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鎮

全州縣下轄鎮

石塘鎮位於全州縣城南面,東連兩河鄉,南與灌陽縣接壤,西接鳳凰鎮安和鄉,北與梘塘鄉毗鄰,總面積271.4平方公里,城鎮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45721人(2020年)。境內居住民族以漢、瑤兩族為主。鎮政府駐地距離縣城24公里,距離桂林市100餘公里,處於桂林2小時經濟圈內,在建的灌鳳夏蓉高速途經鎮內14公里,石塘鎮是全州南部的交通樞紐,廣西通往湘、瓊諸省之咽喉。

2017年,石塘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55億元,企業個數共609個,企業從業人數4498人,其中工業企業233個。

2016年,石塘鎮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生態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末,石塘鎮下轄1個居民社區和31個行政村,265個自然村,鎮政府駐石塘街石百路72號。
社區石塘
行政村鐵爐、樂中、廣竹、樂南、料塘、扒子嶺、川溪、下樂、茅坪、仁金、興坪、壽福、青山、塘背、賢宅、青田、儒輝、蔣家嶺、朝南、賢山、西頭、沛田、沙田、白竹田、祥大、白露、雙坪、東板田、楓木、水澄、馬安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塘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南部,介於東經110°56'44”—111°06'10”、北緯25°36'16”—25°49'46"之間,東接兩河鎮,南連灌陽縣新圩鎮,西鄰鳳凰鎮、安和鎮,北靠梘塘鎮,行政總面積271.4平方千米,城鎮面積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塘鎮屬桂林山間盆地谷地岩溶地貌,南部為山脈,地勢自南向北傾斜,海拔為200—800米,較高的山有大潮源豬頭源、馬頭山等,其中大潮源主峰螺螄旋頂為境內最高點,海拔1560米。

氣候

石塘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陽光充足,空氣清新。
石塘鎮
石塘鎮

水文

石塘鎮境內有豬頭源、大潮源等2條溪流,發源於海洋山區,自南向北流經境內入湘江

自然資源


旅遊資源

石塘鎮屬於桂林喀斯特溶岩地區,這裡不僅民風純樸,而且山奇洞異,風景優美、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有“水裡蓮花”之稱的大清塘;有相傳乾隆皇帝遊覽過的讀書岩;有挺拔險峻的將軍山:有展示秦漢文化的古墓群,旅遊資源的開發潛力很大。
石塘鎮森林主要以松、杉、竹為主;耕地面積6797.31公頃,其中水田4322.25公頃,旱地2374.96公頃。

水力資源

石塘鎮建有小水電站4座。
石塘鎮
石塘鎮

社會


社會發展

石塘鎮
石塘鎮
石塘鎮1984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制,為全州“四大古鎮”之一,原名石塘圩。每逢三、六、九為圩日,客商雲集,圩日最高峰達5萬餘人,日成交額在60萬元以上。其中石塘牛市為桂北最大的牛市之一,享譽區內外。每天過往的車輛在5000輛次以上,發往南寧、東莞、深圳、廣東、藍山等地的長途卧鋪車數十次,是全州縣第一大圩。
石塘鎮以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歷來就是桂北大地的“南大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石塘鎮的市政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建成了8大專業市場。新建了商貿住宅區:建成35KW變電站一座,進行了農網改造,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一千門,開通了行動電話,各項服務設施齊全。石塘鎮的小城鎮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投資800萬元佔地60畝的新農貿市場即將開工,投資200萬元的自來水廠已投入使用。石塘鎮聯營汽車總站(永利客運站)已建成投入運營,該客運站由當地農民蔣桂雲等17人自籌資金1400萬元開發建設,佔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一期投資600萬元,建成了主體大樓和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二期投資800萬元擬建車站賓館、物流中心和貨運停車場。並建成了豬頭源電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石塘鎮有幼兒園39所,在園幼兒2300人,專任教師82人;小學38所,在校學生4469人,專任教師17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812人,教師員工42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1865人,教師員工151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石塘鎮有鎮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村級醫療衛生室32個,有床位90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88人,其中執業醫師32人,註冊護士24人。
社會保障
2017年,石塘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帶動3位貧困戶發展養殖。
2017年,石塘鎮開展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工作,剔除不符合貧困戶標準28戶106人,“應納盡納”68戶239人,返貧11戶45人。開展產業扶貧,採取“合作社+貧困戶”“電商+扶貧”等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全鎮貧困戶加入生薑、百香果、皇菊大棚西瓜產業基地200餘戶;發放產業“以獎代補”資金190多萬元,惠及貧困戶700餘戶。建立貧困戶資料庫,完善脫貧戶“一戶一檔”和鎮村兩級“四大類”檔案。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搬遷至石塘鎮集中安置點貧困戶96戶363人,搬遷至縣工業園區安置點55戶172人,完成入住16戶。是年,完成貧困戶和貧困村的脫貧摘帽任務,貧困戶脫貧摘帽213戶752人,蔣家嶺貧困村整村脫貧摘帽。
基礎設施
2017年,石塘鎮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百鎮建設示範工程”,投資1800餘萬元,完成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投資3700萬元完成舊住宅綜合整治;投資1888萬元完成鎮區污水處理工程;投資2400萬元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完成對集鎮4條主要街道的命名。

旅遊


風景名勝

石塘鎮境內有將軍嶺、豬頭源,有“全州古八景”之稱的大清塘,石腳盆天坑群;人文歷史景觀有青檐黛瓦、沛田古民居、清泉古寺、讀書岩、秦漢文化古墓群等。
石塘鎮
石塘鎮

經濟


綜述

1991年,石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68元。
2005年,石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271元;有鎮辦企業1家,村辦企業20家,股份聯戶及個體等私營企業139家,從業人員8510多人,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人4802萬元,實現利稅3840萬元。
2017年,石塘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55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5億元,招商引資完成2.91億元。
2017年,石塘鎮企業個數共609個,企業從業人數4498人,其中工業企業233個。

第一產業

1991年,石塘鎮糧食總產量2.76萬噸,農業總產值9106萬元。
2005年,糧食總產量3.3萬噸,農業總產值2.5億元。
2017年,石塘鎮糧食產量3.25萬噸,水果產量2.27萬噸,蔬菜產量6.39萬噸,生豬出欄7.31萬頭,家禽出欄47.28萬羽,水產品產量1090噸。
2017年,石塘鎮大棚西瓜種植359.33公頃,沃柑種植123.33公頃,生薑種植415.33公頃;西頭百香果基地擴建6.67公頃,總面積33.33公頃;皇菊種植基地在馬安嶺村委擴種6.67公頃;土豬生態養豬場,年出欄東山土豬1萬頭、商品豬3萬頭;馬安嶺藏香豬養殖規模擴大,年存欄800頭以上。

第二產業

2005年,石塘鎮企業營業收入6.64億元。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石塘鎮總人口8.7萬人,鎮區常住人口2.2萬人,境內居住民族以漢族、瑤族兩族為主
2021年6月29日,全州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石塘鎮人口數為45721人。

交通


石塘鎮有灌鳳夏蓉高速途經鎮內14千米,百灌二級公路和全石公路貫穿全鎮,是兩省五縣七鎮的農副產品貿易中心,歷來有桂北地區的“南大門”之稱。

文化


名優農產

布朗李:十里支渠布朗李種植基地位於石塘圩東南方,距鎮政府2.5公里,交通方便,基地園田化,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環境清新,基地2002年3月建成,種植布朗李品種玫瑰皇后、紫琥珀400畝共22000多株,是高效生態農業和旅遊面光農業的優質示範點。2005年可大量上市。
檳榔芋:為石塘“四寶”之一,全鎮種植面積5000多畝,以川溪、下樂、扒紫嶺最集中,三村委共植面積2000多畝,石塘芋頭以其粉度高、果形好、表面光滑而著稱,是製做扣肉的上等原料。收穫期在10月份。
生薑:生薑作為石塘的拳頭產品已有上百年的栽培歷史,全鎮種植面積(2002年)達5000畝,產量可達3000噸以上,其中料塘、扒紫嶺、下樂、川溪一條線種植達2500多畝。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收穫期在7—8月份。
百合:全鎮種植面積500畝,其中仁金浩大沖連片種植50畝,下樂連片種植50畝。已發展成為石塘主要農產品之一。
聖女西紅柿:隨著農業政策的不斷落實和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各種名優新產品相繼在石塘發展成功。優良品種聖女西紅柿已在石塘紮根落戶,塘背村委宅底、沈家村種植面積100多畝,估計產量達400噸以上。7月份開始採收,供貸期可延伸到11月份。
無籽西瓜:從廣西中興制種場引進農豐新1號,該品種無籽性好,果形園正,含糖分高,已在石塘種植成功,估計產量可達500至600噸,集中在塘背、賢宅、樂南三個村委200多畝耕地。8月底成熟收穫。
石塘鎮
石塘鎮
石塘鎮地方特產有生薑、淮山、檳榔芋、豆豉,合稱為石塘“四寶”。

獲得榮譽


2016年,石塘鎮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生態鎮。

歷史沿革


清,屬恩鄉;清末,屬第三、四區的各一部分。
民國初,沿襲清末建制;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恩德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石塘鄉。
解放初,為石塘區。
1952年,為第三區。
1955年,復稱石塘區。
1957年秋,為石塘、朝南二鄉。
1958年秋,二鄉合併為石塘公社。
1961年秋,屬石塘大區。
1968年,復為石塘公社,同時劃出朝南公社。
1984年秋,為石塘鎮。
石塘鎮
石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