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家浜

肇家浜

肇嘉浜原是上海的一條河道,東接黃浦江,西連蒲匯塘,是上海舊城廂正中的幹流,也是上海進入松江府的運糧內河。全長10公里。上海開埠前,沿浜是商業、交通中心,為縣城外的繁華地帶。

簡介


1847年法國天主教在徐家匯興建教堂、修築馬路,將肇嘉浜與上游水源切斷,成為無源之水。1860年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勾結租界當局,同意在租界之外修築“軍路”,沿浜北岸修築徐家匯路,不久華界也沿浜南岸修築斜徐路,由於河浜兩邊分別隸屬租界與華界,肇嘉浜成了大家都不管的河浜。江浙一帶逃難來上海的難民把小船停在河灘邊改建為“船戶”,有的還形成了獨特的“水上居”。沿浜百姓隨意將垃圾倒入浜中,1880年以後肇嘉浜成為臭水浜。抗日戰爭爆發,難民大批聚居於此,成為上海主要的棚戶區之一。當時,在打浦路西一段的肇嘉浜臭水浜,有“上海龍鬚溝”之稱。

近代


進入近代以後,肇嘉浜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847年法國天主教在徐家匯南面圈地,大興土木,興建教堂及教會機構設施,使肇嘉浜上游嚴重阻塞;1860年至1862年太平軍發動東進時期,清政府與上海租界當局建立暫時的聯合,為了軍事行動的方便,上海道台允許租界當局在租界以外的地方鋪築馬路,“以利軍行”,這種經上海道台批准,租界出資在租界之外的地方修建的馬路後來被叫作“越界築路”。1861年,法租界就沿肇嘉浜路北岸築了一條從斜橋至徐家匯的馬路,當時定名為“法徐家匯路”,以後,上海地方政府也沿肇嘉浜南岸築斜橋通徐家匯的路,取名“斜徐路”。進入近代后,一方面肇嘉浜上游阻塞,水流不暢而淤塞嚴重,而另一方面,隨著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城市垃圾量更是以數倍增加,到了19世紀後期,肇嘉浜不僅失去了其航運的的功能,還成了上海城市的主要污染源,1906年,上海地方政府出資填肇嘉浜的打浦橋以東段築路,其中斜橋至打浦橋段即徐家匯路,斜橋至方浜路(填方浜築路)為方斜路,老西門至黃浦江段初名“肇嘉浜”,后改名復興東路。

臭水浜


“越界築路”往往成為列強擴張租界的手段,1914年,袁世凱以上海法租界逮捕、引渡革命黨人,鎮壓租界內革命活動為條件,同意法租界擴張,此後,肇家浜成了法租界與華界的分界河,這條二界共享的界河事實上卻成了二界共不管的河,它的污染速度又進一步加快,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浜”。

肇嘉浜路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陳毅市長十分關心肇嘉浜的改造,經過多次論證,決定再次填浜築路,肇嘉浜連同南岸的斜徐路,北岸的徐家匯路建為雙向多車道林蔭大道,並命名為“肇嘉浜路”,這就是肇嘉浜路的來歷。當斜徐路被併入肇嘉浜路后,上海有斜徐東路和斜徐支路,而沒有斜徐路;同樣,打浦橋至徐家匯的徐家匯路被併入肇嘉浜路后,剩下的那段徐家匯路就不通徐家匯,而且也不在徐家匯境內,這給通訊或找人帶來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