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子

東北夏季傳統特色美食

酸湯子,又稱湯子、餷子、擱豆子(做法略有不同),是滿族人夏季常吃的一種傳統特色美食,流行於東北地區的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及黑龍江東部一帶,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后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口感細膩爽滑,粗糧營養健康,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一道綠色營養美食。製作原料有玉米碎、徠辣椒油等。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餃子8個
食用油25g
辣椒面1勺
白芝麻1勺
生抽2勺
香醋3勺
白砂糖1/2勺
1小匙
1~2根
獨頭蒜1/4個
熱水1碗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蒜去皮切成蓉,蔥洗凈切段。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把辣椒面、白芝麻、蒜蓉和蔥花一起放入大碗中。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鍋中倒入食用油燒熱。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淋入放有調味料的碗中。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繼續加入生抽、香醋、糖和鹽攪拌均勻。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加入一碗熱水拌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燒開,然後把餃子倒入煮熟。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煮熟的餃子撈出放入碗中拌拌即可開吃。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來一個吧,超級好吃,非常開胃!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喜歡的快來試試吧!

做法二

用料徠
食材用量
肉末400克
黃豆芽100克
荸薺40克
香菇50克
5克
澱粉5克
食用油5克
3克
生抽10克
料酒1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所有的食材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肉末倒入碗中、倒入40克荸薺、50克香菇、5克姜、鹽3克、生抽10克、料酒10克、食用油5克、澱粉5克攪拌均勻(攪拌時一定要朝一個地方攪拌上勁,這樣的肉丸才Q彈有筋道更好吃)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肉末搓成小肉丸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肉末放入鵝媽媽炒鍋中焯水至變色浮起后撈出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50克番茄醬加50克水調成料汁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鵝媽媽炒鍋充分預熱后,加入植物油,倒入調好的番茄料汁和50克酸辣鮮露(如果沒有現成的酸辣鮮露,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生抽、醋、蚝油、辣椒油等調成的料汁,)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翻炒均勻后加入適量的水1600瓦煮開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燒開后加入黃豆芽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加入之前煮好的丸子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根據個人口味加入3克鹽和3克雞精調味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水80克、澱粉5克調成水澱粉倒入鍋中1600瓦收汁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裝盤撒上香菜即可,酸酸辣辣非常開胃的酸湯丸子就完成了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成品圖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餃子皮950g
豬肉500克g
胡蘿蔔350g
肉餡調味料
生抽2勺
豬油2勺
十三香一勺
2勺
湯汁調味料
3勺
紅油辣椒醬3勺
芝麻油一勺
生抽一勺
半勺
蔥花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胡蘿蔔切片放入攪拌機,也攪成末。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豬肉切片、放入攪拌機攪成末。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胡蘿蔔末跟豬肉拌在一起。肉末中加入細鹽,一定要細鹽(細鹽容易化開)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十三香加入肉末(加點十三香增加香味)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生抽也一起加入到肉末里。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此時可以加點豬油,增加口感。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用筷子把調味料都攪拌均勻。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拿一個餃子皮、加肉末在餃子皮中間、依次包成褶子。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鍋里水開,加入包好的餃子入鍋、鍋里加一點鹽(鹽水能提高水的沸點,能使餃子熟得快些。加鹽的水會增加餃子皮的筋成型使煮出來的餃子皮更有Q感)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等到餃子皮兒變得透明,那麼就可以加入少量的清水壓上一下,煮好的餃子更加的透亮、而且還十分的好吃。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三勺辣椒紅油、三勺醋、一勺芝麻油、一勺生抽、半勺鹽、熟芝麻拌均勻。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加入煮好的餃子,等不及吃一個。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好吃到連湯汁都不放過。萬能的調料汁可以做酸湯麵、酸湯餛飩都可以。

製作過程


酸湯子
酸湯子
具體做法是:將玉米碎(苞米茬子)洗凈,置廚房內陰涼處,用冷水浸泡十數日(時限依室溫而定),使其自然發酵。待微有酸味時,撈出清洗后,用水磨磨成糊狀(俗稱水面),再用布口袋控去適當的水分,之後取出放在陰涼處或者是團起來放在室外冷凍,以避免腐敗變質。在食用時,鍋內放清水燒開,待水燒開后,將成團的湯麵放入鍋里氽一下,等到表面呈半透明狀時,撈出置於盆內,用勺子或筷子將麵糰打散,再用勺子取適量開水倒在湯麵上,同時不斷攪拌,使湯麵更多地熟化,產生足夠的粘度,攪拌均勻備用。
維持鍋內的水沸騰,取適當大小一團湯麵合在雙手中間,雙手十指用力內合,壓在麵糰上,使其在壓力作用下進入夾在一個指縫內的湯套里。(湯套:是將一薄鐵片剪成一個銳角的扇面,然後將其捲成的一喇叭狀小鐵筒。製成的湯套大約一寸半長,大頭比手指略粗,小頭比筷子略細,使用時大頭朝手心方向,小頭從指縫間穿出。)
同時需要甩動雙臂,使得湯麵從湯套內躥出后在空中被甩成弧線狀,落到下面沸騰的開水鍋里。擠一下,躥出一條,需要避免甩到鍋外面,也要鍋內的麵條堆積一處,粘連成團,如果成堆,及時用勺子攪開,等到面全擠完后煮上片刻,即可連湯盛起食用。如沒有湯套,也可用手攥,讓面從虎口擠出,只是這種條粗細不均。因為是用雙手“攥”出來的,所以做這種食品的過程叫“攥湯子”。
湯子味香而微酸,順滑爽口,吃起來很開胃口。如果配上開春鮮嫩的韭菜炸的一碗雞蛋醬味道更加鮮美。
當然也可以依據個人口味加一些辣椒油或或胡椒粉,或者在攥完后,在湯子中下些嫩白菜或菠菜之類蔬菜,加鹽和調料煮熟(不過不建議這樣吃,會掩蓋掉湯子的獨特風味)。

酸湯文化


其實在貴州的苗嶺大山深處的苗家人也吃酸湯子。在江口縣一個美麗的苗寨清水江就從這裡蜿蜒而過。當地苗家人用最隆重的苗家酸湯款待客人。將燃燒的火上架著一鍋漿白色的米湯,不停地加菜進去就好像東北人吃火鍋一樣。
苗族同胞說,苗家人之所以愛吃酸湯,是因為苗人世代居住在深山,缺少魚肉蔬菜,也缺少鹽,生活所迫,苗人只好嘗試著把各種菜肴都製成酸湯。酸湯是提前用麵粉與淘米水調勻,用小火加熱攪拌,快開的時候就把它倒進土壇中蓋好壇口,發酵個五六天才能使得它的味道自然變酸成為酸湯,每一次吃過後又必須向壇中加入新的淘米水,等著下一次吃。久而久之,這酸湯已經變成了陳年老湯,味道自然也是經久不化,特色就在其中,是城裡飯店無法調成的。

中毒事件


事件發生

2020年10月5日,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里冷凍一年。

初步調查

2020年10月,雞西市委宣傳部公布的初步調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毒素中毒。截至目前,7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
2020年10月19日,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唯一倖存者去世。至此,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黃麴黴毒素中毒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其滋生的溫度為28℃-38℃,喜潮濕,一般情況下肉眼看不見,毒性為極毒,比眼鏡蛇金環蛇的毒汁還要毒,比人們熟知的劇毒藥氰化鉀要強10倍,比劇毒農藥1605、1059的毒性強28~33倍。在1993年,該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此前曾在科普文章表示,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具有極強的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黃麴黴毒素主要存在於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中,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麥、豆類、堅果類、肉類、乳及乳製品等食物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嚴重,像平時吃的花生、玉米、用的花生油、家庭自製的花生醬中都很容易被黃麴黴毒素污染。

專家看法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科普工作者雲無心認為,黃麴黴毒素含量高時會有明顯的苦味,自製食物即便超標一般也難以到致死劑量。他認為黃麴黴毒素致死的可能性不大。酸湯子是一種發酵玉米製品,猜測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很大。
2020年10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在發表的文章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鍾凱表示,黃麴黴毒素現在幾乎不可能引起人的急性中毒,因為那需要很嚴重的霉變,只在幾十年前糧食困難時期出現過。“聽到‘酸湯子’就應該從可能性最大的‘米酵菌酸’排查。在尚不明確的情況下,也應該按米酵菌酸中毒來救治。”

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最早於1930年代在印尼發現,在中國和東南亞導致過多起食物中毒事故。米酵菌酸中毒一般的發病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無力等,嚴重會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煩躁不安、驚厥、抽搐等情況,最嚴重的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2020年8月,廣東省曾發布消費者警示指出:由於濕米粉、泡發的銀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溫潮濕天氣下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所以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濕米粉、銀耳和木耳是高風險食品,要謹慎對待。

安全提示


北方酸湯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后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酵米麵食品。夏秋季節製作發酵米面製品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該菌能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溫煮沸不能破壞毒性,中毒后沒有特效救治藥物,病死率達50%以上。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發霉變質的原料,雖然通過挑選新鮮無霉變原料,勤換水能夠減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機會,但為保證生命安全,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製作、不食用酵米面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