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沃柑的結果 展開

沃柑

春桔科沃柑屬植物

沃柑屬於晚熟型的雜交柑橘品種,此品種具有長勢旺盛,冬季果實落地少,掛果能力強, 掛果採收期長的特點。成熟期的1-2月份可以採收上市,最長可以到5月份之間均可採收。果實飽滿外觀喜慶,果肉嫩滑、皮薄、橙色的果肉,汁多,所以口感甜柔、低酸爽口,營養成分很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由於是在春節前後上市,能夠與其他品種錯開上市,因此價格好,銷量高。

物種簡介


沃柑 2張
沃柑
“沃柑”是以色列研發的柑橘新品,系“坦普爾”橘橙與“丹西”紅橘雜交種,屬於雜柑。

形態特徵


該品種屬晚熟雜交柑桔品種。生長勢強,沃柑果實樹冠初期呈自然圓頭形,結果后逐步開張。枝梢上具短刺。
沃柑 2張
沃柑
葉片濃密,濃綠色,闊披針形,葉尖漸尖,葉基楔形,葉緣全緣,翼葉線形,葉片長約8.4厘米,寬約3.5厘米,葉形指數2.4。
花小,花瓣白色,5片,花瓣長1.02厘米,寬0.45厘米,花柱高而直立,雄蕊17枚~20枚,分離著生,花藥淡黃色,花粉活力較高。
果實中等大小,單果重130克左右,果實扁圓形,橫徑6.7厘米,縱徑5.7厘米,果形指數0.85,果皮光滑,橙色或橙紅色,油胞細密,微凸或與果面平,凹點少。果頂端平,有不明顯的印圈,柱區放射溝紋不明顯。果皮包著緊,果皮厚0.36厘米,容易剝離,海綿層黃白色,囊瓣9~11瓣,中心柱大小1.25厘米×1.05厘米,果肉橙紅色,汁胞小而短,囊壁薄,果肉細嫩化渣,多汁味甜。種子數9~20粒,種子棒狀,單胚。該品種在重慶北碚一般4月中旬開花,11月中下旬轉色,1月中旬成熟,採收期從1月中旬至3上旬,果實耐貯性好,自然留果時間可從成熟的1-2月到7-8月份。
品質主要指標
可溶性固形物13.3%,可滴定酸0.58%,轉化糖12.76克/100毫升,還原糖6.84克/100毫升,Vc含量23.69毫克/100毫升,固酸比22.9。可食率74.62%,出汁率59.56%。
產量表現
該品種主要以早秋梢為結果母枝,結果枝梢多為有葉花枝,一般樹冠中下部坐果率較高。枳砧“沃柑”嫁接苗,定植3年後即開始試花,第4年株產可達5.1公斤,第5年株產可達19.7公斤。高換在日南1號中間砧上的“沃柑”第2年即可少量試花,單株產量在3.4公斤-10.4公斤之間,第3年株產可達17.2公斤,畝產14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


適應氣候

“沃柑”耐寒性中等,適宜年均溫17.5℃以上的柑橘產區種植,要求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1℃。

嫁接沾木選折

生產中可選用香橙紅橘、枳、枳橙做砧木,與枳柚存在嫁接不親和性,避免選擇枳柚做砧木。在熱量高的地區,避免選用沃爾卡默、粗檸檬等強勢砧木,以免果實酸度過低而使風味變淡,香橙嫁接主要特點是長勢快產量高,枳殼的特點是口味好,抗旱能力強。

施肥

沃柑”長勢強、果實掛樹時間長,對肥水的需求量較大,生產中應重施基肥,基肥以腐爛發酵的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主。在紫色土、貧瘠坡地上種植應加強對土壤的改良,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量補充鋅、鎂肥,保證葉片葉色濃綠。

成熟期

沃柑(沃桔)的成熟期在2-3月,和丑桔都屬於春桔。它的自然留果時間可從成熟的2月左右到7-8月份。
沃柑”豐產性較強,果實冬季落果少,掛樹性能優良,果實采果期長,為避免果實偏小和大小年結果,生產中應根據樹體載荷注意疏果和適時采果。

種植技術

(一)園區規劃、種植區的選址
沃柑 2張
沃柑
種植園區應當選擇日照時間充足、周邊生態環境良好、空氣質量優良、水源豐富且沒有被污染的環境。對於土壤的要求是土層深厚平坦、坡度小於25度的地表面,並且需要土壤有機物質豐富的沙質土層,同時具有便利的排水、灌溉功能。
(二)種苗的選擇與移栽
(1)選苗
選苗是沃柑優質豐產的保證,市場上大部分嫁接苗的砧木主要有:香橙,枳殼,酸橘等。枳殼適應性強,掛果早,豐產性好,但是容易出現大小年現象。香橙樹勢旺盛,樹冠大,成熟期遲。柑橘系發達,植株高大,前期生長稍微緩慢。各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2)移栽種植及種植規格
在廣西大部分地方,當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都可以移栽。營養杯苗全年可種植。種植規格上,建議採用3米X4米,便於機械化管理。疫苗時,注意包裹好根部並帶土一同移植,防止樹苗缺少;種植前,先剪掉樹苗最頂端的嫩葉梢,種植后淋足定根水,在樹苗的周圍鋪上有機的覆蓋物,如枯乾的雜草等,並用黑色的薄膜進行覆蓋,防止水分流失使地面開裂。
(三)土壤水肥的管理
(1)土壤起壟
首先將土壤表面雜物清除趟平,然後起壟。每一條壟寬3米,在其兩旁挖水溝,溝的寬度0.3米左右,深度為0.5米,可以用來灌溉。另外還需要在樹冠影射外兩側各挖1條寬和深都為0.3米的半月灣型的溝壑,用於施肥。
(2)沃柑沃柑的施肥時間和方法需要根據沃柑的特性進行施肥株施放有機肥15公斤、高鉀複合肥1公斤及微量元素肥0.1公斤做底肥,追肥上以少吃多餐為原則,並及時補充足量的有機肥和葉面肥,通過淋、撒、填肥的方式進行操作,保證樹苗的營養供應、健壯成長。
(四)樹形修剪
修整樹苗,採取抹芽、摘心、控制花芽分化的數量、以及疏果等措施,使果實充分生長,分佈相對均衡,同時改善樹苗的透光性,使果實能夠被充分光照,提高果實的質量。在第二年秋天需要留母枝,保留營養枝和結果枝,剪掉有病蟲害的樹枝。
(五)幼樹期管理
幼樹期的任務是快速擴大樹冠,培育強壯主幹,通過適當的修剪,形成良好的骨架樹形。種植的第一年,施肥上建議一梢兩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少量複合肥為輔,爭取可放4到5趟梢,為豐產樹冠打好基礎。
(六)田間病蟲害管理
沃柑的幼樹苗,主要有紅蜘蛛潛葉蛾以及潰瘍病等病蟲害。在冬季開春前,需要及時清理園區,噴灑捕蟎懸浮劑等藥劑進行除蟲。以預防為主的用藥策略,每種農藥不能使用超過3次,因為超量使用會產生耐葯,而起不到除病蟲害的目的。
(1)農藥防治
沃柑的病蟲害防治,提倡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在種苗中選用抗病能力強的樹苗,並且增施有機農家肥,清園時將有病的枝條、葉子、果實剪掉並統一焚燒,這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為了防止病蟲害的擴散,在化學藥物進行防治上,宜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在藥物防治噴霧時要持續徹底,不留死角。
(2)潰瘍病防治
潰瘍病是細菌性病害,以風、雨為主要,癥狀季由於高溫、高濕,極易發生潰瘍病。當出現病害后,先將有潰瘍病的病枝進行剪除並燒毀,防止病毒的擴散。在用藥上,可以選用氫氧化銅2000倍液進行防治,連續噴灑2次,同時注意與其他不同劑型的藥物交替使用。
(3)紅蜘蛛的防治
5月到11月是紅蜘蛛的爆發期,對於沃柑紅蜘蛛的防治,壓低基數是首要工作。可以採用阿維菌素和克蟎等藥劑進行噴灑,需要噴灑兩次,葉面葉背必須要充分噴濕潤,第二次噴灑與第一次噴灑的間隔時間為7天左右。
(七)移植
在移栽前盡量保持苗種完整根系,保持濕潤,避免太陽暴晒。同時剪掉部分的枝葉,提高成活率。移栽時苗的高度要保持在地面30-40厘米左右,注意嫁介面不要不要出地面上。定植好了之後,覆土壓實,讓細土與根系貼緊,然後做好樹盤, 淋足定根水后蓋上枯草或者黑色防草布保濕。
(八)分管理
柑橘是需水量非常大的品種,給沃柑進行灌溉的時候,可以採用溝灌、滴灌、微灌的方式進行。有條件的,建議安裝滴灌或者噴灌系統,水肥一體化是比較理想的,是果園系統化管理採用最多的,可以起到省時省力的效果節水節肥,抗旱的目的。
(九)及時採摘
沃柑是晚熟型的品種,掛果的時間較長,從當年12月底到次年的4月底,都是掛果期。因此,可以根據市場的供需要求, 進行適時採摘,使經濟效益得到保證。在採摘的時候,需要將果實小心剪下,不能直接採用拽、拉的方式,避免損壞枝子和其它的果實,採摘使用的框子需要在底部鋪上軟的、具有緩衝功能的墊子,避免果實在碰撞中帶傷。採摘后,需要進一步採用分級包裝,使收益能夠達到最大化。

防治方法


沃柑 2張
沃柑
1樹脂病、炭疽病、灰霉病防治
沃柑栽培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做好其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中,柑橘常見病害即是樹脂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它們都是真菌病害,其易發時期通常在夏季高溫、濕度大的環境下。樹脂病,主要是在柑橘的枝幹、葉片等染上病菌,一旦出現這種病害,最主要的表現是枝幹出現流膠,果實沙皮且有黑點,整個植株和枝幹都非常乾燥甚至枯萎,會大大降低枝葉的生長速度,從而導致整個沃柑的果品質量下降。那麼,對此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予以防治:1)為了改善土壤土質,可通過增加施入有機肥提高植株的整個生長速度,提高植株的防寒凍能力,並有效地保護樹榦,極及時治蟲害,避免各種傷口發生。2)在春梢萌發期、保果期以及幼果期,需要噴1次或者2次的葯做好防治工作。在炭疽病和灰霉病的防治過程中,藥劑葯治療兼用用, 可選53.8%氫氧化銅水分散劑900或者是吡唑醚菌酯等。
2潰瘍病
潰瘍病主要是通過風、雨、枝葉等傳播途徑而感染,集中在春季、秋季兩個季節,通常是在暴風雨之後,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非常容易發生這種病害,傳播方式主要是藉助苗木、接穗、果實的一種較遠距離的傳播。對此,一方面可通過引種植沒有病害的苗,另一方面還必須重視做好潛葉蛾減少樹葉傷口的防治工作,必須按照統一放梢的原則,在每次抽梢大約1cm時就立即進行3次左右的藥劑防治,一般主要防治採用的藥劑包括了硫基製劑、有機銅製劑、無機銅製劑以及農用的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