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水河

湫水河

湫水河 古稱臨水,亦名龍泉水、秋水。《水經注》謂之“陵水”。發源於興縣白龍山下湫水寺,流經臨縣湫河川至磧口鎮匯入黃河。

河流信息


河全長122公里,流域面積1989平方公里,河床比降為6.5%,多年平均徑流量1.05億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2400萬噸,平水期流量1.1億立方米/秒,1967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3670立方米/秒。

主要支溝


有郝家溝、油坊溝、代坡溝、太平溝、城庄溝、榆林溝、安業溝、大峪溝、車趕溝、招賢溝等,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溝共有26條。

名稱演變


湫水河,漢代因“水出陵川北溪,南經其川,西轉入河”而名陵水(《水經注》)。到隋代又因河經山谷低下地帶而名湫水,源頭興縣有湫水寺,其間關聯尚無考證。唐設臨泉縣后,又名臨泉水。元代蒙人入境,呼為“吃那河”(《元史,地理志》)。明、清複名湫水。有另龍泉水、秋水、臨水等名稱,尚無考證。

幹流概況


湫水河,源於山西省興縣呂梁山中段黑茶山(一說白龍山)南麓大坪頭鄉山腳下湫水寺,由東會鄉陽坡村(一說寨上村)至臨縣。興縣境內流長20公里(與全長有差,待查),最大年徑流量0.556億立方米(1967年),最小年徑流量0.0818億立方米(1975年),多年平均徑流量0.191億立方米,徑流深78.6毫米。
湫水河從陽坡入臨縣境陽坡水庫,出庫后縱貫縣境中部,山東北向西南,流經自白文、矅頭、城庄、萬安里、木瓜坪、城關、安業、歧道、三交、棗圪噠、林家坪、磧口等12個鄉鎮,80個自然村,至磧口注入黃河。臨縣境內流域面積148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449.8%。境內長90公里,全長122公里。河床寬100-400米,系常流水河。河川兩岸支溝並列,西岸河溝多發源紫金山東南麓,東岸河道多發源架爾粱山和漢高山麓。

水文特徵


流域面積1873平方公里(一說19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216立方米/秒,最大月平均流量54.5立方米/秒,最小月平均流量0.01立方米/秒。年清水流量1.1立方米/秒,佔全縣清水總流量的63%。最大洪峰流量3700億立方米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洪水流量135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1.117億立方米。河水平均流速0.5米/秒。最大流速5.1米/秒。結冰期120天左右,河床比降為6.5%,年平均輸沙量2400萬噸。

主要支流


主要支溝有郝家溝、油坊溝、代坡溝、太平溝、城庄溝、榆林溝、安業溝、大峪溝、車趕溝、招賢溝等,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溝共有26條。
城庄溝,位於臨縣縣城東北,為季節性流水溝,發源於程家塔鄉松樹溝村北3公里處。流經程家塔、城庄2個鄉,12個村,至城庄村南注人漱水河。全長30公里,平均溝寬350米,流域面積154.3方公里,年徑流總量1160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量形成潛流,無法計算。上游曹家嶺村東1.5公里處,建有庫容550萬立方米水庫一座,修通1公里的曹(曹家嶺水庫)城渠,以利灌溉。同時,沿河修築防洪淤灘石壩1萬餘米,是臨縣流域治理重點區域。
太平溝,位於湫水河上游,發源於紫金山東麓流水岔,系常流水溝。流經城庄鄉的甘草溝、北新舍窠、武家甲、侯家崖、前王家莊、太平等6個村莊,至太平村南注人湫水河。全長20公里,平均溝寬19.5米,流域而積39方公里,年徑流總量302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量0.027立方米/秒。在溝門太平村西1公里處建庫容530萬立方米水庫一座。
榆林溝(又名木瓜坪溝),系i湫水河中下游東支流。分別發源於木瓜坪鄉上李家塔南和郝家岔村東兩條支溝,流經16個自然村,至偷林村南注入湫水河。全長25公里,平均溝寬200米。流域而積56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784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i量0.089立方米/秒。
大峪溝,系湫入水河中游東支流,發源於陽泉鄉山劉家溝村北1公里處,流經陽泉、后大禹、歧道3個鄉13個自然村。至政道鄉大峪溝村東南注入湫水河。全長24公里,平均溝寬200米,流域而積37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445萬立方米/秒,此溝原名禹溝,后因”峪”與‘·禹”諧音,遂演變為大峪溝。
安業溝,系湫水河中游東東支流,發源於陽泉鄉下壕子咀村、流經陽泉、玉坪、安業3個鄉13個自然村,至安業村北注入湫水河。全長25公里,平均溝寬160米。流域面積79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124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0.06立米/秒。此溝上游建有庫容100萬方米水庫一座、系鄉辦水利工程。
曜頭溝,系湫水河下游西支流,發源於紫金山北麓,流經矅頭鄉如l虎、中庄、大庄、赤普浪、宋家圪台、矅頭等6個村莊,至矅頭村南注入湫水河。全長15公里,平均溝寬200米,流域而積34平方公,年徑流總量264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量0.043立方米/秒。
小峪溝,系i湫水河中游東支流、發源於方山縣石站頭鄉境內,流經石站頭、后大禹、歧道3個鄉8個自然村,至政道村南注入湫水河,全長15公里,平均溝寬150米。流域而積39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192萬立方米,中清水流量0.011立方米/秒。
佛堂峪溝,系湫水河中下游支流,發源於車趕鄉馬家屹垛村南,流經張家圪垯、圪台上等村莊,至佛堂峪村東注入湫水河。全長9公里,平均溝寬140米、流域面i積16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96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量0.012立方米/秒。
此外,還有車趕溝、高家溝、小溝、郝家塔溝、樊家溝等支流。

治理開發


湫水河為山區雨洪河流,明弘治四年(一四九一)即開始築堤防洪。後於嘉靖、萬曆及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緒、民國年間多次補築,堤身達240餘丈。三交、磧口等鎮也有一些護岸堤壩。1951年洪水漫堤,后又在險要河段修築了一些防洪工程。建成陽坡水庫和五座小型水庫。修築河岸防洪工程68處,兩岸修築石壩62.1公里。該區在明代曾開渠引灌。解放初有水地2萬餘畝。陽坡水庫建成后,逐步發展成湫水河灌區。歷年興建各種人畜飲水工程163處,共解決163村6.1萬人,2692頭大畜的飲水間題。該區內洪水流量大且水勢兇猛。年平均輸沙量達2960萬噸,平均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1.49萬噸,水土流失面積達247.5萬畝,已治理面積47.6萬畝,佔總流失面積的19.2萬。
水庫
陽坡水庫,位於臨縣湫水河上游陽坡村以東500米處。控制流域面積243平方公里,總庫容量為1580萬立方米。1958年開工,1930年基本竣工,1964年拓寬溢洪道,1976年加高大壩。國家投資278萬元,完成土石混凝土130萬立方米。土壩高30.2米,壩頂長700米,頂寬5米。輸水管位於右岸基岩上,進口為斜坡卧管,混凝土蓋板由五噸手搖卷揚機分層開啟。最大泄量5立方米/秒。溢洪道距右岸壩頭40米,為開敞式。進口寬30米,最大泄洪量為900立方米/秒。保護著下游臨縣城和69個村莊,6萬餘人,3萬多畝耕地。年均供水童154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38萬畝。有養殖水面1004畝,年產魚4000斤。
湫水河
湫水河
曹家嶺水庫,位於湫水河東岸城庄溝上游曹家嶺村東1公里處,距縣城28公里。1977年3月動工,1982年8月建成,控制流域而積64平方公里。壩高31米,壩長270米,是採用水力沖填和碾壓相結合而成的均質土壩。庫容55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7000畝,保澆面積3500畝。該庫是以灌溉為主,養魚為輔,兼顧’下游防洪護地的綜合性工程。
太平水庫,位於湫水河中上游西岸太平西側,距縣城12.5公里。水庫於1972年10月開工,1975年7月竣工,控制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水庫大壩為水力沖填均質土壩;壩高28米,壩長265米,頂寬6米。總庫容53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6800畝,實際灌溉面積2000畝。水庫設計為蓄清排洪,汛后關閘蓄水。由於上游植被少,汛期含泥量大,淤積累計為70萬立方米。
胡家峪水庫,位於湫水河東岸城庄溝內胡家峪村北,1970年4月動工,1971年7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5平方公里。壩。盪20米,長180米,頂寬4米。總庫容88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00畝,系程家塔社辦工程。
玉坪水庫,位於湫水河東岸玉坪鄉永豐村東北部,於1974年3月動工,1975年6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壩高26米,壩長140米,頂寬4米,總庫容104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300畝,保澆而積635畝,護地65畝。
劉王溝水庫,位於湫水河東岸三交鎮劉王溝村東200米處,1973年3月動工,1974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7.6平方公里。壩高25米,壩長122米,頂寬4米,庫容114萬立方米。設計灌概面積3000畝。
薛家疙台水庫,位於湫水河下游西岸薛家屹台村口,距縣城3公里,1972年9月動工,1975年5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1.6平方公里,壩高33米,壩長134米、頂寬5米,總庫容12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000畝,實際灌溉面積300畝。
灌溉
湫水河灌區,北起白文鎮的陽坡村,南至三交鎮的雙塔村,包括9個鄉鎮78個村,南北長65公里,東西均寬0.69公里。湫水河為山區雨洪河流,清水流量0.3立方米/秒。明曾引灌。民國七年(1918)有渠48道,灌田9000餘畝。晉綏邊區政府曾三次頒發興修水利獎勵條例,到1949年灌田2萬餘畝。陽坡水庫建成后,逐步形成湫水河灌區。全灌區有乾渠80.8公里,支渠207條,各類建築物757件,年供水量東1289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4萬畝,實際灌溉面積僅有2.38萬畝。
曹家嶺灌區,從曹家嶺水庫起至城庄溝口,全長15.44公里,渠道為梯形、矩形。控制灌溉面積3550畝。該區由4條於渠組成。水庫出口至石盤頭村為第一條,全長4.15公里,灌溉面積420畝。從程家塔起至大居村為第二條,全長5公里,灌溉面積1760畝。從赤岩會起經鄭家灣至城庄為第止條,全長5.2公里,灌溉面積1070畝。曹家嶺村南乾渠1.09公里,灌溉面積300畝。

流域概況


地理環境
臨縣境內,河流流向和水系排列與地質構造關係密切。特別在燕山運動影響下,紫余山和漢山大幅度隆起上升。促使縣境城庄一帶粗對下沉,構成一個簸狀的向西南開口的地形特點。地表水系亦隨地形形態發育。形成以紫金山為中心向東南和西南兩翼扇狀發展態勢。河流水系在平面上的排列形式有兩種:一是以湫水河為主河道,水系呈羽毛狀向北、西北、北東、東向放射;一是以紫余山為中心向東、南、西呈扇狀發育。
社會經濟
臨縣域面積2979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65.54萬(2017年),轄23鄉鎮,是呂梁地區人口最多的縣。戰國時稱“藺”、“皋狼”,為趙域。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置臨水縣(亦作陵水),屬西河郡。故治在白文鎮郝峪塔村北古城梁。王莽時期,臨水縣曾改監水縣。東漢,複名臨水縣。兩晉時為匈奴佔領。南北朝時期,北周時置烏突郡、烏突縣,故治在今縣城南30里府底村。臨南(三交鎮以南)置定胡郡,定胡縣,故治在今柳林縣孟門鎮。臨東(三交鎮以東)置窟胡郡、窟胡縣,故治在今方山縣南村。隋開皇元年(581),廢郡,改烏突為太和,窟胡為修化,定胡仍舊。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縣為臨泉縣,宋仍稱臨泉縣、定胡縣。金天會元年(1123),複名為臨水縣。金明昌六年(1195),定胡縣改孟門縣,區域未變。金貞佑末年(1217),賜臨泉為大定府。元中統二年(1261)改臨水為臨泉。元中統三年(1262)升為臨州。明洪武二年(1369)州降為縣,屬太原府。臨縣之稱由此而定。
2017年,臨縣生產總值完成55.04億元,增速14.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04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971元。
全縣的川坪地和水澆地多分佈在湫水河沿岸及其兩翼溝道內。水庫、塘壩、灌區(渠)、河壩等水利工程大都分佈於此流域。湫水河沿岸,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物產豐富。系本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素有“百里湫川”之稱。湫水河入黃口的磧口自古就有“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是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風景名勝區,山西省地質公園。
交通
湫川是臨縣境內重要的交通管道,晉西北的許多重要幹線經此。
山西省省道218線、大興鐵路、右芮高速(G59呼北高速公路山西段)都是沿湫水河谷自晉西北保德、興縣進入臨縣,再往南或西行。
太(原)興(縣)鐵路,位於山西省中西部地區,線路起點為從太原樞紐太北編組站汾河站的汾河站,經過太原市的陽曲縣、古交市、婁煩縣和呂梁市的嵐縣、翻越呂梁山後至興縣的東會站,沿湫水河南岸抵經呂梁臨縣,在臨縣陽坡水庫南側向西行並軌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白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