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關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下轄鎮

黃關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下轄鎮,位於灌陽縣中南部,東與湖南江永縣交界,南與恭城瑤族自治縣相接,西南與觀音閣鄉接壤,西與西山瑤族鄉毗鄰,總面積210.3平方千米。民國中期,為黃關區。1984年9月,改為黃關鎮。主要民族有漢族、瑤族、苗族、壯族侗族等,截至2019年末,下轄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黃關村黃關街側面201省道與532鄉道交叉口東南150米。

2018年,黃關鎮財政收入完成2245萬元,招商引資完成29700萬元;全鎮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的行政村共13個,超過4萬元的8個,超過8萬元的3個,全鎮7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3萬元

概況


黃關鎮
黃關鎮
黃關鎮位於灌陽縣中南部,距縣城21公里。東南與湖南江永縣交界;南與恭城縣相連;西南與觀音閣鄉接壤;北連新街鄉;西與西山瑤族鄉毗鄰。總面積210.3平方公里,轄黃關、中秀、唐官、李官、東陽、大竹山、陡水、興秀、聯德、正江、龍吟、大倚、貓兒石、商家、順溪15個村委會,4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4.59 萬(截至2018年末)。少數民族有瑤、壯、侗等1674人,其餘為漢族。鎮人民政府駐地黃關街側面
黃關鎮位於縣境南部,東與湖南省江永縣交界,東南面與恭城縣接壤。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黃關距縣城21公里。原名黃牛寨、黃牛市,1957年更名黃關。1984年建鎮,轄15個村公所,253個自然屯,44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10.3平方公里。1990年末12171戶,42143人,人口密度為200.39人/平方公里。耕地35466畝,其中水田30371畝,旱地5095畝。地處灌江中上游,灌江主流流經10個村公所,建有大坪山、獅子澗、卜竹江、回龍堰等水庫、水壩,形成自流灌溉網,為水稻等糧食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是全縣主要產糧鄉鎮之一。全鎮種植柑橙3228畝,年產柑橙2100000公斤,是全縣第二大水果產區。有林面積105263畝,主要是杉、松、竹、油桐油茶、山蒼子等用材林和經濟林。1933年成圩,逢二、五、八為圩日。境內白沙古墓群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中期,為黃關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稱為英俊鄉。
解放后,1949年12月,成立黃牛市區人民政府。
1952年8月,改稱為第二區。
1957年12月,分設為黃關、商家、西山瑤族鄉、陡水瑤族鄉四個鄉。
1958年8月,黃關、陡水、商家、西山四個鄉合併為黃關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分設黃關、白竹鋪兩個公社。
1962年7月,合併黃關區公社。
1968年4月,改為黃關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改為黃關公社管委會。
1984年,改稱為黃關鄉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為黃關鎮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末,黃關鎮下轄等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黃關村黃關街側面201省道與532鄉道交叉口東南150米。
黃關村興秀村
中秀村聯德村
唐官村正江村
李官村大倚村
東陽村貓兒石村
大竹山村商家村
陡水村順溪村
龍吟村
黃關灌陽縣黃關鎮新型城鎮化建設剪影——鎮政府院落及濱江路改建鎮
黃關灌陽縣黃關鎮新型城鎮化建設剪影——鎮政府院落及濱江路改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關鎮位於灌陽縣中南部,東與湖南江永縣交界,南與恭城瑤族自治縣相接,西南與觀音閣鄉接壤,西與西山瑤族鄉毗鄰,總面積21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黃關鎮境內三面環山,中部為田坷,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較高的山有板子山(海拔1265米)洋荷坪(海拔1500.5米)涼傘界(海拔1318米),其次有竹篙岐、野豬坪、香爐山等。

水文

黃關鎮主要河流有灌江、牛灣河、陡水江、正江、白沙潤江、順溪江。

自然

黃關鎮礦產資源主要有螢石石英石、大理石等,植被主要有杉、松、竹、油桐、油茶、山蒼子等,有耕地35466畝,其中水田30371畝,旱地5095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黃關鎮居住著漢族、瑤族、苗族、壯族、侗族等各族人民,總人口4.59萬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28307人。

自然資源


黃關鎮礦產資源主要有螢石、石英石、大理石等,植被主要有杉、松、竹、油桐、油茶、山蒼子等,有耕地35466畝,其中水田30371畝,旱地5095畝。

經濟


綜述

2018年,黃關鎮財政收入完成2245萬元,招商引資完成29700萬元;全鎮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的行政村共13個,超過4萬元的8個,超過8萬元的3個,全鎮7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3萬元

第一產業

2018年,黃關鎮農業總產值63280萬元,糧食播種面積7.16萬畝,總產量3.24萬噸;肉豬出欄1.73萬頭,家禽出籠9.7萬羽,水產品172噸。
黃關鎮神農稻博園超級稻
黃關鎮神農稻博園超級稻

第二產業

2018年,黃關鎮工業總產值完成58339萬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0萬元。
黃關鎮農田
黃關鎮農田

社會


社會保障

2018年,黃關鎮養老保險參保27108人,醫療保險參保3924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養老保險完成參保3027人,參保率達100%。全鎮現有農村低保對象461戶1069人。
精準扶貧
2018年,黃關鎮大竹山、陡水2個貧困村整村脫貧摘帽,全鎮508戶1975人貧困人口脫貧摘帽;確定“應納盡納”貧困戶6戶25人,因病因災返貧2戶6人;完成3棟6層的鎮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實現31戶137人搬遷入住;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政府新增債券資金638.6萬元新建、硬化貧困村道路分別為2.1千米、11.15千米,擴建道路2.37千米,受益群眾達687戶2430人;完成全鎮建檔立卡戶1600餘條數據清洗補錄工作。

交通運輸


黃關鎮有省道201線貫穿全鎮,規劃建設的灌平高速設有黃關互通。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黃關鎮原名黃牛寨、黃牛市,因境內有一座巨大的猶如一頭靜卧的黃牛形狀的大石山而得名;1957年更名黃關。

趕集方言

黃關鎮逢2、5、8日為趕集日;方言以灌陽官話、瑤話為主。

旅遊


黃關鎮旅遊資源豐富。有街區大小石山、“玉筆峰”、白沙古墓群、“獅子坐水口”等。“玉筆峰”又名俊山,從田垌中突然矗立,宛若一支玉筆,石壁陡峭,山峰挺秀,自古有“玉筆點青天”之美稱。境內漢晉時期的白沙古墓群,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屬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極具歷史參觀價值。
黃關鎮農田藝術
黃關鎮農田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