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邊鎮

新塘邊鎮

新塘邊鎮位於江山市中西部,與江西省玉山縣交界,市內與賀村鎮、徠鳳林鎮相鄰,浙贛鐵路和淤八公路穿鎮而過。轄區總面積47.4平方公里。下轄19個行政村,164個自然村,233個村民小組,9773戶,人口32134人。耕地面積17124畝;國內生產總值25250萬元,工業產值84900萬元。區劃代碼為330881109,長途區號為0570,郵政編碼為324000,車牌號碼為浙H。

概況


新塘邊鎮
新塘邊鎮
新塘邊鎮位於江山市西部,地處浙贛邊界。面積47.4平方千米。總人口27610人(2009年末),其中農村人口27589人。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塘邊村,距市區24千米。浙贛鐵路橫貫境北,淤(頭)八(都)公路直通江西省。

沿革


新塘邊鎮
新塘邊鎮
1950年設新塘邊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改鎮。西與江西省玉山縣下鎮鎮、八都鎮毗鄰。1996年,面積47.4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新塘邊居委會及新街、嘉湖、勤儉、千塢、東庫、毛村山頭、毛家倉、外塢、達路邊、嶴底、姜坂、愛豐、道塘、東亭、上橋頭、日月、塘邊、上平天、東陳、卅六都、上洋、安壇、白馬泉、恩深、永豐、樟柏樹底、東山、彭村28個行政村。
2005年末,面積47.4平方千米,人口3.21萬人,轄新街、嘉湖、勤儉、千塢、東庫、毛村山頭、外塢、毛家倉、嶴底、達路邊、姜坂、愛豐、道塘、東亭、上橋頭、日月、塘邊、東陳、上平天、恩深、永豐、樟柏樹底、東山、彭村、卅六都、上洋、安壇、白馬泉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塘邊新興東路12號。

經濟


2011年,新塘邊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億元,年均增長15.6%;實現工業增加值2.9億元,年均增長23.4%;實現三產增加值1.2億元,年均增長16.3%;新塘邊鎮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8388元,年均增長8.7%;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年均增長18.5%。
2013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8億元,年均增長8.4%;實現工業增加值4億元,年均增長13.9%;實現三產增加值1.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1億元,全鎮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13438元。
該鎮特色產業有工業有消防器材、肉食品、建材等,農業有上平天荸薺等。境內規劃建設有一平方公里江山市消防器材產業製造基地。
新塘邊鎮新塘邊肉食品行業正逐步向精細加工、與高新技術產業聯姻等多元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下屬轄區


新塘邊鎮下轄行政村19個,總面積47.40平方公里,總人口32021人,其中農業人口31179人,非農人口842人。如表所示:
鄉鎮行政村村駐地自然村戶數人口合併情況
新塘邊鎮塘邊塘邊99783066道塘、姜坂、塘邊
新塘邊鎮新塘邊村三角爿18122660上橋頭、嘉湖、新街
新塘邊鎮恩深墩根117092303樟柏樹底、恩深
新塘邊鎮卅六都卅六都146892279白馬泉、卅六都
新塘邊鎮上平天社山156542268
新塘邊鎮外塢壩底74371908東庫、外塢
新塘邊鎮上洋里宅125061763
新塘邊鎮日月黃塘底105381572
新塘邊鎮永豐雉嶺135381572
新塘邊鎮東山東山104771558安壇、東山
新塘邊鎮達路邊達灣山83901530嶴底、達路邊
新塘邊鎮東陳上東陳53881321
新塘邊鎮愛豐九塘角113811317
新塘邊鎮勤儉勤儉路4號23771192
新塘邊鎮毛村山頭毛村山頭73061139
新塘邊鎮東亭東亭6270997
新塘邊鎮千塢千塢2245947
新塘邊鎮毛家倉
新吳路
4號
1232811
新塘邊鎮彭村彭村7214768

鄉土特產


溫氏養雞

溫徠氏養雞是溫氏集團獨創的契約養雞模式,即“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公司作為養雞生產的龍頭企業,聯結養雞戶、種苗、飼料、藥物、技術和銷售各個環節,並對成雞實行保護價收購,承擔著市場風險。

白菇

白菇具有種性穩定、產量高、質量好等特點,菇體長短整齊、粗細均勻、色澤亮、菇蓋小、食用時,蓋滑、柄脆、味鮮。
江山是“中國白菇之鄉”,是全國最大的白菇生產基地。“江山”白菇,又稱白色金針菇,營養成份全面,合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精氨酸的含量特別豐富、對兒童生長和智力發育十分有利、被譽為"增智菇”,而且江山白菇還合有鹼性蛋白質一一朴菇素、經常食用,可預防高血壓和治療肝臟及腸道潰瘍病、是十分理想的保健品。同時,江山白菇在生長過程中,不施任何化肥葯,是純正的綠色食品。
新塘邊鎮專門為食用菌種植戶出台食用菌種植扶持政策,對規模種植的農戶進行獎勵,對進行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的村也進行補助,鎮政府專門建立了產業領導小組,還按排專項經費,舉辦食用菌種植培訓班,同時組織種植戶、農技人員和村主任到食用菌發展的先進鄉鎮進行參觀取經。2008年全鎮種植食用菌715萬袋,並且建立種植食用菌專業村1個,建立鎮級種植食用菌示範基地1個,大球蓋菇面積50畝。

荸薺

荸薺俗稱馬蹄,又稱地栗,莎草科淺水性宿根草本。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就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蔘。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新塘邊鎮的荸薺種植源於上世紀的60-70年代,由於本鎮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質的土壤適合荸薺的種植,使新塘邊出產的荸薺個大、甘甜、肉質潔白、脆嫩多汁、爽口等特點。使得新塘邊出產的荸薺在江山乃至整個衢州都享有盛名。在鎮政府的協助在下專門成立了三個荸薺專業合作社,為農戶種植和銷售荸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