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呂品的結果 展開
呂品
原南京市委宣傳部理論教育組長、理論研究員
呂品,原名長久,息烽縣養龍司高坡人,民國十三(1924)年六月三十日生。就讀息烴中學、貴陽中學時,成績均較優秀。尤以作文最佳,曾在全省中學生作文競賽中獲第一名。在貴陽中學讀書時,加入中國三民主義青年團。
民國三十三(1944)年,因參與反對學校當局專治統治的學潮,被開除三青團團籍和學校學籍。後轉入流亡貴州清鎮的中華聖公會湘鄂教區聯合中學。在校期間,偶讀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著的《西行漫記》,始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延安,政治開明,人盡其才,欣欣向榮,與國民黨統治區相比,判若雲泥,於是倍感新奇,萌發嚮往之念。
民國三十四(1945)年秋,考入重慶中央大學政治系。入校后,結識一些進步學生,得以閱讀《周恩來演講集》、《戰鬥的唯物主義》、《新人生觀》、《新華日報》等書報,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年底,寒假返家,向家鄉青年呂君傑等宣傳進步思想,指導創辦壁報《飛越月刊》,揭露當地官紳勾結,壓迫人民的行為。次年元月二十五日,參加中央大學新青社聯合重慶各大院校、進步社團組織的一次民主運動,在重慶舉行遊行示威。呂品擔任由中央大學進步學生創辦、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太公報》採訪,積極報導民族抗日愛國運動。同年五月六日,中央大學遷回南京,呂品亦隨往。
民國三十六(1947)年元月,加入新青社,先後任組長、聯會主席和《太公報))編輯。五月,中國共產黨在南京中央大學建立地下黨支部,並領導學生自治會主辦《中大新聞》,呂品任採訪部主任,組織撰寫稿件,配合校內外掀起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運動。是年秋,多次與家鄉孫軼凡、呂君傑等通信,建議團結進步青年,組織讀書會,“堅持學習,才能看到光明;堅持鬥爭,反對內戰,才能得到解放。”
民國三十七(1948)年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五月二十日,南京、上海、蘇州等城市的大專院校學生在南京遊行、集會,開展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反徵兵征糧的鬥爭,遭國民政府武裝鎮壓,並逮捕了一批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八月十九日,《中央日報》和《和平周報》公布呂品等170名“匪諜”名單,下令通緝。中共地下黨組織將其轉移上海、安徽當塗等地。次年元月,至蘇北及山東解放區。七月,隨軍南下,分配到中共南京市委學區黨委會工作。十一月,貴州解放后,給其父呂昭清等寫信,要求家庭以實際行動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支持革命,使全家看清了前途。
1950年,全縣土匪暴亂,呂昭清四處勸說親友,不要參加土匪:土地改革時,主動交出土地和財產,為人民群眾所諒解,成為全縣開明士紳。
1953年,呂品調南京市委宣傳部,先後擔任理論教育組組長、理論研究員等職。
1957年,反右鬥爭中,被錯劃為右派。
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文化大革命”運動中,又被“揪出清算”,闔家5日被下放江蘇淮安。
1973年8月,全家迂迴貴州,與其妻段月平均在安順師範學校(后改為安順師範專科學校)任教。
1976年7月12日,為籌辦紀念毛澤東主席暢遊長江10周年,帶學生在安順婁家坡水庫練習游泳,當游至水庫中,體力不濟,溺水逝世。
呂品酷愛文學,亦精於文學研究。著有《先秦文學史綱》、《兩漢文學史綱》、《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綱》、《中國文學綱要》、《古典文學作品分析》、《詩歌常識和教學》、《民間故事詩》、《散文詩多種》、《文言文教學》、《秦三的故事》等lO多種著作,約百餘萬字;還寫有《色諾芬不屬於埃利亞學派》、《有為剝削階級殉葬的民族英雄嗎?——與林父同志商榷》等論文,均有獨到見解。在安順師範期間,利用教學餘暇,整理原搜集的資料,擬在3年內完成明末李自成領導農民革命的歷史章回小說《翻天記》,並已寫到第十四回。
呂品秉性剛直,為人光明磊落,雖然一生坎坷,但仍襟懷坦蕩,堅韌不拔。曾寫有《生日有感))、《石灰贊》等詩,也示其堅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