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組
陰平組
陰平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四川第二區域地質測量大隊,1977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四川平武縣木皮鄉陰平—蜈蚣口。主要為一套變質碎屑岩(砂岩、粉砂岩)為主,夾少量火山岩、沉凝灰岩。平行不整合或不整合伏於木座組之下;整合覆於桂花橋溝組(陽壩組)之上。厚327-1828米以上。隸屬碧口(岩)群。
四川省地質局第二地質測量大隊二分隊1977年命名。《四川省區域地質志》1991年正式引用。命名剖面位於四川平武縣木皮鄉陰平—蜈蚣口。
本組為葉連俊、關士聰(1944)所創碧口系的一部分,原碧口系之時代為震旦紀—志留紀;1977年四川二區測隊將上述碧口系解體,其上部單獨分出建立了陰平組和木座組,時代屬震旦紀;下部被限定稱碧口群,時代為前寒武紀;1978年四川區域地層表編表組將陰平組又劃歸於元古界碧口群,改稱“上碎屑岩組”;1989年川西北地質大隊又將上碎屑岩組恢復為原來的陰平組,仍歸於碧口群的最上部,時代改為青白口紀(或前寒武紀)。
正層型:平武木皮鄉陰平,蜈蚣口實測剖面。四川二區測隊,1977,I-48-?ⅩⅩⅩⅢ?(平武幅)?1∶20?萬區調報告。
本組主要為一套變質碎屑岩夾變質火山岩。其岩性為淺灰—灰色薄—中層條帶狀變質砂岩(石榴黑雲石英片岩或黑雲絹雲石英片岩)和灰色、淺灰綠色變質粉砂岩(黑雲絹雲微晶片岩和絹雲石英千枚岩),夾層主要為灰、灰綠色及紫色基性火山岩、變質酸性火山岩及凝灰質微晶片岩。本組整合覆於碧口群桂花橋溝組之上,並平行不整合或不整合伏於木座組之下,為木座組所假整合覆蓋。厚度一般為1828—3536m。
其分佈範圍主要在四川平武摩天嶺地區,自陰平至青川倪家溝一帶最為發育。隸屬碧口(岩)群。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葉連俊
年份1:1944
作者2:關士聰
年份2:1944
作者3:四川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3:1990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