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自塵土

2007年甘小二執導的電影

《舉自塵土》是甘小二導演繼《山清水秀》后,為我們帶來了中國又一部關於基督徒的電影,由胡淑麗、張獻民、呂徠盛悅主演。

電影故事主要講述了農村基督徒小麗,她的丈夫得了硅肺病,長期住在醫院裡。小麗為了丈夫的住院費,還有九歲女兒盛悅的學費而煩惱不已,最後不得不做出選擇。

《舉自塵土》在2004年獲得鹿特丹國際電影節HBF基金劇作支持,並被選為第8屆釜山推動計劃PPP入選項目。該片先後進入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大阪亞洲電影節等。

劇情簡介


小麗是中國農村基督教會聖樂隊的一員。丈夫得了矽肺奄奄一息在住院,9歲的女兒盛悅拖欠學費被退學。
小麗每天在教會排練婚禮進行曲,這天迎來了一對農民基督徒在教堂的婚禮。婚禮后,小麗像往常一樣去醫院,但這次是拉丈夫出院,放棄治療。丈夫死於途中,小麗拉著丈夫的屍體回家。經過簡單的追思禮拜,埋葬了丈夫。小麗把僅有的錢給盛悅交了學費。
母女倆在晚餐桌上唱起謝飯感恩的歌:Thank you Jesus,Thank you Jesus,For the food,For the food......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胡淑麗、張獻民、呂盛悅
聯合主演杜習瑞、陳順軍、黃道永、呂銘武、孫甫英、張應立

職員表

監製張獻民
製片人李輝、曹建新
策劃熊煒、劉煒、劉強
攝影指導王國維
美術指導劉麗莎
錄音陳汀
音樂蔡曉恩
副導演小寶
執行導演李鴻禾
剪輯馮舜旭
視頻阿良
編劇甘小二、張獻民
製片主任梁松嶺
導演甘小二

角色介紹


舉自塵土
舉自塵土
小麗
演員 胡淑麗
小麗是中國農村基督教會聖樂隊的一員,一邊照顧患有矽肺的丈夫,一邊煩惱女兒學費的問題。
舉自塵土
舉自塵土
小麗丈夫
演員 張獻民
小麗的丈夫,因患有矽肺而奄奄一息。

幕後製作


導演闡述
1.影片和我
我想拍人的軟弱。
這是一部平靜的敘事長片。
像中國的怒江,江面如鏡,內里石沙翻滾。
與此相反,影片拍攝的,是肉體的戰慄,和靈魂的平安。
這就是一個普通中國農民基督徒的生存狀態。
每次面對這個主題,我都知道,感覺是次要的。
我只信任自己的感情。
2.敘事與紀錄
用簡單的故事去說複雜的東西,而不是相反。
這徠是我們創作《舉自塵土》這部劇情片時,對於敘事的主要考慮。
我們有兩條故事線索:
①小麗一家和中國農村基督教會;
②青年農民陳順軍在鐵路可能經過的地方圍牆圈地,打算索賠。
兩條線索的聯繫,主要是陳順軍雇傭小麗的三輪車拉磚。
線索2可以為整部影片提供一個清楚的農民生態參照系。
我覺得這部劇情片起著相當強烈的紀錄片功能,紀錄當今中國農民的生活,以及中國農民基督徒的精神生活。
而故事是在其中自己浮現的。
3.關於角色
解放和解救,還有根本的不同。
摩西十誡明令不可殺人。小麗放棄給林哥治病,其實就是殺死了丈夫。
小麗日常的生活似乎一點沒有被打亂,她幾乎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做出一個行動而不是決定。她所有的內心思想層面的鬥爭都不為我們所知。
對於這個罪,她應該不是沒有準備和思考。相反,她十分清楚!
她做出這個行動,不僅僅因生活所迫,更因為她對神的救恩有十足的信心!
新教,是關於救恩的宗教。沒有過犯和罪是不可以被赦免的。這是耶穌上十架的意義所在。
無論我們對小麗抱以什麼樣的評價,這都不重要,對於她來說。
在我和小麗之間,我只能說,我相信自己對她的情感判斷。
甘小二
甘小二
審判是上帝的事情。

獲獎記錄


2004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HBF基金劇作支持
2005年第8屆釜山推動計劃PPP入選項目
2007年第36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狂飆突進”單元世界首映
2007年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自主新潮”單元亞洲首映
2007年第4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特別獎
2007年第1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
2007年第3屆大阪亞洲電影節
2008年中國新電影論壇,最具人文關懷獎

作品評價


影片所體現的對於現實的開放態度和人道主義關懷,提示著中國獨立影像的起點及迄今存在的理由。
――第四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4 CIFF)特別獎頒獎詞
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淡定的,一如它那教堂鐘聲般平穩寧靜的敘事節奏。但是它卻展現了鄉土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種生存活力,一種精神的超越性,這並非是那種燒香拜佛和關旺求大神式的“樸素信仰”,至少在這部電影中是看不到這層低估的。
――王梆
《一一》是楊德昌的絕唱,介於他一貫的道德焦慮與隱含的宗教感之間。這幾乎也是華人導演從形而上關懷走向救贖議題的一個極點了,儘管走了尚未到一半。直到近年甘小二作品《山清水秀》和《舉自塵土》,漢語電影才終於有了自己的救贖主題。
――王書亞
概念大於影像,氣質超越故事。
――關雅荻
甘小二是有神論者,作品在一眾第六代導演中透現罕見的強大精神力量。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