6-8月調查結果顯示,該種種群單公頃平均密度為137.00-209.86隻/hm ,8月份密度較高321.00隻/hm ,6月份172.25隻/hm ,7月較低138.00隻/hm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