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中華通訊社
紅色中華通訊社
紅色中華通訊社(hóng sè zhōng huá tōng xùn shè),是新華通訊社的前身,簡稱紅中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最早的新聞通訊社。自誕生之日起,發揮著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的喉舌耳目作用,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紅色中華》報創刊號
1940年12月30日,新華社創辦了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 1944年9月1日,又開辦了對國外英語廣播。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晉綏、晉察冀、山東、華中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相繼成立分社。當時,由於敵人的分割封鎖,新華社成為抗日民主根據地對外發布新聞的唯一渠道。
1946年5月,新華社總社改組機構,同時向各主要戰場派出隨軍記者或記者團。之後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部隊陸續建立前線分社和野戰軍總分社,在各兵團和軍建立分社和支社。1947年3月黨中央機關撤離延安,新華社留小部分人員組成工作隊,跟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轉戰陝北;大部分人員轉移到河北省涉縣堅持工作。此時《解放日報》停刊,新華社擔負著中共中央機關報、通訊社和廣播電台的任務,成為黨中央指導全國革命鬥爭的重要輿論工具。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華社逐步統一和調整了全國各地的機構,成為集中統一的國家通訊社。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華社在強化國家通訊社職能的同時,開始建設世界性通訊社。1983年經黨中央批准,新華社加快了建設世界性通訊社的步伐。目前,新華社與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被稱為“世界四大通訊社”。
徠8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也在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的職能主要有四項:一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國家通訊社;三是消息總匯;四是世界性通訊社。目前,我們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公開報道(包括通稿、專線稿、專稿)和參考報道;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和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報道;三是社辦報刊。這三種形式的報道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在正確引導國內輿論、積極影響國際輿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華社工作始終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進行的。毛澤東同志為新華社撰寫過100餘篇新聞稿件,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同志也都為新華社撰寫、修改過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楊尚昆、廖承志、胡喬木等曾先後擔任過紅中社和新華社的主要領導職務。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新華社工作作過許多重要指示。1955年,毛澤東同志要求新華社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1957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新華社要向著世界大的通訊社的方向努力”;粉碎“四人幫”重新工作后,小平同志視察了新華社並作“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題詞。1991年,在新華社建社60周年之際,江澤民同志為新華社作了“努力學習,深入實際,為黨的新聞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的題詞,併到新華社視察。1995年1月12日,江澤民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了新華社黨組的工作彙報,指出:新華社播發的新聞不僅對國內輿論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對世界輿論也產生重要的影響。中央要求把新華通訊社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世界性通訊社,使之同我們國家的地位和名望相適應。
胡錦濤同志對新華社工作給予了高度關心和重視。200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到新華社視察,傳達胡錦濤同志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六項指示精神,對新華社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為新華社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16年2月19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新華社調研。在社史展廳內仔細察看了舊時的發報機、手搖馬達和現在先進的海事衛星、無人機,了解新華社發展歷程;總書記鼓勵大家要接地氣,多采寫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報道;總書記指出,基層幹部作風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總書記按動“為全國新聞工作者點贊”頁面,屏幕上立即閃現“點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