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3條詞條名為青山村的結果 展開

青山村

山東省平度市大田鎮青山村

基本情況 2005年底,全村200戶,670人,耕地面積1250畝。明永樂年間,李治由四川遷入,因東靠青山主峰,故起村名青山。

發展模式


青山村,以山水田園型作為發展模式。根據村莊資源狀況,在廣泛征取意見的基礎上,以開發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經濟為重點,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鼓勵和支持農民依託農業資源,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開發,開發經濟林,建設生態山,培植生態農業園。引導農民興辦小園林、小果園,發展園林經濟、庭院經濟,以生態開發的模式來發展效益農業。積極推行日光溫室種菜、“暖棚圈舍養畜,畜糞發酵,沼氣做飯,沼渣肥田”等生態經濟發展模式,走生態循環發展的路子。

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標準,青山村兩委幹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段實施、梯次推進,全面加快農村的各方面建設。形成了努力改造傳統農業,打造現代農業;改造傳統村居,建設和諧社區;改變陳規陋習,塑造現代文明的新局面。生產快速發展。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年增長20%,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2005年經濟總收入547萬元,人均所得4649元。

社會事業


生活日益寬裕。村莊整體搬遷后,新房布局整齊,美觀大方,農民居住環境、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家家戶戶達到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五通”標準。村莊主街道實現水泥化,科普入戶率93%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農村五保戶實現應保盡保。村內老年活動中心、醫務室、文體活動等設施齊全。
2005年,在上級政府的幫助下,該村從原址逐步遷到現址,改善了全村的交通狀況,方便了村民出行。全村擁有固定電話140部,有線電視150戶。

經濟狀況


本村90%的戶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共有果園500畝,年產蘋果250萬公斤,收入約400萬元。養殖大戶5戶,年收入100萬元。果袋廠一處,從商業戶18戶,總收入約80萬元。2005年經濟總收入547萬元,人均所得4649元。

文明建設


鄉風質樸文明。積極開展文明戶創建活動,幫助農民破除十種陋習,培養農民群眾良好的道德規範和文明行為習慣,提高農民的現代文明素質,村民法制觀念、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增強,村莊文明家庭和信用戶達到90%以上,村莊達到平度市以上“文明村莊”標準。社會治安良好,無集體、越級上訪案件,無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動,無“黃、賭、毒”現象,無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發生,村民對社會穩定滿意度達到100%。

村容村貌


村容優美整潔。村莊在搬遷時,村莊建設規劃由有資質規劃設計單位進行了科學規劃。實施村莊“文明一條街”建設工程,村莊實現主幹街道硬化、亮化。並建有2處遊園和一個文體活動廣場。大力開展農村植樹造林,提高農村林木覆蓋率,做到通村道路、主要街道有林木,村莊周圍有林帶,村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實現農村生產生活垃圾集中管理,農村環境“臟、亂、破”局面徹底改變。

政務公開


管理高度民主。村兩委組織健全,村黨組織達到五個好標準,村民對村兩委班子滿意度達到95%以上。抓好村級財務、村務管理工作,推行和完善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理順村級經濟關係,規範村務、財務公開,農民對村政務、財務公開的滿意度達到95%以上。村級決策民主、規範、科學,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