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鄉

朱公鄉

朱公鄉以人名命名而得,地處四川盆周山區,位於四川省南江縣西南邊陲,有南江“西南門”之稱,東南與平梁鎮(福星、青山)接壤,西鄰鳳儀鄉,北與正直鎮、棗林鄉為鄰。平均海拔85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其間山巒疊翠,溝壑縱橫,山高林密,立體氣候差異顯著,動植物物種資源豐富。境內有人頭山、方山之奇觀,龍耳山古景,是開發生態旅遊,發展有機生態農業的理想之地。距巴中市19公里,距南江縣城81公里,鄉境內交通便利,物流便捷,不僅村道公路縱橫交錯,暢通無阻,四通八達,而且標美油路縱貫。

基本概況


南江縣轄鄉。1951年置朱公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東風公社,1984年復置朱公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81公里。全鄉地域遼闊,幅員面積3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554畝,草山林地17500畝。轄朱公、官地坪、劉家磅、楊嶺、斜岩碥、桐嶺、錦雞、百坪、方山村等9個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44個社。2013年末全鄉共3192戶,11539人,其中農業戶數3112戶,農業人口11272人。

經濟狀況


“十二五”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全鄉緊緊圍繞發展綠色、民營、旅遊“三大經濟”,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的力度,大力培育發展南江黃羊、生豬、巴山土雞等生態農業支柱產業,積極培植優質大五星枇杷、金銀花、優質小水果等後繼產業。加大對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等糧食作物生產的科技投入與新品種的推廣。2013年完成優質水稻5170畝,其中翡翠米4000畝。全鄉糧食總產量為 8004噸,人均佔有糧食693公斤;南江黃羊飼養量2740隻,養殖南江黃羊100隻以上的大戶 10 戶,年出欄 2010 只,實現產值近200萬元;生豬飼養量達25000頭,出欄23000頭,產值達到1557萬元;全鄉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500萬元,工業產值60萬元,農業產值4261萬元,勞務收入達5717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5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9313元,使朱公鄉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全鄉現已種植優質大五星枇杷800畝,54000株;種植金銀花600畝;建沼氣池205口;打機壓井796口;實施退耕還林758畝,栽植優質核桃758畝;有山平塘 138口,微水池 947口,年蓄水量8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833畝;全鄉65%人口已用上自來水。

科教文衛


學校食堂
學校食堂
全鄉現有鄉中心小學1所,村小學8所,私立中學3所,小學共有教學班 42個,在校學生 1300 人,有教職工 51 人,初中有教學班9個,在校學生342人,有教職工25 人,建有規範化標準學生食堂。全鄉現有小學學齡兒童13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有適齡少年750人,在校生鞏固率為99% ,村校危房改造360 平方米。
鄉計生服務站有手術室、B超室、康復室、藥房、診斷室、電腦室等設施,設備齊全,服務一流,對全鄉育齡婦女實行了網路管理。在計劃生育方面加大了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宣傳,大力開展“三結合”工作,2001、2002年先後被國家和省計生委表彰為先進單位。鄉衛生院有病床4 張,B超機1台,衛生技術人員2人。全鄉有鄉村醫療點9個,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6人,行政村衛生所覆蓋率100%。新生嬰兒和孕產婦死亡率均為0 。有文化站1個,電視、電話實現了村村通,覆蓋率達100%。
鄉重點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未成年人、青少年養成教育和城鄉居民文明行為教育,引導全民實現素質自我提升。充分發揮鄉綜合文化站作用,持續做好“7.1”專題慶祝活動。充分發揮9個村農家書屋和社區書屋作用,以法律法規、適用技術、健康知識等為重點,開展好農民學習培訓活動。以嗩吶、腰鼓壩壩舞以及籃球、乒乓球為重點,切實組織開展好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大力實施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等惠民工程,切實解決部分邊遠山村群眾電視收看難問題。

基礎設施


截止2013年底,全鄉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連片扶貧開發上取得顯著成績。
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
(1)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一是全面完成劉家磅村、斜岩碥村、桐嶺村、百坪村村道公路硬化;廣泛動員群眾踴躍捐資,積極協調,爭取到朱錦路、錦雞埡村村道公路硬化項目並動工實施,水泥路將實現全鄉全覆蓋。二是通過實施人畜飲水項目,切實解決了3000餘人“飲水難”問題。三是全面完成斜岩碥、桐嶺村、錦雞埡村、百坪村、方山村等5個村投資1900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土地利用率明顯增加。四是全面完成投資500餘萬元的官地坪村現代農業項目。
(2)扶貧開發進程切實加快。大力實施錦雞埡村扶貧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並爭取桐嶺村扶貧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切實加快扶貧開發進程,啟動錦雞埡村錦雞埡聚居點建設,持續加強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管理,充分發揮脫貧致富資金支持作用。
朱錦路
朱錦路

特色產業發展


(1)招商引資措施有力。
新朝陽生態農科產業園
新朝陽生態農科產業園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助推全鄉經濟跨越發展的戰略性工作來抓,立足於“引項目,促發展”的工作主題,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優勢生態農業資源,採取小分隊招商、人文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成功引進四川鼎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在楊嶺村建設生態農業產業科技開發項目。至今,該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500萬元,已成功流轉土地3000畝,擴寬整治園區主幹道3公里及3公里附屬道路。已全面建成100畝黑麥草、50畝桂花樹種植基地。已硬化場地800㎡,新建辦公及生活用房600㎡、草料庫房700㎡、羊圈800㎡。已新建成山坪塘2口,總蓄水量800 m³。項目建成后,將有力助推全鄉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招商引資目標任務超額完成。
(2)產業發展加快推進。
七彩林業
七彩林業
一是持續推進七彩林業基地建設,在官地坪村整理土地700畝,項目的實施將有利於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致富。二是大力開展“回引工程”,回引在外務工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投入資金600萬元,持續做好俊峰林業、龍楊生態小家禽養殖基地、楊嶺食用菌(蔬菜)基地建設,利用專合組織帶動作用,促進農民增收。三是以扶貧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為抓手,新建有機蔬菜基地500畝。

旅遊資源


龍耳山風景區
龍耳山風景區
朱公鄉平均海拔85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其間山巒疊翠,溝壑縱橫,山高林密,立體氣候差異顯著,動植物物種資源豐富。境內有人頭山、方山之奇觀,龍耳山古景,是開發生態旅遊,發展有機生態農業的理想之地。尤以龍耳山古景別有情趣,不僅山勢雄偉秀麗,參天古柏聳立,而且廟宇軒昂,造勢奇特,佛教廣撒,信徒眾多,乃巴中、廣元、南江毗鄰鄉鎮旅遊之聖地。
七彩林業
七彩林業
2012年以來,結合縣委重點招商旅遊項目建設方案的要求,大力引進七彩林業,在官地坪村建立700餘畝的七彩苗木、花卉種植基地,建成后將結合“巴山新居”新農村建設,成為新的旅遊景點。

規劃


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圍繞改革、發展、穩定三大主題,以發展為第一要務,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鞏固越溫成果為重點,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構建和諧活力新朱公為目標,立足鄉情,發揮本鄉優勢,著力經營“三大資源”,加快發展“三大經濟”,大力推進“三大轉變”,深入實施省委“三大發展戰略”,牢牢把握市委“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縣委“進中求好、協調推進、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著力抓改革、穩增長、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努力實現“富民裕鄉”的發展思路。主要目標是:完成GDP10662萬元,增長1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25萬元,增長2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0617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952元,增長15%;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一、持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發展條件。
加強監管督促,力爭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朱錦公路硬化,二季度完成錦雞埡村村道公路硬化,年內完成楊嶺生態農科產業園區道路硬化。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切實做好斜岩碥村-平梁鄉陽嶺村、錦雞埡村-正直鎮金鷂村聯網公路建設。積極爭取官地坪村、劉家磅村、楊嶺村、錦雞埡村、方山村等5個村覆蓋2000餘人的人飲工程立項並實施,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飲水難”問題。積極爭取桐嶺村、錦雞埡村、百坪村、方山村等4個村近5000畝的連片農田灌溉工程立項並實施。
二、持續抓好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增添發展後勁。
加強溝通聯繫,及時跟進項目,年內全面完成楊嶺村生態農科園區建設任務。繼續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助推全鄉經濟跨越發展的戰略性工作來抓,圍繞旅遊支柱產業,招大商、大招商,引進企業、資金,力爭年內市級風景名勝區龍耳山休閑度假區項目落戶,推進旅遊產業大發展,助推全鄉經濟跨越發展。
三、持續抓好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
以優質糧油、蔬菜、食用菌、核桃、生豬、小家禽為重點,立足一村一品,發展特色產業。強化協調支持,全面完成官地坪村七彩林業項目建設任務,並做好管護工作,充分發揮示範作用。大力開展“回引工程”,回引在外務工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發展特色產業。以專業合作社為依託,引導群眾廣泛參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持續做好1000畝“核桃示範基地”、500畝“兩薯一根”栽植基地的管護工作。繼續做大做強勞務產業,促進農民增加務工收入。
四、持續抓好連片扶貧開發,進一步加快小康進程。
大力實施錦雞埡村、桐嶺村扶貧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積極爭取農村土坯房改造項目,新居工程建設項目,年內全面完成錦雞埡村錦雞埡聚居點建設任務,持續加強官地坪村、斜岩碥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管理,進一步縮小發展差距,加快同步小康進程。
五、持續抓好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維護和諧穩定。
一是抓好群眾民生改善。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為抓手,奮力加強民生,不斷推進民生改善。全面按政策兌現糧食直補、農業保險、退耕還林、農機補貼、“兩免一補”等各項惠農資金。落實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小額人身意外保險等各項保險政策。進一步規範城鄉“低保”、“五保”和臨時救助對象管理,準確把握政策動態和救助標準,嚴格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建立完善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
二是抓好平安示範工程。切實做好各類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紮實開展平安社區創建、百日安全等專題活動,繼續強化安全生產措施,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鞏固安全生產成果,深入抓好道路交通、防火、電力線路、非煤礦山和建築工地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確保年內不發生安全事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抓好社會和諧工程。堅持以服從和服務於全鄉經濟、社會全面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大局,創造性的開展好人大、政協、統戰、武裝、教育、衛生工作和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工作。持續做好村(居)務公開和便民服務工作,進一步密切幹群關係。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切實做好信訪、維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防邪反邪工作,確保社會安定和諧,為凝聚發展合力,共謀發展大計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