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餷子的結果 展開

餷子

餷子

徠餷子是中國東北的一種小吃,又名餷條。最早是滿族人發明的,是酸湯子的副產品,用玉米面加工的圓形麵條,口味獨特。營養豐富、味酸適口。它是發酵玉米澱粉面製成的麵條食品,加工方法不同於擀麵條,一般小量食用是用(湯子套)套在手指上,也可晾曬,干后再出售。

原料發酵


餷子
餷子
將玉米籽粒過篩除去塵土、砂石及雜物,用清水淘洗乾淨,然後放入缸中加進清水(水淹沒玉米3~5cm),在溫室浸泡發酵。7~8天後,玉米籽粒便發酵變酸,水面上出現白色泡沫,用於碾壓籽粒,種皮易剝皮,表明發酵好了。

磨漿過濾


將發酵好的玉米從缸中撈出,用清水沖洗2~3遍,去掉酸味,刷凈水磨,裝上發酵好的玉米進行濕磨。磨下的水麵粉漿,用紗布進行過濾,濾掉玉米皮。將玉米澱粉漿放在缸中,待澄清沉澱后,去掉浮在上面的清水,就可以作為餷子面(也叫湯子面)。

晾曬


經水磨過濾后的面,可以直接做成面,也可以將面坨辧成小塊,放在平板上,在陽光下晾曬,而後爾後置於陰涼乾燥處保管。

餷子製作


它是發酵玉米澱粉面製成的麵條食品,加工方法不同於擀麵條,一般小量食用是用(湯子套)套在手指上,如果加工出售的話,可用小型絞肉機進行改裝,換上個孔片,使面從絞肉機中擠出成條狀,漏到鍋中,經開水煮熟,再挑到冷水中降溫,降溫后可直接裝盤出售,也可晾曬,干后再出售。

特點


徠此物可下湯、可炒食,吃法簡單,食用方便,價錢很低(每500克4元),既經濟又實惠,實在是您餐桌上的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