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藤的結果 展開
藤
基礎詞義
藤,是一個漢語常用字,讀音téng,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指“白藤”、“紫藤”:藤條。藤椅。藤床;引申含義為泛指匍匐莖或攀援莖:藤本植物。瓜藤。葡萄藤。順藤摸瓜。
徠有關常用組詞為藤條。包含常用成語為攀藤附葛。
藤 鰧 téng 【名】 (形聲。從艹,滕聲。本義: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莖)同本義〖cane;rattan;ratan〗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
丹藤翠蔓。——宋·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當作酒杯用而得名);
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莖或攀援莖,可編製器物);

藤床
藤鼓(鼓的一種。由藤蒙皮製成);
藤輪(藤製的靠枕);
藤蘿(紫藤的通稱);
藤紙(古時用藤皮造的紙);
藤椅;藤床;藤籃;葡萄藤;瓜藤;爬藤
徠藤本植物 téng běn zhí wù 〖liana;vine〗根生於土壤中的一種易彎或柔軟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緣植物
藤蘿 téng luó 〖Chinesewistaria〗紫藤(Wisteriasinensis)的通稱
藤蔓 téng wàn〖vine〗見“藤本植物”
藤條 téng tiáo 〖rattanwhip〗藤莖的很堅硬的一部分,尤用作手杖、編織物椅子、繩索
藤椅 téng yǐ 〖canechair;rattanchair〗有藤座或藤背的椅子

現代藤製傢具
蔓~ 順~摸瓜。
● 藤 téng ㄊㄥˊ
● ● 指「白藤」、「紫藤」:~條。~椅。~床。
● ● 〔~黃〕a.常綠喬木,莖高達二十米,樹脂黃色,有毒;b.這種植物的樹脂,可作國畫顏料。
● ● 泛指匍匐莖或攀援莖:~本植物。瓜~。葡萄~。順~摸瓜。
◎藤
鰧 téng
〈名〉
● ● (形聲。從艹,滕聲。本義: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莖) 同本義 [cane;rattan; ratan]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
丹藤翠蔓。——宋· 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 ●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當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莖或攀援莖,可編製器物);藤牌(藤製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種。由藤蒙皮製成);藤輪(藤製的靠枕);藤蘿(紫藤的通稱);藤紙(古時用藤皮造的紙);藤椅;藤床;藤籃;葡萄藤;瓜藤;爬藤
藤是形聲字,艹為形,滕為聲。籐是藤的異體字,也是形聲字,竹為形,滕為聲。藤的本義為植物的匍匐莖或攀援莖,即;藟。藤又是蔓生植物中的一種。
流沙河的《藤》
《唐韻》《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又《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
又州名。《韻會》隋攺永平州為藤州。《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葛藤、藤蔓、藤子、朱藤、藤條、諾藤、萪藤、寒藤、溪藤、白藤
牽絲扳藤、順藤摸瓜、一條藤兒
◎ 國際音標 tʰəŋ˧˥
◎ 唐代讀音 *dhəng
◎ 日語讀音 FUJI
◎ 韓語羅馬 TUNG現代韓語 등
◎ 越南語 đằng
◎ 贛語 hɛn2 tɛn2
◎ 客家話 [寶安腔] ten2 [海陸腔] ten2 [梅縣腔] ten2 [台灣四縣腔] ten2 [東莞腔] ten2 [客英字典] cit7 ten2 [陸豐腔] cit7 [客語拼音字彙] ten2
◎ 粵語 ta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