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拔

清朝時期官員

李拔(1713年-1775年),宇清翹,號峨峰。四川犍為縣玉津鎮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歷任長陽鍾祥宜昌、江夏知縣,福寧、福州、長沙知府和湖北荊宜施道台。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由楚北郡丞升福寧知府(今霞浦),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五月,調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重文化,有政績紳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懷念。先後纂修《重修犍為縣誌》九卷、《 衡州續藝文志》四卷、《福寧府志》、《福州府志·藝文志》(補4卷)等。

人物生平


李拔,宇清翹,號峨峰。四川犍為縣玉津鎮人。生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九日,卒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八月二日,終年63歲。他幼時讀書,好學上進,善於思考。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李拔調守福寧府,因地處海濱,居民不重耕織,多以捕撈為生,生活十分貧困。李拔到任后,對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進行考察,提出了興教化莫先於足衣食,足衣食莫大於重農桑,重農桑莫要於興水利的措施並制訂方案,督促各縣“開河渠,治陂塘,勤播谷,廣種樹,儆游惰,尚節儉,禁停棺之惡習,懲好賭之頹風”,並平反訟獄。境內原不產棉、絲,李拔在其內署隙地試驗種棉、養蠶成功。進而教民樹桑植棉,故民知養蠶,災自李拔始。為記其功德和政績,他調離福寧時,紳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懷念。
李拔題刻的“望耕台”
李拔題刻的“望耕台”
他在福州留下多處題刻,福州于山“清風朗月”與烏龍江渡口“龍江飛渡”等已成景觀。鼓山還有“欲罷不能”,可惜被毀。他還在福州烏石山題有“望耕台”三個大字。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父喪丁憂,離任歸家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任湖北荊宜施道台時,曾率眾修整長江航道。今三峽崖壁尤存其題刻“化險為夷”、“香溪孕秀”等,這些題刻不僅為豐厚的三峽文化長廊增添一份光彩,還起到了讓後人看石刻觀水文、預測水勢的作用。
他不僅勤於政務,也熱心著述。一生所撰志書有《重修犍為縣誌》九卷,《衡州續藝文志》四卷、《福寧府志》四十四卷,《福寧府藝文志》補四卷、《長陽縣誌》八卷。撰文有《四書旁往》、《困學心傳》、 《地理探源》、《行部紀略》、<理學探源入》、《史學概論》、《東西行錄》、《壯遊見聞》、《綱鑒折衷》、《離騷解意》等。

相關典故


【李拔登鼓山】
李拔喜歡鼓山,多次徒步登山,留下許多饒有趣味的題刻。在鼓山下院登山古道的進口旁,有李拔“聲滿天地”石刻,可能是讚譽鼓山的名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李拔登鼓山,過“仰止亭”后,在路邊岩坡上題刻“雲程發軔”,表達了對平步青雲、步步登高的美好前程的期盼。第二年,李拔又登鼓山,過“乘雲亭”時在古道邊石壁上題刻“卓爾”,心情很是不錯。“乘雲亭”過後是“半山亭”,附近有塊大岩石,上面刻著“小鼓”。李拔走到這裡,腳有些酸,汗也多了。再走到第五亭即茶亭附近,就是半山,李拔題下“欲罷不能”,道出一種進退兩難的心情。快到更衣亭時,李拔寫下“毋息半塗”,鞭策自己繼續前進,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附近有石刻“忠孝廉節”。李拔自己說:“不觀滄海,不知丘壑之微也;不登大山,不知天下之小也。吾今乃悟為學之道矣。故題‘登峰造極’於岩端,題山足曰‘雲程發軔’,半山曰‘毋息半塗’……以志自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