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叔逵
沈叔逵
沈叔逵名慶鴻,別字心工,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幼時從母讀書。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秀才后,先受聘為?家塾教師,后應聘為上海約翰書院(聖約翰大學前身)中文教員。
目錄
人物照片
清宣統三年(1911年),沈叔逵出任南洋公學附小主事(校長),實踐他教育從“三尺童子”教起為國育才的理想。民國11年(1922年),兼任南洋公學大學部訓育主任,但對附小教學工作一如既往,認真負責。他革新管理,新訂一系列規章制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並經常巡視教學第一線,細心觀察教師的教法、教態,觀察學生的反映,課後常聽取師生意見,便於改進教學。他重視體育,尤其注重足球。著名足球運動員周賢言、戴麟經等、都是在附小時打下基礎的。他在校20多年很少回家,對待學生如子弟,關懷備至。他的辦公室內掛著一幅對聯:“唯天生人皆有用,他人愛子亦如余。”附小畢業的鄒韜奮,後來在《永不能忘的先生》一文中寫道:“校長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幹練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這個小學校裡面,所以把學校辦得很好。”
民國15年8月,沈叔逵應日本少年團總部邀請,率南洋大學附小童子軍團代表團訪問日本。次年春,國民革命軍進駐上海,他一度出任南匯縣縣長,12月辭職,後任私立南洋模範中小學(前身為南洋大學附小,今南洋模範中學)校董。民國21年被教育部委為全國音樂教材編訂委員會和全國音樂教育委員會委員,並出席全國音樂教材編審會議,參與音樂教育的研究工作,更多時間則是研習古琴。民國35年病重,接受基督教洗禮。次年9月5日逝世,終年77歲。為紀念他對音樂教育的傑出貢獻,師友唐文治、黃炎培、葉恭綽等為之設立“心工音樂年獎”基金。
著有《學校唱歌集》、《重編學校唱歌集》、《民國唱歌集》、《心工唱歌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