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轄縣
武定縣位於楚雄彝族自治州東北部,東鄰昆明市祿勸縣,南與祿豐、富民毗鄰,國家高速G5昆武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縣域國土面積3322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35個村民(社區居民)委員會、1572個村民(社區居民)小組。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武定縣常住人口為239059人。
境內有“西南第一山”美譽的獅子山;有堪稱“地球傷疤”的己衣大裂谷。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2021年8月,入選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0年,武定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08366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166萬元,增長5.9%,拉動經濟增長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47982萬元,增長12.8%,拉動經濟增長4.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2512萬元,增長2.0%,拉動經濟增長0.9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4%、67.6%和13%。
武定在戰國及秦時,屬滇國。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屬益州郡。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
西晉泰始六年(270年)屬寧州建寧郡。
南北朝時,分屬晉寧郡和建寧郡。
隋朝為南寧州總管府昆州轄地。唐初屬南寧州總管府地。
唐貞觀六年(632年),屬戎州都督府。武定在宋朝以前沒有設制,公元1174年始,這裡的彝族先民羅婺部落逐漸興起,並做了統治。在雲南大理國時,羅婺部擴大了勢力和地盤,為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之羅婺部,稱雄一時。
元憲宗四年(公元1255年),統治武定、祿勸一帶的羅婺部落歸順元朝,於公元1257年被授羅婺萬戶侯,轄祿勸、元謀、武定和四川會理一部分地區。
元憲宗七年(1257年)為羅婺萬戶府。
公元1271年,羅婺部轄區擴大到貴州西部的普安地區,改稱北路,總管府,1276年改設武定路,由羅婺厲裔鳳氏土司統治。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武定軍民府。
明朝中葉以後,朝廷逐漸改土歸流,鳳氏土司舉兵抗爭,成為明朝末年改土歸流中舉國矚目的大事而載入明史。
公元1567年,明朝廷正式派流官,設立武定府,1770年降武定府為武定直隸州,轄元謀、祿勸二縣。
隆慶四年(1570年)改土設流為武定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為武定直隸州。
1912年為武定州,1913年設武定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50年置武定專區;1953年武定專區與楚雄專區合併,改屬楚雄專區;1958年楚雄專區改設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屬楚雄彝族自治州轄至今。
2021年8月,入選雲南省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武定縣位於滇中高原北部,雲貴高原西側,楚雄彝族自治州東部,地跨東經101°55′至102°29′、北緯25°20′至26°11′,全境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94公里,縣域國土面積3322平方千米。東鄰祿勸縣,南與祿豐市、富民縣毗鄰,西與元謀縣接壤,北與四川會理市隔金沙江相望,是出滇入川的必經之地,素有“省會之藩籬,滇西之右臂”之稱。
武定縣境地表崎嶇,群山連綿。山地、丘陵、谷地、河谷平原和山間盆地(當地人稱壩子)相互交錯,山區面積占武定縣總面積的97%,壩子及水面佔3%,是一個集“山區、民族、宗教、貧困”四位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定縣平均海拔1910米,地勢東西兩側及西南部高,北部低,東南部較開闊。海拔最低點為境內金沙江邊的己衣新民大沙地862米,最高點為己衣鄉白龍會峰2956米,高低相差2094米。縣城海拔1710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6座,烏蒙山余脈從東貫穿全境,組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重疊的地形,立體氣候明顯。
氣候
武定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區。武定境內山嶺縱橫,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地勢、海拔高低懸殊較大,季風氣候明顯。由於受地形地勢影響,金沙江谷地熱量豐富,東部高原、壩區次之西部部山區氣溫較低;形成北熱、南暖、東西涼的分佈格局。呈現出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帶的景象,有“山上飄雪花、山下開桃花、江邊收莊稼”的立體氣候特點。
氣候總特徵為: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降水豐沛,乾濕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類型多樣;雨熱同季,大陸性強。
水文
武定縣長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條,其中21條屬金沙江水系,分別由東、西、北三個方向出境。
武定縣境內水資源較豐富,年產水量28.5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為9.2億立方米。但“地處水源頭,有水向外流”,無天然湖泊,水低地高,且徑流時空分佈不均,利用較差。蓄水能力8324萬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能力6932萬立方米,利用率僅佔地表徑流總量的7.53%,平均每畝耕地擁有控制蓄水261.9立方米,人均318立方米。境內淺層地下水年蘊藏量為25052萬立方米,有潛水320多股,多呈泉水(龍潭)出現。較大的泉眼有56個,流量為10升/秒以上的冷泉有13個。分佈在己衣的魯布古、新民、五股水,萬德的馬德平,插甸的樂茂河、增益中嶺崗,貓街的獅子口、秧草地,近城的古柏、鋪西、恕德,九廠的響水箐。溫泉有己衣羅能熱水塘一處,水溫56℃,流量56.65升/秒。境內江河落差大,水能理論蘊藏量為8萬千瓦,可開發4.5萬千瓦。其中勐果河干支流理論蘊藏量5.44萬千瓦,己衣河1.1萬千瓦。由於枯洪變化大,乾季水源難以保證。
武定縣地質構造複雜,岩漿活動頻繁,金屬、非金屬礦產種類較多。已發現的有鐵、鈦、銅、鉛、鋅、硫鐵、稀土、磷、石膏、石棉、大理石和武定木紋石等礦體。鐵礦主要分佈在迤納廠、以子甸一帶,有礦點13個,探明資源儲量2.46億噸。鈦礦主要分佈在近城鎮、九廠鄉、插甸鄉以及田心鄉,有礦點13個,已探明資源儲量1800萬噸。銅礦主要分佈在貓街鎮東南部及九廠、高橋等地,有礦點9個,已探明資源儲量13.1萬噸。鉛鋅礦主要分佈在近城鎮新村刺竹箐地區,其次是貓街桃樹箐等地,有礦點9個。芒硝礦、石膏礦(伴生)分佈在白路鄉小井和東坡傣族鄉境內,資源儲量5884萬噸。石英石(石棉)礦主要分佈在近城鎮獅子山,資源儲量3萬噸。砂岩(木紋石)礦主要分佈在插甸鄉和尚庄、哪吐及近城鎮古柏一帶,礦點21個,已探明資源儲量34.8億立方米。大理石礦儲量31.4萬立方米,紅砂岩儲量大約350億立方米。
武定縣
武定縣的單子葉植物種類不多,總共有24科,150屬,282種(其中栽培60種)。禾本科植物佔到單子葉植物屬、種數的2/3以上。據曾覺民教授2002年初步統計,縣境內的國家和省級珍稀植物有36種。從種屬數量分佈看,武定縣種子植物含80種以上的科有4科。最多的是菊科(141種),其次是蝶形花科、喬木科、薔薇科。在全部的173科種子植物中含20種以上的科共有23科。
1949年武定州轄16個鄉鎮。分別為:近城鎮、西華鎮、江北鎮、九廠鄉、凌雲鄉、啟明鄉、插甸鄉、環州鄉、枳舊鄉、永興鄉、茂蓮鄉、蓮溪鄉、滔谷鄉、環州鄉、勒品鄉、龍慶鄉
1983年,武定縣轄1鎮,13公社。1個鎮、共設1鎮(近城),13公社(近城、九廠、插甸、田心、發窩、己衣、萬德、高橋、貓街、環州、白路、尼嘎古、東坡),轄143大隊及3居委會(南街、西門、北街)。
2001年,武定縣轄3個鎮、8個鄉、2個民族鄉:近城鎮、高橋鎮、貓街鎮、九廠鄉、插甸鄉、白路鄉、田心鄉、環州鄉、萬德鄉、發窩鄉、己衣鄉、東坡傣族鄉、石臘它苗族鄉。
2005年12月12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鄉鎮撤併方案。其中,武定縣撤銷九廠鄉,其行政區域併入近城鎮,並將行政區劃調整后的近城鎮更名為獅山鎮,鎮政府駐原近城鎮政府駐地;撤銷石臘它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高橋鎮,鎮政府駐地不變
2012年末,武定縣轄3個鎮、8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133個村委會(社區)、1569個村民(社區居民)小組。
鎮 | 獅山鎮 | 高橋鎮 | 貓街鎮 | —— | ||||
鄉 | 插甸鄉 | 田心鄉 | 發窩鄉 | 白路鄉 | 萬德鄉 | 己衣鄉 | 環州鄉 | 東坡傣族鄉 |
截至2012年,武定縣常住人口27.69萬人,出生率11.53‰,死亡率7.1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34‰。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武定縣總人口274284人,比上年減少314人。其中:農業人口234504人;非農業人口39780人
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1311人,佔總人口的55.17%,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86512人、僳僳族31505人、苗族23284人、傣族7618人、回族1030人、哈尼族803人和白族169。全年出生人口3294人,死亡人口3472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4。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239059人。
啟動了4個鄉(鎮)68個行政村770個自然村的村莊規劃編製工作;大力開展以改路、改水、改廁、改廄為主要內容的村莊環境整治,農村面貌大為改善。
武定縣
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增長11.9%,增幅全州排名第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25%以上;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分別達6.3億元、29.8億元,分別增長7.6%、25.9%,收入總量穩居全州第三、支出增幅全州排名第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4億元,增長12.5%;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4882元、10068元,分別增長9.2%、9.7%。
2020年5月16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正式批准昭陽區等3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武定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現批准退出貧困縣。
2013年武定縣實現生產總值(GDP)40573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169萬元,增長7.3%,拉動經濟增長2.3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33447萬元,增長22.5%,拉動經濟增長7.6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32117萬元,增長13.1%,拉動經濟增長4.4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33%、53.14%和30.53%,分別比上年下降0.37個百分點、上升5.64個百分點和下降5.27個百分點。
2013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5︰32.9︰32.6。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按從業人員計算人均GDP)為21300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4642元,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4762元,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72174萬元,佔GDP的比重為42.4%,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2020年,武定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08366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166萬元,增長5.9%,拉動經濟增長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47982萬元,增長12.8%,拉動經濟增長4.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2512萬元,增長2.0%,拉動經濟增長0.9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4%、67.6%和13%。
201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5263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7.6%。其中:農業產值107480萬元,增長6.7%;林業產值7380萬元,增長8.1%;畜牧業產值126054萬元,增長7.5%;漁業產值1318萬元,增長37.9%;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0398萬元,增長14.1%
2013年糧食種植面積409778畝,比上年增加14764畝,增長3.74%。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24150畝,比上年增加10804畝,增長5.06%。其中:烤煙種植面積63130畝,減少3687畝,減5.52%;油料種植面積29733畝,增加4593畝,增長18.27%;蔬菜種植面積122577畝,增加7801畝,增長6.79%
2013年糧食產量121566噸,比上年增收5069噸,增長4.35%。其中:秋糧93926噸,增收14878噸,增長18.82%;晚秋糧食產量4085噸,減收213噸,減4.96%;夏糧23555噸,減收1817噸,減7.16%
2013年肉類總產量56440噸,增長1.77%;禽蛋產量1198噸,增長3.72%;蜂蜜產量112噸,增長4.67%;水產品產量960噸,增長37.93%。大牲畜出欄59646頭,減0.36%,年末存欄117875頭,增長1.22%;生豬出欄427311頭,增長3.17%,年末存欄271638頭,增長9.68%;羊出欄182782隻,增長4.92%,年末存欄184262隻,增長0.04%;家禽出欄5406169隻,增長2.68%,年末存欄1897784隻,增長3.1%
2013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89885畝(不含臨時性耕地),其中:水田103771畝,旱地186114畝;有效灌溉面積145441畝,農業機械總動力25.76萬千瓦,增長13.3%;農用拖拉機6011台,同比增長4.52%。農村用電量3544萬度,增長4.6%;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4384噸,增長2.6%;農藥施用量240噸,增長3.9%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96377萬元,增長28.32%,增加值5847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0.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3224萬元,增長9.4%;利潤總額實現6117萬元,增長2.88%;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67021萬元,增長22.16%
2013年武定縣8個資質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32355.5萬元,比上年增長36.97%,實現利潤1288.1萬元,增長19.13%,實現稅金1389.2萬元,增長20%
2013年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81021萬元,比上年增長42.92%。其中:城鎮投資280461萬元,增長29.84%;農村投資100560萬元,增長98.79%。在城鎮投資中,建築工程投資145595萬元,增長37.61%;安裝工程投資22418萬元,增長34.38%;在城鎮投資中,國有單位投資142011萬元,增長128.63%;非國有單位投資138450萬元,下降10.03%。全年新增固定資產160668萬元,增長65.06%。新開工項目30個,下降23.08%
2013年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27384萬元,比上年增長96.46%;第二產業投資154495萬元,增長42.22%;第三產業投資199142萬元,增長38.26%
201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6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02%。商品房銷售面積239345平方米,增長21.22%。商品房銷售額97817萬元,增長14.27%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260萬元,比上年增長14.19%。按城鄉分,城鎮實現103199.3萬元,增長14.72%;鄉村實現52060.7萬元,增長13.15%。按經濟類型分,公有經濟實現4944.2萬元,減12.71%;非公有經濟實現150315.8萬元,增長15.36%。非公有經濟消費品零售額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96.8%,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
2013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70個,累計到位資金275851萬元,同比增長84.12%。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35506萬元,同比增長129.55%
2013年共接待遊客164.3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07%,實現旅遊總收入60460.74萬元,增長38.25%。其中:獅子山景區接待遊客53.99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98.0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8.58%和33.02%
2013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4301萬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083萬元,增長17%;上划中央及省級收入21218萬元,增長17.6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合計156284萬元,增長0.89%。
2013年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餘額519766萬元,同比增長19.5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302287萬元,增長18.67%。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91239萬元,增長15.66%
2013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8905.9萬元,已決賠款2612萬元
武定縣
歷史文化武定有彝族、僳僳族、苗族、傣族、回族等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濃郁,民俗、節慶、歌舞絢麗多彩,文化底蘊深厚,彝文典籍、彝族畢摩經、僳僳族“阿考詩經”、“祭祀經”等文化典籍眾多。縣城西面的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獅子山“雄”、“奇”、“古”、“秀”,享有“西南第一山”、“中國八小佛教名山”美譽。明建文帝朱允炆遁隱獅子山削髮為僧的神奇美麗傳說,徐霞客、孫髯翁等歷代文人墨客對獅子山吟詠題頌,極大提高了獅子山文化旅遊品位,孕育了集“帝王文化、佛教文化、牡丹文化、羅婺文化”為一體的豐富鮮明的文化特色。
2013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5萬冊,電視覆蓋率98.9%,廣播覆蓋率97.9%。
20103年武定縣在校學生39294人,專任教師2449人。其中:普高在校學生4025人,專任教師179人;初中在校學生9636人,專任教師869人;小學在校學生19957人,專任教師1249人;幼兒園在校學生5394人,專任教師113人;職業高級中學在校學生282人,專任教師39人。武定縣學齡兒童入學率99.91%,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8.22%
2013年上報省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4項,其中:省級立項1項,州級立項5項。受理專利申請33件,批准專利29件
2013年武定縣醫療機構18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4個,鄉鎮衛生院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899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330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357張,其中:縣級醫療機構床位1145張
2013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9枚,其中:金牌1枚、銀牌3枚、銅牌5枚。
水城河
水城河系掌鳩河之源頭,位於插甸鄉水城村委會,距武定縣城58公里。流域範圍內植被茂密,湖光山色旖旎迷人,有溪流瀑布歡唱,高原平湖靜思,雲霧高山繚繞,巨石險壑聳立,深谷村落悠然……豐富的景觀類型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這一區域到處充溢著清新與自然之美。清澈的河水在寬闊而堅硬的河床上靜靜地流淌,由於大自然的天工之作,造就了數道0.5米─20餘米不同類型的瀑布。河床兩岸巨大而奇特怪異的紅砂岩與原生植被交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個亮麗的景點。景區與水城村相連,可發展鄉村旅遊,開發前景較好。己衣大裂谷該片區距武定縣城119公里,與彈石路相通。景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有景點10餘個。長約12公里的大裂谷,最寬處約200米,最窄處約6米,裂谷兩側雞犬相聞,卻難以相通,裂谷最深處300餘米,深不見底,形成了驚險奇特的崖壁奇景。在裂谷最窄處,一塊天然巨石橫亘其間,成天生橋。裂谷兩側懸崖峙立、山花爛漫,風光旖旎。該景區融滇中最大的裂谷、天生橋、定向爆破築成的中型水庫、五股水奇觀、金沙江風光、天然溫泉與甘彝族、黑彝族、僳僳族、傣族風情為一體,是開展探險、漂流、康體、熱區農業觀光、自助旅遊之佳境。
新村湖休閑度假區新村
新村湖休閑度假區新村湖位於獅子山西南、貓街鎮境內的猛果河上游,距武定縣城38公里。片區面積29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抱,湖面117公頃,迤邐10公里。湖周圍有千餘畝紅、黃、白三色馬櫻花,盛開時如錦繡鋪地,蔚為壯觀。湖南側為喀斯特地貌,有鍾乳溶洞1個,內有岩溶景點20餘個。沿湖周邊為彝族聚居,民風純樸,能歌善舞,服飾艷麗。片區共有景點17個,湖光山色、仙人溶洞、千畝馬櫻花與紅彝族風情融為一體。從該片區北側穿越的昆攀高速公路修通后,此片區將成為極具開發價值的景區。
萬德土司遺址片區
武定縣
獅子山
獅子山龍頭核心景區獅子山以形似伏卧的雄獅而得名,自西蜀僧朝宗長老1311年開山建寺,天竺高僧指控禪師1315年續建至1320年完成後,開始聞名滇中。以雄、奇、古、秀著稱,明朝初年就譽滿全滇,遊人蜂至。景區內古樹凌霄,山色迷幻,危岩多姿,怪石嶙峋,洞穴深邃,古剎悠久,植物繁茂,環境優美,景觀獨特。景區內有種子植物137科538屬1157種,被植物學家稱為“滇中綠色明珠”。素以“西南第一山”和“中國八小佛教名山”馳譽滇中。景區內琳琅滿目的摩岩石刻,詩詞楹聯增添了佛教和歷史共融的文化氛圍。尤其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靖難之役”后隱遁獅子山削髮為僧的遺跡和傳說更加引人入勝,更有古印度高僧指空禪師建寺傳佛的偉績,使正續禪寺成為韓國佛教界朝聖仰慕的聖地。獅子山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旖旎美麗的景色、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積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以及冠蓋西南而獨有的牡丹芍藥精品園名揚天下。武定獅子山是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景區,1988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評定為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1月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由正續禪寺、牡丹園、林海、巉崖四大部分組成,共有86個景點,景觀豐富。
己衣大裂谷
該片區距武定縣城119公里,現有彈石路相通。景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有景點10餘個。長約12公里的大裂谷,最寬處約200米,最窄處約6米,裂谷兩側雞犬相聞,卻難以相通,裂谷最深處300餘米,深不見底,形成了驚險奇特的崖壁奇景。在裂谷最窄處,一塊天然巨石橫亘其間,成天生橋
新村湖休閑度假區
新村湖位於獅子山西南、貓街鎮境內的猛果河上游,距武定縣城38公里。片區面積29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抱,湖面117公頃,迤邐10公里。湖周圍有千餘畝紅、黃、白三色馬櫻花,盛開時如錦繡鋪地,蔚為壯觀。湖南側為喀斯特地貌,有鍾乳溶洞1個,內有岩溶景點20餘個,沿湖周邊為彝族聚居地。片區共有景點17個,湖光山色、仙人溶洞、千畝馬櫻花與紅彝族風情融為一體
香水箐自助游旅遊區
香水箐片區在獅子山南麓的九廠鄉境內,距武定縣城16公里,片區面積8.4平方公里,是一個狹長的林中深箐,常綠闊葉林密布,植物種類繁多,野花遍地,密林中古樹纏藤,流水清澈,兩個小湖並列,其間有溶洞一個。片區共有景點13個
萬松山原始森林探秘區
武定縣
關坡雲南白藥基地觀光區
基地位於縣城西北的白路鄉境內,公路行程56公里,屬雲南白藥集團優質中藥材種源繁育基地。基地自2001年6月建立,至2005年底,完成投資4700萬元,建有實驗中心、管理中心、專家接待中心、守護房等,並收集各類中藥材種子200餘種,試驗種植40餘種,示範種植重樓、草烏、紅豆杉等中藥材2000餘畝
2017年12月26日,獲評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20年6月30日,列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8月,位列“2020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第38位。
2021年8月,入選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