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村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方下鎮下轄村

土樓村隸屬萊城區方下鎮,地處方下鎮東部,距鎮政府0.5公里。村東為方南村,西為小義和村,北為鎮政府,南為劉家廟村。全村2501口人,耕地2023畝。

歷史沿革


據有關資料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王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楊姓早居,始建村無考。村北土丘上建有二層樓,由此而得名土樓。現村內共有11姓,其中以王、任、時人口為多,村民樸實、厚道。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方下保·土樓”。土樓於1945年建村支部,1950年3月成立土樓鄉政府,轄土樓、劉家廟、方趙莊、沈家嶺4個村。機關駐土樓村,鄉長亓善聚。1954年成立初級社,與劉家廟、方趙莊、沈家嶺組成聯社。1956年進高級社,同年春,土樓、劉家廟、方趙莊、沈家嶺4個支部合併,稱為土樓支部。1964年4月土樓支部按自然村分為4個支部。1958年10月成立方下人民公社,土樓為生產大隊,轄土樓、方趙莊、沈家嶺、劉家廟4個村。1962年,正式成為獨立行政村,下轄14個生產隊。自建國初至今一直隸屬方下鎮

人文歷史


清末村內就有私塾一處,當時有學生十幾人,由村內有名的狀子秀才王書教任教。後來成立小學,亓善同曾在這所小學任教,當校長。解放后,在村北建有一座中學,稱土樓聯中,周圍方趙莊、沈家嶺、劉家廟等幾個村的學生都來此上學。1986年,土樓聯中撤銷,遷址新建土樓小學。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土樓村有百名學生考上大中專院校。
村中建有一大廟,稱團圓殿,為陳光磊所建。相傳,陳光磊是西天取經的唐僧的父親。團圓殿規模宏偉,內設有東西廊房。整個大廟中最有名的要數一座高10米,重10噸的大鐘了。當大鐘一響,方圓數十里都能聽得到。清光緒年間,團圓殿後面建有觀音堂,裡面供著觀音奶奶。每年的三月三日是觀音堂香火最旺盛的時候,這一天後來定為廟會。團圓殿和觀音堂都在萊蕪戰役時被拆,現在已成為土樓村通往鎮政府的北大路。

經濟建設


土樓村早年盛產大麻。如今,種蒜、養蠶為主要項目。1986年,建成麻紡廠,年產紅麻包口線2500噸,現在年產值近百萬元。土樓村地理位置優越。村北為方下鎮政府前公路,村西為新拓寬的方寨路,村東是原方寨路。工業、農業發展迅速,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1986年還只有一部程式控制電話,現在已成為電話村。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任紀友 1947年在高家窪犧牲 農救會長
任丙章 1947年萊蕪戰鬥犧牲 戰士
王鳳告 1947年6月沂源縣望景台戰鬥犧牲戰士
任繼秋 1947年11月時下方犧牲 區武工隊隊長
劉星三 1946年棗莊戰役犧牲 戰士
劉庚寶 1947年萊陽戰鬥犧牲 戰士
王金增 1947年在泰安柳行戰鬥犧牲 營長
王成金 1956年11月福建章晉縣犧牲 戰士
王鳳田 1947年周口戰役犧牲 戰士
王鳳苓 1950年在上海病故 班長
亓克訓 1947年淮海戰役犧牲 排長
王仲信 1946年曆城龍山戰鬥犧牲 連長
二、歷任村支書
1945年9月-1959年12月 亓善聚
1960年1月-1963年1月 王學文
1963年1月-1977年1月 亓善聚
1977年1月-1989年10月 王鳳展
1989年10月-1994年1月 亓善生
1994年1月-1996年1月 王新平
1996年1月-1999年1月 王新文
1999年1月- 王鳳展
三、歷任村主任
1940年-1946年 王可興
1946年-1949年 任傳進
1949年-1964年 亓善聚
1964年4月-1966年5月 王呈高
1966年5月-1969年2月 亓善聚
1969年2月-1977年1月 王正勝
1977年1月-1984年1月 亓善聚
1984年1月-1990年1月 亓善生
1990年1月-1996年1月 王新平
1996年1月-1999年4月 任慶華
1999年4月-2001年12月 王錫永
2002年1月- 王鳳展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亓寶銀 空軍某飛行大隊大隊長
時德先 上海市輕工局局長
王效敏 日照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兼副校長
董振海 師部參謀
王建偉 萊蕪市計生委紀檢組長
王增堂 原在萊蕪市建委任職,享受副處級待遇,已離休
王維平 萊蕪市公安局副局長
任繼林 原任萊蕪布鞋廠黨支部書記,享受縣級待遇,已離休
王效泉 原任萊蕪市環保局環境保護監測站站長,離崗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時柱先 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