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露蟠桃

薔薇科李屬植物

早露蟠桃系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果研究所雜交育成。早露蟠桃以撒花紅蟠桃為母本、早香玉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極早熟蟠桃新品種。

形態特徵


果實扁平形,果頂凹入,果皮底色乳黃,果面著鮮艷紅暈,茸毛中等,皮易剝離,果肉乳白色,近核處微紅,硬溶質,微香,風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2-13.6%。粘核,核小,裂核少。3月底4月初始花,6月中旬成熟。

分佈範圍


早露蟠桃適應性廣,在北京、江蘇都可以生長。

主要價值


該品種主要供食用,外觀美、風味甜、品質優、成熟早,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栽培技術


定植

選地勢高爽的田塊,挖寬1米、深0.5-0.6米的條溝,條溝內撒入秸稈、雜草、樹枝等物,每畝不少於1000公斤,等生土凍酥后,填入溝內,再將熟土、過磷酸鈣(每畝150公斤)、有機肥(每畝2000公斤)拌勻填入溝內,灌水沉實。做馬背式壟,壟中間比兩端高20厘米左右。春節前後定植,行株距以5米×4米為好。

管理

第一、二年萌芽時每株施尿素0.25公斤,5-6月份每株施複合肥0.25公斤、餅肥1-1.5公斤。每年9-10月從定植溝向外逐步深翻30-40厘米,施入有機肥、過磷酸鈣改良土壤,一般在第三年全園改良完成。第三年花期噴硼肥液,5月中旬每株追施0.5公斤硫酸鉀複合肥,5月下旬每株追施0.5公斤硫酸鉀。第四年起每年桃樹萌芽時,根據樹勢適當追施氮肥,花期繼續噴硼肥,5月中旬每株追施1-1.5公斤硫酸鉀複合肥,5月下旬每株追施1公斤硫酸鉀,9-10月採用全面撒施深翻,每畝施有機肥1500公斤左右。常年保持四周圍溝深在80厘米以上,田內溝深60厘米,壟溝深40厘米,防止田間積水。

修剪

樹形採用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植后剪留50-60厘米定干,新梢長40厘米時,選3個生長健壯、分佈均勻,較開張的新梢作主枝。其餘枝條長40厘米時留25厘米重摘心促發二次枝,採用撐、拉的方法調整主枝角度和方向,使主枝夾角為120度,開張角度45度左右。夏剪及時疏去背上枝,冬季剪去主枝延長枝的1/3-1/2。第二、三年,在主枝上每隔60厘米配備側枝,全樹共配備6-9個。重剪主枝,輕剪側枝,調節側枝生長勢,使開張角度在60-80度。初果期,冬季修剪以疏為主;進入盛果期后,加強結果枝組的培養,採用雙枝更新或單枝更新法複壯果枝,以控制結果部位外移。

產量情況


張家港市在1999年冬從北京引進該品種種苗2000株,經過6年的栽培試驗,該品種表現為樹勢中庸、樹姿開張、復花芽居多,花粉量多,極豐產。3年生樹平均畝產量可達750公斤,盛產期畝產量可達2000公斤以上,為確保果大質優,畝產量宜控制在1500公斤左右。平均單果重120克,最大單果重237克,2003-2005年市場批發價都在4-7元/公斤。而且無需套袋,管理省力,抗性強。

花果管理


3月份花芽膨大后,用竹片颳去枝背上的花芽。花后15天和30天分兩次疏去黃萎果、小果、畸形果等,保留枝條中上部生長均勻的好果。樹冠外圍和上部多留,內膛和下部少留,盛果期樹每株留果400-500隻。

防治方法


芽萌動后展葉前噴1遍1:1: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展葉后噴1遍吡蟲啉防治蚜蟲。花后至採收前15天,每隔10天左右交替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等防治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等病害;用菊酯類殺蟲劑、樂斯本、吡蟲啉、噠蟎靈防治食心蟲、蚜蟲、蚧殼蟲、蟎類等。及時清理桃園內的爛果、枯枝、落葉、雜草,降低病蟲基數,冬季修剪后,周到細緻地噴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
第二年7月下旬選晴天傍晚噴15%多效唑300倍液,間隔20天左右再噴1次。第三年早春萌芽前後每株使用多效唑10克左右。第四年起每年在春梢長度不到20厘米時根據樹勢噴15%多效唑3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