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王村鎮的結果 展開
王村鎮
山東省即墨市轄鎮
王村鎮位於即墨市東北部、王村半島的中心,地處東經120°51′、北緯36°31′。鎮東北與豐城鎮相鄰,東南與田橫鎮相接,西南與溫泉鎮相通,西北與金口鎮相連,南瀕鰲山灣,北靠丁字灣,東西長10.5公里,南北寬6.1公里,總面積7688公頃。全鎮海岸線長8公里,海灘面積1133.9公頃,是魚、蝦、蟹、海參、貝類等海產品的良好養殖場地,現已開發灘塗養殖對蝦、海參等品種。
境內環鎮連綿10座山頭,海拔均在210米以下,總跨度18公里,面積8000餘畝,山體屬馬牙沙和石渣土土壤,宜於林、果、茶、藥材等經濟作物的栽植。該鎮交通條件較為便利,王劉路和大田路兩條柏油路縱貫東西,濱海公路在王村境內有7.8公里。距青島港碼頭85公里,距青島流亭機場60公里,距蘭村火車站60公里,距國家級商用港口嶴山港17公里,距國家二類口岸碼頭女島碼頭15公里。全鎮轄35個行政村,2005年末全鎮總戶數12612戶,總人口39333人。
王村鎮下轄村:
西王村 | 北王村 | 中王村 | 東王村 | 南王村 | 農林村 | 南坦村 |
北坦村 | 西坦村 | 閆家莊村 | 山口村 | 馬山後村 | 小橋村 | 鄧家埠村 |
楊戈庄村 | 小丈村 | 上古庄屯村 | 下古庄屯村 | 周家高戈庄村 | 朱家高戈庄村 | 馬家高戈庄村 |
王家高戈庄村 | 遲家高戈庄村 | 謝家埠后村 | 魯家埠后村 | 林家埠后村 | 黃官屯村 | 蒲灣頭村 |
卧龍村 | 大橋村 | 抬頭村 | 新安村 | 沙戈庄村 | 黑石庄村 | 黃庵村 |
鎮名由來
由王姓居多的村名派生而名。
基礎設施建設

王村鎮下轄村居地理位置
養豬專業戶—孟秀蘭王村鎮蒲灣頭村村委委員,中共黨員,現年45歲。她樂於鑽研,吃苦耐勞,多次到青島恆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大型養殖場學習養殖技術,在全鎮率先提出科技化養豬理念。她利用從青島恆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引進良種大約克夏種豬,採取自繁自養,在鎮農業服務中心獸醫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用了一年的時間,由原來的4頭髮展到20多頭後備母豬,育肥豬存欄400頭,年出欄1000頭,純收入25萬元。孟秀蘭賺了錢,對周圍村民震動很大,周邊村民紛紛向她學習養豬。“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孟秀蘭對左鄰右舍詢問技術的總是有問必答,有時扔下自己的事去給村民進行指導。在孟秀蘭的帶領下,蒲灣頭村、黃官屯村、卧龍村等養豬熱情空前高漲,飼養數量比過去翻了4倍,現存欄達2000多頭,在成績面前孟秀蘭總是很謙虛的說:“作為一名黨員,帶領群眾致富,這是我應該做的。”
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2006年,全鎮轄35個行政村,總人口39379人,其中男19994人、女19385人。總面積76.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62公頃。全鎮完成生產總值7.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1.27億元、2.46億元和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65.6%和21.1%。地方財政收入1121萬元,財政支出2213萬元。居民儲蓄餘額2.61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6205元,比上年增加768元。
農業200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2.42億元,其中農業4090萬元、牧業7447萬元、漁業1.26億元。糧食總產1.69萬噸;花生總產1971噸;蔬菜、瓜類總產1.25萬噸;水果總產2500噸。大牲畜年末存欄2314頭,豬年末存欄1.21萬頭、年內出欄5萬頭,羊年末存欄1469隻,家禽年末存欄78.41萬隻、年內出欄200萬隻。水產品總量1.13萬噸,其中海洋捕撈1800噸、海水養殖9506噸、淡水產品產量40噸;海水養殖面積1142公頃,淡水養殖面積20公頃;機動船60艘、240噸、529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70公頃。主要特產有冬棗、地瓜、花生、對蝦等。
工業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2.78億元,增長20%。限額以上工業企業3家,工業總產值(現價)1.14億元,工業銷售產值(現價)1.07億元,固定資產小計5620萬元,資產合計8415萬元,負債合計5538萬元,利潤總額1144萬元,利稅總額1874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20家,工業總產值(現價)6884萬元,銷售收入6686萬元,上繳稅金290萬元,利潤總額292萬元,資產總計3996萬元,負債總計1965萬元,實收資本2316萬元。
招商引資2006年,全鎮引進外資企業1家,共有外資企業3家,年內合同利用外資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1萬美元。引進內資企業5家,共有內資企業8家,年內合同利用內資6100萬元,實際利用內資5000萬元。出口創匯82萬美元。
各項社會事業2006年全鎮有初中1所,小學8所,共有在校學生3693名;幼兒園10所,入園幼兒549名。有衛生院1所,醫療室(站)28個。人口自然增長率2.41‰,計劃生育率100%。百戶擁有電話75部,有線電視入戶率53%。
該鎮的經濟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形成了工業、農業、加工業、養殖業、手工製作業等五大產業,共有針織、食品、海產品、冷藏加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皮鞋、飲料等20多個門類近百種產品,產品銷往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恆生源集團公司、京源食品有限公司、聖達針織有限公司、信義工藝品廠等一批骨幹龍頭企業。
該鎮農業發達、物產豐富。2003年該鎮有果園4000畝,年產乾鮮果2000噸。已開發灘塗1.1萬畝,養殖對蝦、魁蚶、紋蛤、蟹等品種。年存欄大牲畜5000餘頭,豬1.6萬頭,家禽40萬隻。投資2000萬元建立了一處規模較大的生態農業示範園,採取“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促進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從而使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支柱產業。
該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自1996年被即墨市列為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后,硬體設施日臻完善。鎮內建有自來水供水系統,可提供充足的工業和生活用水;建有3.5萬千伏安變電站1座,電力充裕;建有電信、郵政、農電辦公樓,裝有2000門自動程式控制設備及139GSM移動通信基站。有兩條市鄉路縱貫全鎮東西並與即墨相通,距青島港碼頭85公里,距青島流亭機場60公里,距蘭村火車站60公里,距國家級商用港口嶴山衛港17公里,交通極為便利。同時,該鎮的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小城鎮建設為三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9981 |
男 | 20283 |
女 | 19698 |
家庭戶戶數 | 1311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9515 |
家庭戶男 | 20014 |
家庭戶女 | 19501 |
0-14歲(總) | 7258 |
0-14歲男 | 3721 |
0-14歲女 | 3537 |
15-64歲(總) | 28753 |
15-64歲男 | 14738 |
15-64歲女 | 14015 |
65歲及以上(總) | 3970 |
65歲及以上男 | 1824 |
65歲及以上女 | 214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9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