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亞農條約

特里亞農條約

特里亞農條約是1920年,由協約國集團和匈牙利簽訂的一項制定匈牙利邊界的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奧匈帝國滅亡,奧地利帝國的夥伴匈牙利王國宣布獨立。由於奧匈帝國包含數個不同種族,故此需要重新劃定匈牙利、奧地利及其他剛剛獨立之新國家的邊界。條約在6月4日於法國凡爾賽的大特里亞農宮由數個國家簽署,分別是戰勝國美國、英國、法國與義大利,以及剛獨立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戰敗國就是代表奧匈帝國的匈牙利。

歷史背景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同年11月16日,匈牙利王國爆發匈牙利秋玫瑰革命,宣布脫離奧匈帝國獨立,與奧地利分離,奧匈帝國瓦解。
10月31日,巴納特共和國在蒂米什瓦拉(今羅馬尼亞西部城市)成立。匈牙利政府確認它的獨立。
匈牙利的邊界在11月至12月初步確立。與匈牙利王國比較,新匈牙利的領土不包括:
部分特蘭西瓦尼亞成為羅馬尼亞領土;
斯洛伐克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Slavonia)、伏伊伏丁那與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正式獨立,與匈牙利城市佩奇(Pécs)、莫哈奇(Mohács)、包姚(Baja)與錫蓋特堡(Szigetvár)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
新生的主權國家匈牙利並沒有繼續參加一戰。然而,1919年3月20日,協約國向匈方提交了一份要求割讓領土的照會(史稱威克斯通牒),要求匈牙利割讓大片領土。此時正值匈牙利國內局勢不穩、蘇維埃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各協約國陳兵匈牙利邊境,施以巨大軍事壓力。
特里亞農條約
特里亞農條約
1920年6月4日,協約國集團同匈牙利霍爾蒂政府在法國凡爾賽的大特里亞農宮,簽訂了特里亞農條約。簽約的戰勝國為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王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戰敗國為代表奧匈帝國的匈牙利。

條約內容


條約內容:
匈牙利割讓斯洛伐克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給捷克斯洛伐克;
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納特東部劃歸羅馬尼亞;
克羅埃西亞、巴納特西部劃歸南斯拉夫王國;
布爾根蘭的大部分歸於奧地利,也與聖日耳曼條約配合,當中的肖普朗區域則根據1921年12月公投結果歸於匈牙利。這也是唯一一次有關匈牙利領土問題的公投;
原本歸於南斯拉夫的匈牙利城市佩奇、莫哈奇、包姚及錫蓋特堡重新劃歸匈牙利;
多瑙河受戰勝國控制;
陸軍限為3.5萬人;
賠款數額由賠償委員會確定。
特里亞農條約
特里亞農條約
匈牙利總共失去72%的領土(割地情況見概述圖;圖中粉紅色區域為匈歷史領土,紅色線條為條約規定的各國國界),人口由二千零八十萬大幅減至六百五十萬,也喪失統治了八百年的唯一海港里耶卡(今克羅埃西亞海港)。

歷史影響


由於一戰本身是一次爭霸性質的非正義戰爭,戰後的巴黎和會又是一次“分贓”式的會議,這就使得特里亞農條約成為一個極其不平等的掠奪性條約。條約簽定后,匈牙利喪失了72%的國土面積,人口由2080萬大幅減至650萬,超過1000萬名匈牙利人一夜之間便身處他鄉(1914年的匈牙利王國擁有33萬多平方千米領土)。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在納粹德國與義大利的幫助下,匈牙利因慕尼黑協定(1938年)及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而奪得鄰國的領土,包括喀爾巴阡山脈羅塞尼亞北部、斯洛伐克東部及特蘭西瓦尼亞北部。然而,隨著德國的崩潰,匈牙利後來被蘇聯軍隊佔領。根據巴黎和約,匈牙利的邊界與1920年的相若,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