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訪記3
2000年張國立執導電視劇
劇照
《鈴鐺記》:康熙厭倦了後宮爭寵,太子爭儲等煩事,獨自一人離宮出走,想結結實實地當一回老百姓。康熙年間的老百姓是那麼好當的嗎。靠著牆根,餓得頭暈眼花的康熙總算明白了:做皇上不容易,做百姓更難。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張國立 | 康熙 | 簡介: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清聖祖 |
鄧婕 | 宜妃 | 簡介:康熙皇帝的寵妃,郭絡羅氏,鑲黃旗人 |
趙亮 | 三德子 | 簡介:康熙皇帝的侍從太監 |
侯堃 | 法印 | 簡介:康熙身邊的和尚 |
劉淼 | 小桃紅 | 簡介:宜妃的侍女 |
俞立文 | 於世龍 | 簡介:八府巡按 |
龔蓓苾 | 李婉秋 | 配音:王羊 |
楊俊勇 | 付三山 | 配音:田二喜 |
孔祥仁 | 萬一全 | 配音:李智偉 |
鍾衛華 | 陶二德 | |
劉園媛 | 桐兒 | 配音:林蘭 |
王景明 | 隆科多 | 配音:鄒赫威 |
韓新民 | 秦管家 | 配音:田二喜 |
胡自和 | 李員外 | |
陳創 | 順喜 | 配音:田波 |
張廷玉 | 大頭 | 配音:李智偉 |
黃惠 | 愛娟 | 配音:王儷樺 |
胡晶 | 桃子 | 配音:李文玲 |
何金龍 | 牢頭 | 配音:李智偉 |
張立華 | 胖廚 | |
張詠琪 | 楚環 | 簡介:食盒記 |
吳曉東 | 噶禮 | 配音:李智偉 |
張少華 | 馮媽 | 配音:李文玲 |
陳友旺 | 楚無忌 | 配音:田二喜 |
孫夢泉 | 楚嬸 | 配音:李文玲 |
張大禮 | 胡總管 | 配音:白馬 |
謝加起 | 張龍 | 配音:白馬 |
張默 | 胡二 | 配音:原音 |
白秋林 | 熊中軍 | 配音:白馬 |
陳大成 | 牢頭 | 配音:鄒赫威 |
盧東來 | 崔掌柜 | 配音:白馬 |
- | 慶妃 | 配音:林蘭 |
- | 萬蓮 | 配音:李智偉 |
- | 丘昌元 | 配音:鄒赫威 |
楊若兮 | 鐵珠兒 | 配音:王儷樺 |
楊若兮 | 鐵鈴兒 | 配音:王羊 |
李耕 | 袁天高 | |
夏峰 | 胡天明 | 配音:李智偉 |
徐義昭 | 南懷仁 | 配音:鄒赫威 |
澹臺仁慧 | 蘇麻喇姑 | 配音:李文玲 |
高虎 | 太子 | 配音:田波 |
李德旗 | 鐵班主 | 配音:田二喜 |
徐美玲 | 童嫂 | 配音:李文玲 |
於歷 | 大寶 | 配音:田波 |
錢博 | 小順子 | 配音:王儷樺 |
楊洪濤 | 托合齊 | 配音:鄒赫威 |
郝心 | 四阿哥 | 配音:田二喜 |
庄慶寧 | 謹妃 | 配音:王羊 |
馬玉仁 | 容妃 | 配音:王儷樺 |
- | 假康熙 | 配音:田二喜 |
張晶 | 假宜妃 | |
趙偉 | 假三德子 | 配音:田波 |
馬兆剛 | 假法印 | 配音:李智偉 |
徐小娜 | 假小桃紅 | |
黃素影 | 老婆婆 | 配音:李文玲 |
- | 三阿哥 | 配音:田波 |
馬子俊 | 大臣 | 配音:陸揆 |
職員表
出品人 | 鄧建國 |
---|---|
總導演 | 張國立 |
製作人 | 鄧婕、李默增、張國強 |
副導演 | 孫夢泉、林崇倫、陳創 |
監製 | 張國立 |
美術設計 | 魏風、楊代平 |
編劇 | 鄒靜之 |
服裝設計 | 鄭友國 |
攝影 | 陳昆烽、張勇 |
道具 | 劉志祥、王占興 |
布景師 | 魏兆傑 |
燈光師 | 王磊、許榮傑 |
以上資料來自:
角色介紹
康熙
演員張國立
原名玄燁,清朝皇帝。親民、和藹的皇帝,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到訪之處都鋤強扶弱、維護正義。在食盒記中,去御膳房發現了一隻噶禮送“燒尾”的大食盒,為查清真相微服私訪。
宜妃
演員鄧婕
郭絡羅氏宜妃,康熙皇帝的妃子,聰明美麗,善解人意,很受康熙的寵愛,在錦袍記中,康熙睡在馬棚時,李婉秋與桐兒抱錦袍相贈,宜妃深夜來看康熙時,發現了桐兒送給康熙的錦袍,惹來一腔醋意。
三德子
演員趙亮
康熙身邊的心腹太監,有情有義,跟隨康熙出生入死,為康熙出謀劃策,甚至背黑鍋,而且古靈精怪,有點自私,鬼點子特別多。在錦袍記中,被康熙派回老家查貪官。
法印
演員侯堃
康熙的隨從,一向老實本分的和尚,終究在劫難逃,命犯桃花,與三德子一起跟隨康熙出生入死,在某些問題上經常站在宜妃、小桃紅這邊,喜歡與三德子打嘴仗
小桃紅
演員劉淼
宜妃的貼身丫鬟,喜歡與三德子打嘴仗,在錦袍記中,小桃紅得知三德子可以回家,便思家心切,也想出宮回家看看,後跟隨主子宜妃微服私訪。
以上資料來自:
• 《康熙微服私訪記3》張國立不再像第二部中擔任導演和監製,而是一心一意獻身於“康熙”了。
康熙微服私訪記3劇照
• 李湘曾放棄了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三部的拍攝,她認為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表演訓練,而且演的是一個和本人相差很大的人物。
• 《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二部播出時,第三部的劇本已經由編劇鄒靜之寫了三分之一。
該劇保持了第一、二部有別於港台古裝戲的“新派歷史劇”風格,強調以史為鏡、觀照現實,但節奏將更加緊湊、劇情更加曲折濃烈。(新浪網評)
康熙微服私訪記3劇照
該劇使觀眾對“戲說”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即從“遊戲之說”到“戲劇之說”,該劇的成功與其在戲劇上的苦心營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雖然是根據捭官野史虛構出來的,但卻沒有像一般的古裝喜劇片那樣太過注重“噱頭”和“搞笑”,而是將重點放在思想內涵和現實意義上,同時又加大娛樂的包裝。並且沒讓觀眾失去興趣點,人物關係的“錯位”出乎意料地迎合了受眾心理,其間摻雜的親情、懲惡揚善以及風流、吃醋等世俗化的描寫讓觀眾有一種親切感。(《北京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