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

漢語成語

神機妙算,漢語成語,拼音是shén jī miào suàn。釋義: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於估計複雜的變化情勢,決定策略。出自《後漢書·王渙傳》。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解釋


〖意義〗形容善於估計複雜的變化情勢,決定策略;奇妙或者能夠識破對方的計謀。
〖注音〗shén jī miào suàn

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 《後漢書·王渙傳》:“又能以譎數發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算。”李賢註:“智算若神也。”
例句
神機妙算
神機妙算
周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吾不如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詞語來歷

謀略就是方法。謀略中包括陽謀與陰謀兩方面。公開的,可示於人的是陽謀。隱蔽而不可示人的,是陰謀。研究戰略,不能不研究陰謀。陰謀含有詭譎性,權變性,狡詐性。政治家不可不懂陰謀。不懂謀略就不懂政治,不懂陰謀就不懂歷史。凱撒大帝如果預先想到布魯圖斯西塞羅會對他搞陰謀,這個大英雄哪會那麼悲慘地曝屍在羅馬元老院?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一部政治鬥爭史就是謀略與陰謀相“PK”的歷史。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的題首語。常道者,陽謀也。非常道者,陰謀也。所謂計謀、權謀、陽謀、陰謀,一切謀略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設計的方法。一切謀略的根本目標就是保存自己,克勝對手,消滅敵人,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勝利。(數學上的博弈論或對策論,就是戰略及謀略對抗的數學模型。)立足於可信的預測,才會形成各種配套的應變之略。在應付實戰的複雜局面時,才能臨變不驚,處變不驚,應付裕如,穩操勝算。所以戰略學,就是《孫子兵法》第一章所謂“廟算”。廟算這個“廟”字本來是指宗社、社廟。《左傳》說:“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古人認為,國家最大之事,一是宗教祭祀,一是國防與戰爭。都要放在神聖之所,放在廟堂之上進行。在廟堂中討論戰略,這就是所謂“廟算”。後來民間把“廟”這個字俗化了,變成了所謂“神機妙算”。《孫子兵法》寫於2000年前。它是中國古人制訂的關於戰略學的古代兵法,而且至今並不過時。(本節摘自何新的新文《何新:論國家復興的戰略與謀略》一文)

英文解釋

One's methods are more than human.; a divine plan; ability to divine the unknown; clever strategy and shrewd tactics
例句
1. He admired the old man for his crafty plan. 他敬佩老者的神機妙算。
2. Till the next morning, however, she was not aware of all the felicity of her contrivance. 不過,她的神機妙算究竟造成了多大幸福,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知道。

成語故事

諸葛亮
諸葛亮
東漢末年,劉備派諸葛亮到東吳去聯吳抗曹,東吳大都督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設計讓諸葛亮在三天內造出 十萬支箭。諸葛亮在夜間用二十隻快船裝上稻草人向曹軍進攻,騙回曹操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諸葛亮那樣神機妙算。

詞語辨析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的決策等
〖近義詞〗錦囊妙計、料事如神、運籌帷幄、足智多謀
【反義詞】:無計可施、束手無策、機關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