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蘭

九畹蘭

九畹蘭是一種每年四月、九月兩次盛開蘭花,花香四溢。因葉形長劍飄逸,葉片中白外藍,約長40至50厘米,葉肉光滑細嫩,葉面約寬0.08厘米左右,中心分界明確,兩邊葉肉內各有一條暗白色線平行延伸到葉尖,肉質淺根系,對土質要求不嚴,適應在各地栽培等特點而聞名於海內外。民間流傳有詩為證:“百草之中她最青,脊薄之地能生存,七月久旱不褪色,三九寒天報春枝。”

傳說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道:“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詩人出生於湖北秭歸,詩中歌頌的“蘭草”,正是寫的生長在家鄉秭歸縣周坪鄉九畹溪畔的九畹蘭。
相傳,屈原在芝蘭開壇講學時,住處窗台上放著一盆蘭花。當天夜裡,那盆蘭花放出了靈光,而且蘭草發蔸抽芽,滿盆盛開蘭花,香氣芬芳怡人。第二天早晨,屈原看到盛開的蘭花,香氣撲鼻,感到十分奇怪。他想,既然蘭花能在這裡適應生長,就讓蘭花香溢開去。這話很快就傳到山裡老百姓的耳里,他們說:“我們這個山鄉,有這麼好的福氣,就應該改成芝蘭鄉”。後來,老百姓們在九畹溪兩岸到處種植蘭草,越種越多,越傳越遠,到處長出撲香撲香的蘭草花。至今,人們都叫它“九畹蘭”。

詩詞


明月引·題畹蘭簪花圖
改 琦
曉妝樓上結華鬘(man),嚲(duo)香肩。試輕衫。縴手簪花,影更媚於蘭。除卻周郎誰點筆,修得到,對朝雲,描遠山。遠山遠山恣意看。鏡兒圓,眉子彎。燒檀金屑,無心理,夢雨闌珊。一笑拈來,都是散花禪。不見憶娘新畫本,空想象,撥琵琶,馮小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