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雲龍鄉的結果 展開

雲龍鄉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轄鄉

雲龍鄉地處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北部,距縣城52公里,通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鄰團街鎮,南鄰茂山鎮,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發窩鄉相接,北與撒營盤鎮相連。全鄉地形分為山區和壩區,屬典型的立體氣候,年均氣溫10.2~13.8℃,年均降雨量1048毫米,生物資源多樣性較為明顯。

2014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3302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80.69萬元,農林牧漁總產值19118.1萬元,較2013年16838.9萬元增長2279.2萬元,增長13.5%。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雲龍鄉為國家衛生鄉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雲龍鄉常住人口為6406人。

歷史沿革


1958年,屬團街公社。
1971年,析置雲龍公社。
1982年更名以魯區。
1988年,改雲龍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雲龍鄉地處祿勸縣境西北部,處於雲龍水庫核心保護區。東與團街鎮接壤,南鄰茂山鎮、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發窩鄉相接,北與撒營盤鎮相連。

地形地貌

雲龍鄉地勢西高東低,東西寬16.5千米,南北長23.5千米。山地是雲龍鄉地貌的主體,雲龍鄉屬拱王山系,拱王山系川西魯南山脈越過金沙南下的部分,為南北走向。中山是雲龍鄉山地地貌的主要部分,山峰海拔在2000—3000m之間,相對之差200—1000m,多為淺割至中切割中山,中山是掌鳩河的分水嶺,雲龍壩子是較大的侵蝕構造盆地,雲龍水庫以上流域為中切割緩坡地形。雲龍鄉由於受金沙江及其支流掌鳩河等河流的強烈切割,形成高山峽谷和帶狀山地,具有山原的地貌特點,岩溶高原地貌形態為主,紅色山原地貌次之。石灰岩廣泛分佈,還有紅色砂岩、頁岩。

氣候

雲龍鄉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總體特徵是:氣候溫和、日照充足、日溫差小、年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乾濕季分明。旱季為乾暖偏西風控制,乾旱少雨,日照充足,空氣乾燥;濕季為來自孟加拉灣北部的暖濕氣流控制,濕度大,降雨充沛。據統計資料說明,雲龍鄉的多年平均氣溫10.2~13.8℃,最冷月平均氣溫3.6~6.4℃,最熱月平均氣溫15.6~19.5℃,最冷月為1月,最熱月為7月。平均降雨量1007~1200mm之間,年平均降雨量1048mm。年平均相對濕度70~80%;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2350~24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3%;年蒸發量1000~1500mm;主導風向為西南風;災害性氣候主要為乾旱、洪澇、冰雹、大風,3、4月的倒春寒。

水文

雲龍鄉屬金沙江水系,屬掌鳩河流域,掌鳩河全長125千米,雲龍水庫壩址以上的上游段55.6千米,徑流面積429平方千米,占雲龍水庫壩址以上徑流面積的55.6%。雲龍水庫壩址以上為扇形水系,河流極度發育。境內主要河流有水城河、老木河、金烏小河等。水城河發源於武定縣爛泥箐水庫上游,在雲龍鄉水城河大橋處匯入雲龍水庫,全長36.6千米,匯水面積平方千米,占雲龍水庫壩址以上的徑流面積22.3%;老木河發河於祿勸、武定交界處的鍋蓋梁子山東部,全長24.7千米,匯水面積124平方千米,占雲龍水庫的徑流面積16.6%。

自然資源


截至2008年11月,雲龍鄉有耕地面積11130畝(其中:田1590畝,地9540畝),人均耕地0.8畝,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60畝,有效灌溉率為16.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3畝。林地300278.8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5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7畝,主要種植核桃、蘋果、板栗、梨等經濟林果,森林覆蓋率71.2%,水面面積30990畝(其中養殖面積220畝),荒山荒地55325畝,其他面積24010畝。截至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75.9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雲龍鄉轄7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7個行政村分別為新山村、古宜村、雲利村、擁箐村、金烏村、聯合村、新合村。鄉政府駐地為本山村委會。

人口民族


截止至2014年,雲龍鄉有總人口14957人,主要以彝族、漢族為主,是彝、漢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000人,彝族4345人,苗族1483人,傈僳族1571人,其他少數民族114人。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10031人。
2021年7月5日,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雲龍鄉常住人口為6406人。

經濟


綜述

雲龍鄉2014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3302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80.69萬元。各項存款餘額6113萬元,各項貸款餘額9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71元,糧食總產達8860噸。
2015年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6%,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第一產業

2014年雲龍鄉農林牧漁總產值19118.1萬元,較2013年16838.9萬元增長2279.2萬元,其中實現畜牧業產值0.826億元,糧食總產達8860噸。雲龍鄉大力推進鮮銷豌豆、核桃等特色農業種植,全年種植核桃4405畝,發展鮮銷豌豆5500畝,新植桑園500畝,金銀花、瑪卡、當歸等中草藥種植3350畝,指導性計劃種植烤煙紅大品種3100畝。

第三產業

2012年,雲龍鄉引進農業企業1家,完成招商引資任務1218.69萬元。
2014年雲龍鄉地方財政收入180.69萬元,各項存款餘額6113萬元,各項貸款餘額9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71元。

社會


社會保障

2010年農村低保戶282戶,896人免費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放傷殘軍人撫恤費43053元,特困戶救助費9632元,低保生活費9586元,走訪軍烈屬和座談會資金8500元,解決因災缺糧11050千克,因災救濟人數268人,資金20020元,發放寒衣150套、棉被90床。慰問殘疾人特困戶6戶,資金4600元。

旅遊


火期山

亦名幸丘山。火期山險峻雄奇,為羅婺部的發祥地。唐宋間,羅婺部首領據山築寨,成為“群酋會集之所”。民國《祿勸縣誌地輿》稱:“幸邱山……四面陡絕,中平衍為寨,寨旁為玉帶峰,峰腰亘白,宛如玉帶,有石室光明潔凈,古木當門,上有龍泉自樹梢落如疏雨,雨滴石磴,孔深寸余。瀑布飛流,垂紳曳帶。登絕頂,峰巒峻秀,高插雲霄,遙望滇池,如在趾下。”

雲龍水庫

雲龍水庫是昆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現代新昆明建設的重要水源,徑流區面積745平方公里,總庫容量4.84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089.67米,水域面積20.66平方公里,屬大(二)型水庫。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雲龍鄉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