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橫是一個漢語漢字,即可以讀作héng,也可以讀作hèng。

基本釋義


●橫 héngㄏㄥˊ
1.跟地面平行的,與「豎」、「直」相對:~梁。~楣。~額。~幅。~批。~披(長條形橫幅字畫)。~匾。~標。~空。
2.左右向的,跟目視方向垂直的,與「豎」、「直」、「縱」相對:~寫。~排。~向。~斜。縱~。
3.地理學上指東西向的:與「縱」相對:~貫東西。
●橫 hèngㄏㄥˋ
1.凶暴,不講理;蠻~。強~。~暴。~蠻。
2.意外的,不尋常的:~財。~禍。~事。~死。

詳細釋義


橫的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造句及組詞
hèng形容詞假借為“獷”。橫暴;放縱
處士橫議,以待我以橫逆,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縱恣悍厲之謂。
橫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順理而行也。”
東夷橫畔。——揚雄《長楊賦》。注:“自縱也。”
以威力相脅曰橫。——《漢書·彭寵傳》注
又如:蠻橫;橫政(暴政);橫侈(專橫放縱);橫虐(專橫肆虐);橫逆(橫暴不順理);橫逞(放縱恣肆);橫施(肆意施加);橫議(恣肆批評);橫殺(肆意殺戳)
意外,突然。如:橫生(意外發生,到處亂生);橫起(意外的發生);橫亡(橫死);橫夭(意外的早死)
額外。如:橫入(額外收入);橫恩(額外的恩賞);橫費(浪費;額外用度);橫賜(額外的賞賜)
禍害
謂為三橫。——《世說新語·自新》
三橫唯余其一。
另見héng
héng名詞(形聲。從木,黃聲。本義:門框下部的橫木)
同本義
橫,闌木也。——《說文》。字亦作桁。
以橫為之。——《詩·陳風·橫門之下》
又如:橫軾(古代車前供人憑倚的橫木)
側,旁邊
時橫隤以陽遂。——王褒洞簫賦》。注:“旁決貌。”
又如:橫頭(正面兩側的位置,或長方形物體較短兩側的位置);橫屋(正屋前兩側的房屋);橫道(旁道);橫逸(猶旁出,旁行)
古代負有督察記錄權責的官員,可以入人於罪者下有五橫,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學堂。如:橫舍;橫塾
漢字由左至右的筆形“一”。如:王字是三橫一豎
形容詞地理上指東西向。與“縱”相對
橫田其畝。——《韓詩南山》。傳:“東西曰橫。”
不別橫與縱。——《楚辭·沈江》。注:“緯曰橫。”
縱橫間之。——《淮南子·覽冥》
坐橫弓。——《儀禮·大射儀》。注:“南踣弓也。"
曰從與橫。——《太玄卷·七玄瑩》。注:“東西曰橫。”
又如:橫織(縱橫交織);橫厲(縱橫凌厲,形容氣勢強盛);橫驅(縱橫馳驅);橫驅別騖(縱橫賓士)
跟地面平行的
橫柯上蔽。——吳均與朱元思書
又如:橫枝(主幹上橫長的樹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橫軃(橫躺而睡著);橫塹(與前方平行的濠溝);橫卷(左右兩端有軸的橫幅書畫)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橫執之。——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橫無際涯。——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橫有八荒。——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橫卧一楫。——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橫頭(在方桌筵席上,主席兩側的位置);橫川(數字三的隱語);橫字(橫行的字);橫陣(橫排的陣勢)
廣,寬廣
廣為橫。——《史記·周本紀》正義
又如:橫廣(廣闊;廣大);橫沙(廣闊的沙漠);橫制(廣泛控制);橫覽(廣泛觀察);橫賜(帝王對臣民廣施賞賜)
動詞橫陳
有神十人,各曰女媧之腸,橫道而處。——《山海經·大荒西經
又如:橫刀(橫陳佩刀);橫天(橫陳天空);橫身(插身,插手);橫江(橫陳江上);橫路(橫陳道中);橫經(橫陳經籍)
橫渡;橫越
乃帥群臣橫大河。——《漢書·揚雄傳上》
又如:橫厲(橫越;橫渡);橫截(橫渡);橫天(橫越天空);橫江(橫越江上);橫絕(橫越;橫度);橫霄(橫越天空)
充滿;遮蓋
以橫於天下。——《禮記·孔子閑居》。注:“充也。”
橫被四表。——《後漢書·馮異傳》
號以立橫。——《禮記·樂記》
又如:橫世(充滿世間);橫出(充分表露;洋溢);橫流(充盈;遍布);橫滋(四處滋長)
下決心不顧一切[steelone'sheart]。如:橫勁(決心,毅力);橫了心(下定決心,不顧一切);橫下心(猶橫了心)
交錯,錯雜
禁野之橫行徑逾者。——《周禮·野廬氏》。注:“妄行田中。”
又如:橫飛(交錯飛行);橫落(交錯落下)
將物體橫向拿著。如:把扁擔橫過來;橫刀躍馬
橫佩帶著。如:腰橫玉帶;橫金婦(官員的妻子。橫金:宋時表示官階的一種佩帶物)
副詞〈方〉∶大概,揣測之詞。如:橫是(大概;恐怕)
〈方〉∶橫豎,反正。如:我橫不那麼辦;橫數(不管怎麼樣)
另見hèng
參考資料:

音韻方言


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
古黃唐合平聲一等合口

方言

◎客家話:
[東莞腔]wang2
[沙頭角腔]wang2
[客英字典]vang2vang5
[陸豐腔]wang3
[海陸豐腔]wang2wang6
[梅州腔]wang2wang5wong2
[台灣四縣腔]wang2wang5
[客語拼音字彙]vang2
[寶安腔]wang2
[梅州腔]wang2
◎粵語:waang4waang6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叫橫、橫起、橫楣、雄橫、猾橫、橫擢、橫刀、橫授、橫標、橫批

相關成語

枝節橫生、霜氣橫秋、橫倒豎卧、七橫八豎、橫眉冷眼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橫héng戶盲切
【原文】闌木也。從木黃聲。
【譯文】攔門的木。形木聲黃。
說文解字注
〖闌木也〗
闌,門遮也。引伸為凡遮之稱。凡以木闌之皆謂之橫也。古多以衡為橫。陳風傳曰。衡門,橫木為門也。考工記。衡四寸。注曰。衡古文橫。假借字也。
〖從木,黃聲〗
戶盲切。古音在十部。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橫
《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𠀤音黌。《說文》闌木也。
又《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為從,威權相脅為橫。
又《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注》關東六國為從,關西為橫。一曰以六攻一為從,以一離六為橫。
又《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注》緯曰橫,經曰縱。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
又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
又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為氏。
又《唐韻古音》胡光切,音黃。《楚辭·九辯》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
又《集韻》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注》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姑黃切,音光。漢門名。
又《集韻》《正韻》𠀤戸孟切,衡去聲。不順理也。《孟子》待我以橫逆。《前漢·吳王傳》吳王日益橫。
又卜兆名。《前漢·文帝紀》卜之,兆得大橫。
又《唐韻》《集韻》𠀤古曠切,音桄。盛氣充滿也。《禮·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又《類篇》俎跗,橫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