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視光中心

廣西唯一的專業視光醫院

廣西視光中心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視光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96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率先成立了當時廣西唯一的專業視光學科。經過廣西衛生廳嚴格審批,1998年12月成立廣西視光中心,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首家省級視光疾病的診療機構,也是廣西唯一的省級視光疾病診療中心。目前,廣西視光中心已經在五個方面形成了自己突出的優勢:人才優勢:擁有一支由50多名醫技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其中包括1名留學歸國專家、4名眼視光專家、8名碩士、7名高級驗光師

醫院簡介


技術優勢:圍繞建設成為我國一流的省級視光學專業醫療機構的目標,廣西視光中心先後引進了先進的醫學驗光技術,精確的漸進光眼鏡配鏡技術、硬性角膜接觸鏡(RGP)驗配技術、青少年近視控制治療技術,角膜矯形技術,低視力康復技術,應用視知覺感知學習訓練系統進行兒童弱視矯正技術,以及準分子激光近視治療技術等,對近視、老花、散光、兒童弱視、斜視、低視力等各種視力缺陷都能夠進行有效的矯正和治療。
設備優勢:廣西視光中心擁有價值2000萬元、先進齊全的視光診療設備,其中包括日本全自動綜合驗光儀、A超儀、德國角膜地形圖儀、法國自動磨邊機、美國最新型orbscanⅡz眼前節分析系統、數字裂隙燈、美國威視準分子激光近視矯正系統、威視波前像差儀等一批國際先進視光診療設備。
環境優勢:投資2000萬元建成的廣西視光中心大樓,視光中心醫用面積達2000平方米,裝備有中央空調和空氣凈化系統,為患者提供了一個舒適、溫馨的就診環境。
服務優勢:廣西視光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公立醫院中率先推出全天候門診,周一至周日每天8:30-21:30開診,大大方便了顧客。在服務設施方面,配備有自動售貨機的休閑區,免費提供純凈水及一次性飲水杯;有各類書刊雜誌可以閱讀;在候診時可以看電視、聽音樂,使患者候診的焦慮降到了最低。在服務流程方面,通過應用電子病歷,給每位患者配備單獨的診療室和全自動綜合診療台,使患者無需移步便可以進行各項檢查和診斷,實現了診室內的一站式服務,大大節約了患者時間。廣西視光中心還成立了客戶服務部,有專門的客服人員負責青少年近視電話提醒複查服務、兒童弱視治療提醒服務、漸進光眼鏡配戴指導及適應性的訪問服務,提供近視激光手術病人術前、術后電話回訪及問候服務,並對有特殊需要的顧客提供一對一的全程陪護服務;對於無人陪護的近視激光手術患者,安全護送其術后打的回家。

醫護團隊


黃建忠 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藍方方,廣西視光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國際角膜塑形鏡學會資深會員。
陳琦,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廣西視光中心副主任。
趙武校,副主任醫師,國際角膜塑形鏡學會亞洲分會會員,留美博士后工作經歷。
羅武強,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學歷。
劉洪婷,副主任醫師,眼科學碩士,美國JohnHopkins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經歷。
孔旻,副主任醫師,眼科學碩士,留美博士后工作經歷,2007年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
李志超,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學歷。
李麗麗,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美國密蘇里大學梅森眼科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經歷,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專業型博士畢業,專業方向為眼表疾病及屈光手術
羅妍,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留美博士后研究經歷,角膜塑形鏡IAOA會員。
林恩韋,主治醫師,眼科學碩士。
甘露,國際角膜塑形鏡學會資深會員,主治醫師,從事眼視光臨床工作十餘年。
陳漢梅,女,主管驗光師,中共黨員,從事眼視光臨床工作20多年,眼視光學專業基礎理論紮實,是視光學科技術骨幹之一。
鍾德東,男,驗光技師,自2005年大學畢業至今在廣西視光中心從事眼視光學臨床工作。

學科建設


學科定位:廣西視光中心是我國西南地區首家省級視光疾病的診療機構,也是廣西唯一的省級視光疾病診療中心。該中心遵循“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銳意進取,全心全意為廣大視力缺陷患者解除疾苦。
學科隊伍:擁有一支由50多名醫技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其中包括1名留學歸國專家、4名眼視光專家、7名碩士、7名高級驗光師。
科學研究:留學澳大利亞歸國專家劉偉民主任和屈光手術專家黃建忠主任主持領導對低視力、弱視、近視手術等科學研究並獲得了累累碩果。科研項目《廣西農村低視力病因調查及助視器療效分析》和《視知覺感知學習在弱視治療的臨床應用》榮獲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二等獎,後者還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並經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科研項目《LASIK術后早期視覺質量相關因素的研究》榮獲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三等獎,經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先後主持科研項目《廣西眼鏡行業准入標準》、《弱視患者視覺信息加工缺陷研究》、《兩種屈光手術方式的形態學對比研究》、《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后短期激素性高眼壓對視網膜影響的研究》等。
人才培養:該中心選派優秀骨幹到國內外知名眼視光中心學習交流,拓寬知識面,增強學科的競爭力。
學科平台:加大學科建設經費投入,依附於“廣西人才小高地建設”為學科建設提供經費保障;通過“產學研”合作,大力建設特色高水平學科平台。
學科管理:學科進行分級管理,成立了科研組和臨床組,既兼顧科研又保證了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