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傣族鄉

武定縣下轄鄉

東坡傣族鄉是武定縣目前唯一的民族鄉,地處金沙江畔,位於武定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08公里,鄉域國土面積168平方千米,東鄰萬德鄉和發窩鄉,南接田心鄉和高橋鎮石臘它,西與環州鄉接壤,北與元謀縣姜驛鄉隔江(金沙江)相望。境內地形地貌複雜,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勐果河、沙拉河、環州河三河南北縱貫全境,形成四山夾三河谷地形。立體氣候明顯,最低海拔950米(甲利),最高海拔2240米(大蕎地)。年平均氣溫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氣候炎熱,常年無霜。截至2020年11月1日,東坡傣族鄉常住人口為8954人。

自然資源


東坡傣族鄉常年無霜,土壤為燥紅土和河階沖積土,地熱何故地區的村寨素有“天然溫室”之稱。熱區經濟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山區半山區村寨,發展特色產業也具有優勢,尤以發展林果業潛力很大。東坡傣族鄉屬武定縣稻穀、玉米產區。糧食作物有稻穀、玉米、小麥、蠶豆、大豆、綠豆、小米、高粱、洋芋、紅薯;經濟作物有花生、甘蔗,特產香蕉、龍鬚草。

行政區劃


全鄉轄共8個村委會,57個村民小組。
東坡達卧莊房水口
所所卡以赤叨東甸白馬口

人口民族


東坡鄉
東坡鄉
2011年底,全鄉共4186戶14626人。其中,農業人口14296人,佔總人口的97.74%;少數民族人口11898人,佔總人口的81.35%;農村勞動力8450人,外出務工人員3134人。境內居住有傣、彝、漢、苗、傈僳等7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數的81.7%。
2021年7月,武定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坡傣族鄉常住人口為8954人。

政治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縣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縣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抓住“兩強一堡”、烏蒙山片區區域開發與新一輪扶貧攻堅機遇,牢牢把握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建設的大好時機,著力實施“綠色產業興鄉、夯實基礎強鄉、惠民利民富鄉、生態文明立鄉、民族團結活鄉”的五鄉戰略,努力建設富裕文明東坡、打造和諧生態傣鄉。

經濟


2012年東坡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預計實現農業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130萬元,達12426萬元,增長10%;鄉財政預算收入813.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6.9萬元,基本支出440.1萬元,項目支出420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比上年增長677萬元,達6204萬元,增長12.2%;預計全鄉肉類總產量增長308噸,達3061噸,增長11.2%;全鄉經濟總收入比上年增長6295萬元,達10431萬元,增長152%;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1000元,達4921元,增長25.5%;全年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長497噸,達7009噸,增長7.6%。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發展取得喜人業績。

林業

林業工作成效顯著。強化林政管理,加強治林造林,全年鞏固退耕造林1400畝、荒山造林2000畝,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地確權1748宗,公益林168049.7畝,商品林10086.83畝。全鄉完成人工造林1.06萬畝,封山育林1.3萬畝,保存面積1.06萬畝,保存率100%。完成省級6.68萬畝及國家級9.73萬畝的公益林區劃。通過健全機構、完善預案、加強宣傳、明確護林防火責任,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現象減少,林木生長量、森林鬱閉度明顯增大,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

畜牧業

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積極開展“春秋”兩防、藍耳病和狂犬病等防疫的整村推進工作,做好養殖戶圈舍改造、草原生態獎補、能繁母豬補貼發放和上市肉食品及活畜產品檢疫,全年肉類總產量達3061噸,實現畜牧業產值6000多萬元。積極開展惠及全鄉3748戶草原生態獎補工作,兌付資金67.8萬元。

農業

農業
農業
充分發揮氣候和資源優勢,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實施“三級階梯”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蔬、煙、果、葯”同步發展。全年種植大春作物16850畝,晚秋作物5600畝,小春作物16286畝。培強壯大龍頭企業,堅持走“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子,通過龍頭帶動,全鄉種植甜玉米500餘畝,為農戶創收100餘萬元。緊緊圍繞煙葉生產收購任務,優化煙葉結構這一目標,認真做好80座集群烤房建設和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煙葉收購等各個環節工作。全年完成17萬公斤國家計劃和3萬公斤豐產煙的收購任務,上等煙比例64.29%,均價22.85元,實現了煙農增收457.05萬元。

社會


基礎設施建設

2012年,通過整村推進、水利建設、村組公路建設和地質災害治理,全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實施了投資86萬元的5個整村推進項目和10戶農村安居工程建設,按期完成1919戶7300人貧困人口識別入戶調查工作。水利設施不斷完善,新建水池81個,修復3個,安裝一戶一表546套,配備潛水泵1套,投資2萬元修復抽水站1座,發放運水補助18.3萬元;整合資金新修、擴建村組公路21.75公里,實施8個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村組道路得到極大改善。實施投資30萬元的散雜居工程2個,投資1200萬元的東坡鄉政府駐地泥石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有序推進,投資46554元的所所卡地質災害點清淤工作順利完成,110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接近尾聲。

社會保障

穩步推進惠民利民工程,2012年共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50.80萬元,城鎮低保資金10.81萬元,五保供養補助9.966萬元,孤兒救助資金5.4萬元和大米8.15萬公斤。積極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及城鄉臨時社會救助工作,解決了群眾因病致貧、因災致貧、有病無法及時醫治的實際困難。按期完成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全年共完成“新農保”籌資10285人,完成任務數102.1%,“城居保”籌資78人,完成任務數162.5%,發放60周歲以上養老金1436人516960元。積極推進農轉城工作,完成“農轉城”870人,完成任務數的113%。

教育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東坡中學升學率為86%,獲得山區片區綜合第四的成績,小學升學率為98%,獲得山區片區二等獎的佳績;鞏固“兩基”成果,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和貧困農村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實現全覆蓋。

文化

認真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弘揚傣鄉民族傳統文化,建成農家書屋8家,藏書18000餘冊,在文化站成立圖書分館,藏書2000餘冊,免費面向群眾開放,解決了群眾看書難的問題;實施2526座廣播電視村村通和1558台“戶戶通”工程,解決了群眾看電視難、聽廣播難的問題;成立2支農村業餘文藝隊,解決了群眾看戲難的問題;建成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1個、村級服務點8個,並依託新農村建設、扶貧等項目完成平田、普照2個文化惠民示範村、9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和3塊球場的建設,解決了群眾活動場所緊缺問題;選聘配齊8位村級文化管理員,壯大充實了基層文化隊伍,解決了文化隊伍薄弱的問題。

衛生

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全年共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講座36場次,發放宣傳材料1000多份,永久性標語18條;完成201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籌資14419人,籌資率達100.8%。2012年新農合門診減免2萬多人次,住院減免600多人次,縣外減免158人次,共減免102萬餘元,二次減免補償14萬元,大病保險減免36人次,賠付10萬餘元。醫療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實施了投資50萬元的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和78萬元的衛生院綜合樓建設項目,實施了投資248萬元的衛生院醫技樓建設項目。加快人口信息化管理步伐,錄入育齡婦女及家庭成員基本信息3757戶14786人,實現了全員人口信息在線查詢和變更,人口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初步建立。

發展亮點

東坡傣族鄉
東坡傣族鄉
一是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促進農民增收。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充分發揮氣候優勢,以“果、蔬、葯、煙”四大支柱產業同步發展,引導群眾實施“三級階梯”經濟發展模式。在水源充足且有灌溉保證的低海拔地區種植高產水稻,積極推廣香蕉、番茄、甜玉米、冬早蔬菜等熱區經濟作物種植;在光熱條件充足的中海拔區域擴大玫瑰茄、紅花等耐旱經濟作物種植規模;在冷涼的高海拔區域大力發展喜光、耐旱、耐寒的經濟林產業。特別是要緊緊抓住縣委安排我鄉複種烤煙的機會,做好煙葉生產工作,使之成為我鄉的又一支柱產業,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二是培強壯大龍頭企業,促進農民增收。堅持走“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子,通過龍頭帶動,推動全鄉甜玉米產業的種植,進一步培強壯大甜玉米初加工工廠,進一步提升勞動力的轉移和養殖業發展的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僅2011年,全鄉種植甜玉米二季1700畝,實現產值273萬元,玉米初加工使用本鄉勞動力5136人次,支付勞務款50餘萬,帶動了10多戶中小養殖戶發展了養殖業。
三是加強黨的建設,促進農民增收。積極培養鄉土人才,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致富先鋒,逐步引導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培育烤煙大戶、冬早冬早蔬菜種植大戶、玫瑰茄及紅花和木豆收購營銷大戶,建立“大戶帶農戶”的生產收購營銷模式,為分散經營的農戶提供市場信息、農資供應、技術輔導、貯藏、運銷等服務,化解市場風險,千方百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的收人。在壯大水稻、玉米、香蕉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種植甜脆玉米3000餘畝、木豆4500餘畝、紅花3500餘畝、玫瑰茄6000餘畝、洋蔥2000餘畝。多措並舉優化產業結構,有力促進群眾的持續增收。
四是推廣科技措施,促進農民增收。實施科技引進、推廣、培訓工程,進一步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圍繞“果、蔬、葯、煙”四大支柱產業,加強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推廣、培訓力度,重點推廣優質特色作物新品種及栽培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技術、耕地保護性耕作等農業新技術,開展農業技術培訓7800餘人次,推廣優質良種水稻7000餘畝、優質玉米良種4.55餘萬畝,推廣率在91%以上,有效的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和農業產業競爭力,實現科技增收。
五是強化信息導入,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業信息的引導,全面提高產業結構調整服務質量,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加大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和發布工作力度,通過各種渠道,採取各種形式及時發布生產信息、氣象信息、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和政策信息等,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信息指導,努力促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