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莫里斯

簡·莫里斯

簡·莫里斯(1926.10.2 - 2020.11.20),於1926年生於英國克利夫登,寄宿學校畢業后,到第九皇家騎兵團服役,在巴勒斯坦擔任情報員。退役后,莫里斯進入牛津大學,后成為記者,任職於《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衛報》等媒體。莫里森的報道涉及首登珠峰、審判阿道夫·艾希曼(Adolph Eichmann)等。

人物經歷


1964年到1972年,莫里斯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認同為女,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orris)轉變成簡·莫里斯,她服用了大約12000片女性激素。莫里斯寫道,“我即將改變自己的形象、我在同齡人中的地位、我會喚起的反應、我的名聲、我的生活方式、我的情感,可能還有我的能力。”莫里斯將自己對性別的掙扎比作“一個難題”(the conundrum thing),一個令她困惑很久的難題。在《她他》(Conundrum),她寫道,“當我三四歲的時候,我就意識到我出生在一個錯誤的身體里,我真該是一個女孩。那一刻我記得清清楚楚,是我生平最早的記憶。我坐在母親的鋼琴下,她的琴聲像瀑布一樣落在我周圍,像洞穴一樣圍住了我。”她把自己描繪成愛麗兒(Ariel),一個追求“非男非女的更高理想”的寓言人物。如果不存在手術安全的問題,她毫不懷疑自己會“拿起一把刀,毫不畏懼,毫不猶豫地親自動手”。
莫里斯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不列顛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天堂的命令》(Heaven’s Command)、《永別了,小號》(Farewell the Trumpets)。在答《巴黎評論》的訪談中,莫里斯提及了德日進(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的“激怒”(infurling),德日進認為歷史藉助一種自我反省,正在緩慢地將人類與自然融為一體。莫里斯回憶起在加拿大讀報的一篇文章,它是1902年發表的關於帝國主義的文章。其中講到,帝國是愛的代言人,這啟發了莫里斯,她開始認為,在所有複雜的情感中,愛是唯一的通行的線索。“好的東西比壞的東西更富有彈性,”莫里斯回應道。這就是帝國主義的曖昧之處,帝國主義是舊的傳統,但它也有產生新的救贖和團結。
在《世界:半個世紀的行走與書寫》(The World: Life and Travel 1950-2000)這本合集的序言中,莫里斯以一種樂觀的姿態宣告了新時代的來臨,“總而言之,在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地區,人們變得更加寬容、和善,比他們在二戰之前更加慷慨。不論漫遊何處,我很少感到受威脅,也幾乎從未被打劫。我們仍然認為——至少我是這樣想—總體上人類在朝著希望進步斷斷續續地走向一個更加幸福的結局,不管那結局有時看上去多麼不可能實現。我想,維多利亞時代的樂觀主義重又徘徊人間,仍然有可能信仰泰雅爾·德·夏爾丹的理論:在一個幾乎無法察覺的過程中,所有的物種正在走向某個終極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