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莊

河北省南宮市段頭鎮馬家莊

該村歷史悠久、民風淳厚、村民勤勞樸實、老實本分,遠近聞名。傳說居多,是現代文化和古老文化的結合地,有待於古老文化的挖掘和收集,500多年的歷史值得驕傲的古老村落。

地方簡介


馬家莊村位於河北省南宮市區東南38公里,距清河縣城駐地戈仙庄鎮9公里,總人口1608人,全村多為馬氏家族,外姓極少,村落佔地100餘畝,總耕地面積4000餘畝,青銀高速東西縱貫該村的北側,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在抗戰時期是革命老區南宮縣東南鄉抗日模範村,那一時期活躍在冀 南大地上著名宣傳抗日的“冀南日報”報社曾入住該村,該村村民愛國熱情極高,曾為掩護抗日武裝人員做出過突出貢獻。建國后河北省第一任文化局長馬紫笙就是出自該村;新中國第一任駐英代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秘書長馬家駿也是該村人士;同時也是台灣“中華民國”曾任海軍上將、海軍總司令、聯勤總司令、國防部副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中國鋼鐵總公司第一任董事長的馬紀壯先生的老家。該村主產農作物為小麥、玉米、黑豆、花生、黃豆、芝麻等物產豐盈,聞名全國的“格朗蜜”大西瓜是該村支柱產業,全國有名。該村主要副業為電焊條、合金刀具、羊絨、羊剪絨,羊剪絨製品等,是遠近聞名的企業名村。
馬家莊的傳說
村內一角
村內一角
傳說,該村在明朝時期曾經非常輝煌,萬曆年間馬家莊村方圓佔地300畝,樓房108座,全村老少都在樓內居 住,生活殷實富足。該村民風淳厚、素有習文尚武之風,曾經出過兩個四品帶刀侍衛,四個進士。村內有城隍廟一座;土地廟一座,可惜在文革“破四舊”時損毀了,現今只留下遺址。據村內老人講:城隍廟是明朝萬曆皇帝在來馬家莊祭祖時下旨修建的,據傳說馬家莊是萬曆皇帝的姥姥家,城隍廟一般只是在州、府駐地才可修建,因為馬家莊村是皇親祖籍才特旨修建,規模頗豐,供奉的城隍栩栩如生非常莊嚴,建築宏偉壯觀,規制完備,且石雕、磚雕、木雕工藝頗為精美。土地廟內更是古樸莊嚴,土地廟內牆壁屋頂根本看不到瓦梁磚牆,牆壁上都是五顏六色的壁畫,畫的都是神話傳說,屋頂上更有泥彩雕塑,包括十八層地獄、枉死城、奈何橋、佛教中六道輪迴的傳說等等實在精美極了,如果保留在現在,一定是國寶級的文物。
主要傳說有:
1、傳說二始祖馬士忠在現在的鄰村西馬固庄村南放羊,見喜鵲與蛇相爭,認為這是龍鳳斗,這裡一定是個風水寶地,於是折下柳枝插在地上作為記號。並留下遺囑:“自己死後葬於此地,本族後代中當出天子,側葬之出皇后”。插柳數年後長成大樹,二世祖馬士忠亡故,後人因為這是長輩所種下的不忍破損此樹,於是葬二始祖馬士忠於樹側。後來三世祖馬士忠長子:(馬?全)為了守孝,便舉家遷到二世祖馬士忠墓南一百五十丈為家舍,自種自吃。三百年間馬氏家族人丁興旺成為整個馬氏家族的主要聚集地,取名馬家莊。
2、傳說明朝皇帝帶兵路過馬家莊,與將軍李良言道:“昨晚偶的一夢,夢中一女子騎在龍被上,夢兆如何”,李良說:“是為吉兆,當有女貴人出現”,正在這時在馬家莊村頭,李良發現一個小女孩灰頭土臉騎在一戶人家牆頭上玩耍,李良對皇帝說:“王爺你看貴人出現了,這女孩正應夢兆,所騎的不正是一條長龍嗎。”於是李良把女孩抱走認作義女。長大后把她嫁給了皇帝的太子,也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的生母李皇后。
3、傳說萬曆皇帝登基后,(馬)李皇太后對自己的兒子萬曆皇帝講明自己的出身籍貫,於是萬曆皇帝親自到馬家莊村來祭拜,御賜村裡文武大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否則打死白打。據傳此棍一直保存到民國初期。由於該村有此特權打死人白打,外村草菅人命者把屍體偷偷扔在馬家莊村西,成了慣例,因此給村裡添了好多麻煩,村人族長下令把棍燒掉了。
村內西頭有官道,據傳能直通北京,村西地里近年來曾出土過帶銘文的明朝萬曆年間官窯青花瓷殘片。傳說馬家莊村在明朝萬曆年前期有樓房108棟,城隍廟一座,土地廟兩座,造型奇特,巧奪天工,可惜文革時拆掉了。自從萬曆皇帝向馬家莊磕頭拜祖以後,村莊敗落,拆房賣磚瓦,一應生計,當時臨近的清河縣正在修城邑,於是全部被清河縣衙買走修了城牆。村民傳言馬家莊衰落的原因是經不起萬曆皇帝的朝拜. 資料整理 馬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