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諍
曾任紅軍總司令部無線電台大隊長
王諍(1909—1978),江蘇省武進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總司令部無線電台大隊長,紅一方面軍無線電總隊總隊長兼通信主任,軍委通信聯絡局局長。
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通信聯絡局局長兼三局局長和通信學校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軍委三局局長兼作戰部副部長、電信總局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軍委三局局長,中央人民政府郵電部副部長、黨組書記,軍委通信部部長兼電訊工業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主任兼軍事電子學研究院院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謀部四部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1978年病逝。
王諍,1909年5月16日出生於江蘇武進縣。1928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通信科,1930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他是毛主席、朱總司令親自任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無線電台的隊長,繼而出任紅軍無線電大隊大隊長、紅軍無線電總隊總隊長、軍委總司令部第四局(通信聯絡局)局長等。解放后,歷任中央軍委第三局局長(后改為通信部部長)兼國家電信總局局長,郵電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主任兼軍事電子科學研究院院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謀部四部部長等。1955年授中將軍銜。他也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王諍故居
1924年考入蘇州工專高中部。
1927年從省立第二高級中學畢業。
1928年2月考入南京軍事交通技術學校,學習無線電通信技術。
1929年春分配到國民黨軍第九師任無線電台報務員。
王諍
1931年1月負責組建紅一方面軍總部無線電隊,任隊長。
1931年5月成立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電台大隊,任大隊長,12月任無線電總隊總隊長。
1932年至1934年1月任紅一方面軍司令部通信主任。
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參加長征。
1935年8月任中革軍委通信科科長。同年冬到達陝北后,任軍委第三局局長。
1937年初入紅軍大學第二期學習。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三局局長。
1940年1月至1945年8月兼第三局政治委員。
1938年3月至1941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軍事工業局副局長、兼通信學校政治委員。
王諍中將
1949年5月起任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委員。同月起兼中共中央軍委電信 總局局長。
1949年11月至1953年5月兼郵電部黨組書記。
1950年5月至1954年3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部部長。
1950年10月起兼國家電信工業局局長。
1951年12月至1954年任中央軍委直屬隊總黨委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4月至1958年10月任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委員。
1956年4月至1959年4月任解放軍通信兵部主任。
1956年10月至1958年7月兼任通信兵部黨委第一書記。
1957年3月至11月兼任解放軍電子科學研究院院長,8月至12月任院臨時黨委書記。
1959年4月至1960年8月任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兵部黨委常務委員。
王諍長子王蘇民少將向王諍銅像行軍禮
“文化大革命”初期一邊接受批鬥,一邊堅持工作。
1967年5月被隔離審查遭迫害。
1972年7月恢復工作。
1972年9月至1978年8月再任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的核心小組組長,1977年9月至1978年8月兼任第四機械工業部黨組書記。
1977年4月至1978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謀部第四部部長,1977年9月至1978年8月兼任總參謀部黨委常務委員。
1977年8月至1978年8月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1978年8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成了紅軍的千里眼、順風耳
王諍的電台成了紅軍的千里眼、順風耳
王諍,原名吳人鑒,1909年5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一個普通農家。17歲那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蘇州工業專科學校,接著,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通訊學科,畢業后參加北伐軍第二軍四師,擔任師部電台台長兼報務主任。他對電訊業務的鑽研精神,曾受到隨軍的蘇聯紅軍顧問岡恰洛夫中校的稱讚。
1930年,王諍在贛東南山區參加工農紅軍,並帶去一部英國製造的軍用電台、兩小箱電訊器材和資料。那部電台是靠腳踩發動機轉輪來充電的,並不先進,可是卻受到紅軍領導人的重視。紅軍很快決定在紅都瑞金成立中央軍委電訊隊,毛澤東、朱德親自任命王諍為隊長,對他高度信任。
反圍剿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圍剿”戰爭中,蔣介石調集18個師,約20萬兵力,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為總司令,坐鎮南昌,採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分兵四路,向江西中央蘇區發動進攻。這20萬大軍中,以蔡廷鍇、蔣光鼐的19路軍,孫連仲的26路軍,朱紹良的第八路軍戰鬥力較強,而王金鈺的第五路軍新從河北開到江西,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士氣不高,其左翼的郭華宗師、郝夢齡師也存在類似情況。恰在此時,王諍親自操作電台收發情報,截獲並破譯了王金鈺致“剿匪”總司令何應欽的急電。電文稱:第五路軍水土不服,官兵生病的達千餘人,且不時有士兵開小差,已就地正法三人。電文還稱:為免遭紅軍突襲,請示向富川公秉藩部靠攏,成犄角之勢,請急調工兵部隊修橋鋪路,以利於軍隊移動……
彙報
毛澤東給學員上政治課
屢建大功
在後來的第三次反“圍剿”中,王諍又屢建大功。他帶領紅軍通訊隊的戰士們因陋就簡,在各個師都設法配置了改裝過的電台,還積極培訓無線電報務員,手把手地教收發報技術,傳授電訊專業知識。至於密碼,採用的是周恩來研製的密碼,稱作“豪碼”。王諍對周恩來的博學多才甚為欽佩,幾次利用彙報工作的機會向周恩來請教,並根據自己的實踐提出進一步改進“豪碼”的意見。周恩來稱讚王諍頭腦精細。由於敵人層層封鎖,紅軍的物資極度缺乏,電池、發電機、電文紙等奇缺,往往直接影響到通訊工作。於是王諍利用手頭積攢的一點材料,畫圖放樣,自製電台損壞的零配件,還修好了紅軍繳獲來的十幾台小型發電機。
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諍(左)、劉寅(右)、中為王子綱
紅軍進入“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山區后,王諍被任命為中央軍委通信聯絡局局長,掌握紅軍領導層的核心機密。
理解與支持
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
王諍(左)、劉寅(右)、中為王子綱
王諍為中共中央、為工農紅軍立下大功
王諍和戰友
熟悉中共黨史的人都知道,張國燾在長征途中,野心勃勃,企圖分裂紅軍,另立中央,極力反對紅軍北上抗日。他暗中調兵遣將,打算以自己最精銳的騎兵師、突擊師等部隊,解決紅一方面軍總部,扣押隨紅一方面軍行動的毛澤東等中央首長。張國燾瞞住徐向前總指揮等負責人,急電駐在毛兒蓋以西的紅四方面軍兩個師,要他們火速行軍,逼近紅一方面軍駐紮營待命。
1931年11月7日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在江西瑞金葉坪首次播發新聞的電台舊址。
王諍收到密電,很是震驚,立即報告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幾位首長,他們連夜緊急開會。這當兒,又接到葉劍英的報告,更加十萬火急。為應付不測,總部決定移入紅三軍團駐地,由紅三軍團長彭德懷急調兩個精銳團負責保護。紅一方面軍此時已不足二萬人,且傷病員多,機關人員多,又缺少重武器,形勢十分不利,消除危險的上策是與賀龍、肖克、王震、關嚮應等人領導的紅二方面軍聯繫上,請他們急速向中央紅軍駐地靠攏。此項重任又落到王諍的肩上。他親自上機發報,試圖與紅二方面軍電台聯繫上。他套上耳機,神態堅毅、沉著。“喂,喂,蒼龍!你在哪裡,在哪個方向,聽見我的呼叫了嗎?”他一遍又一遍地呼著,回答他的卻是太空中雜亂的電波信號,嘰嘰喳喳……如同許多鳥兒在樹林間亂啼。王諍的身邊站滿了中央首長,他們個個神態焦慮,這一兩天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啊!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博古、劉伯承等人不時耳語交談。王諍手腦並用,不斷調頻率,他的收發報技術在紅軍中首屈一指,他是自信的。
兩個小時過去了,仍沒有聯繫上。王諍焦急的臉上掛滿了汗珠,雙手微微顫抖。劉少奇、彭德懷等首長也默默地進入這座軍用大帳篷。毛澤東不住地吸土造香煙,他微俯下高大的身軀,對王諍溫和地說:“不要著急,耐心是成功的保證。”王諍含淚點頭:“主席,我有這個信心,一定能夠呼通。”因為電台昨天出過故障,他又作了一次檢修。終於,他收到了友軍電台的呼號,由弱漸強。是急切而有力的呼喚,是與毛澤東一個樣的湖南口音,辣辣的……帳篷里的氣氛一下變得歡快,首長們相互握手。毛澤東伸出大手,用力地拍拍王諍的肩膀:“好哇,王諍同志,這就好!非常之好喲!你為黨中央、為工農紅軍又立下大功,歷史將永遠銘記你的功績!”
王諍取下耳機,用毛巾拭去臉上的汗珠,激動萬分,淚水奪眶而出。他想說什麼,卻又沒說出來,聲音哽咽,他感到鬆了口氣。幾位首長臨時商議一陣,由張聞天同志口授電文、王諍發報……
張國燾危害中共中央的陰謀最終失敗。迫於變化了的形勢,他勉強同意紅四方面軍停止進軍西康,轉而北上。張國燾早就聽說中央紅軍有個名叫王諍的電訊專家,多次截獲破解國民黨的密電碼,為紅軍爭取戰略主動屢立奇功,但他沒想到中央紅軍能這麼快就與遠在數百裡外的紅二方面軍取得聯繫。張國燾多方打聽王諍,還想見見王諍。王諍聽了這些傳言,只淡然一笑。
延安整風中,王諍參加靜坐請願,抗議極“左”整人
王諍銅像
1942年,延安開展整風運動,雖然主流是好的,但康生借整風來整人,也出現一股暗流。他夥同一些人大搞“人人過關”,“搶救失足者”,拉網過篩,鬧得延安一時間“敵情”嚴重,人人自危,不少同志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運動不斷升溫,火藥味越來越濃,延安有近千名幹部、黨員被捕,有的被打成“托派反動分子”,有的被打成“叛徒內奸”、“特務分子”。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康生一夥打著“純潔革命陣營內部”的旗號,大搞刑訊逼供,手段極為殘忍。許多同志敢怒而不敢言。王諍可是怎麼也憋不住了,他與幾位貼心的戰友悄悄商量,打算去向毛澤東請願,要求毛澤東干預極左過火的嚴重問題。這無疑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弄得不好很可能會被扣上“反黨”的帽子。那幾位同志思想有顧慮,猶豫不決。王諍決然道:“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不能再一聲不吭了!我相信真理,相信黨中央,相信毛主席。”由於他的堅持,經過耐心的說服,那幾位同志也下了決心。
延安時期電訊工程專科學校校長王諍
過了約一小時,毛澤東那魁偉的身影出現在窯洞門口,激起一陣陣掌聲。他向大家擺擺手親切地說:“同志們,起來吧,都快起來!黨中央已經注意到你們的願望,請你們相信中央。整風的成績是主要的,方向是正確的,主流是好的。在肯定這些的前提下,我們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總結經驗教訓,對運動中一些過火的做法堅決予以糾正……”
“文革”中遞條子批林彪,王諍無私無畏
王諍
1968年4月的北京,早春天氣,乍暖還寒。位於西郊三里河的國家機械工業部大樓里裡外外到處貼滿了大標語、大字報,亂糟糟的。這座大樓共六層,大屋頂,飛檐凌空,中西合璧式的建築風格,全樓呈“回”字形,四樓相接。從一機部到七機部都在這幢建築物內辦公。王諍長期擔任四機部部長,資深望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三年前,由賀龍、聶榮臻元帥建議,經毛澤東提名,調王諍為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四部部長,足見中央領導人對他的器重。這次,他是被造反組織弄回四機部接受“群眾批判”的。
目睹部機關被搞得一團糟,幾乎停止辦公,王諍百感交集,怒火中燒,對林彪、江青、陳伯達、康生一夥打著毛澤東的旗號倒行逆施的種種行徑深為不滿。就在上個月下旬,林彪在三軍萬人大會上,面帶殺氣地宣讀了中央軍委命令:立即撤銷代總參謀長楊成武、空軍政委余立金、北京衛戍區司令傅崇碧三位高級將領的職務,稱之為“反黨陰謀集團”,並決定嚴加查辦。王諍心中明白,那幾位將軍是無辜的,是軍界的又一批受害者。他氣得幾夜失眠。他對林彪的所作所為尤其惱火:你是堂堂的解放軍元帥,又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為何只為了排除異己就不顧事實、歪曲黨史、軍史,拉幫結派,搞陰謀,耍手段?這幾年來,就說軍內吧,朱德、賀龍、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陳毅……這些元帥都被你整過,算計過!別人敬你、畏你,我偏不敬你,不畏你……王諍越想越恨得咬牙切齒,一個念頭在腦海里盤旋……
召開國防軍工生產會議
當天下午,中央軍委辦事組、全軍文革小組在三座門軍委大院召開國防軍工生產會議,電話通知王諍務必參加。王諍準時趕到了會場。林彪沒來,但他的老婆葉群(已當上軍委辦事組副組長)和新任命的總參謀長兼軍委辦事組長黃永勝,副總長吳法憲、邱會作、李作鵬、溫玉成等人都來了。到會的還有葉劍英、聶榮臻兩位老帥。副總理兼公安部長謝富治、北京軍區政委鄭維山以及國務院負責抓生產的李先念、紀登奎等也到會。王諍到會場后,即在後排找個位子坐下,閉目養神。
延安時期電訊工程專科學校校長王諍與李克農、廖承志、楊尚昆合影
會議由黃永勝主持。他無端地嚴厲指責了陳毅如何如何“反對”毛澤東,又批判羅瑞卿如何“破壞”國防軍工生產,還含沙射影地批評葉帥對林副統帥不尊重。葉群接著講話,不時揚揚手中的小紅書,口口聲聲林總如何如何,王諍更是反感到了極點。實在忍無可忍,他取出鋼筆和小本子,寫了兩張紙條,內容大意是:林彪同志不是沒有缺點和錯誤,他在紅軍長征時期就兩次反對過毛主席;遵義會議后,林彪還主動聯絡張國燾,想奪去毛主席對中央紅軍的最高指揮權……條子不長,但字字句句鏗鏘有力。
他請坐在他前排的黃知真將軍遞上字條,黃知真傳遞給自己前排的鍾赤兵將軍,一個個傳遞。黃永勝看了字條,臉色頓變,他惡狠狠地瞪了後排的王諍一眼。王諍卻神色自若。他已橫下一條心來,就是要碰一碰聲名顯赫、如日中天的林副統帥,殺殺他和他一夥走卒的囂張氣焰!王諍早已作好了被捕被打擊的思想準備。前幾天,他就對夫人秦岩交待了後事該如何辦,暗示自己極可能出禍端。他沒給自己留下退路。此刻,王諍雙手抱臂,嘴角掛著一縷傲然無畏的冷笑。
黃永勝將字條遞給葉群,吳法憲、邱會作等依次傳看,個個神情驚恐。他們交頭接耳,議論了一會兒。接著,黃永勝打開小紅書,念了一段毛主席語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它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樣不會自己跑掉。”接著,他以手掌擊桌,聲色俱厲地宣布:“會場上竟有人公然跳出來,赤膊上陣,猖狂反對林副統帥。這是當前軍內文化大革命中又一起極為嚴重的政治事件,性質非常嚴重……”
紛紛將目光轉向王諍。王諍肩披黃呢子軍大衣,依舊雙手抱臂,面色冷峻,凜然無畏。第二天,軍委辦事組宣布王諍隔離審查,他被剝奪了人身自由。這就是轟動軍內外的“炮打副統帥事件”。
王諍被扣上一連串黑帽子,大會斗,小會批,林彪及其追隨者們恨不得將他公開處死。王諍被剝奪了自我辯護的起碼權利,他被坐“飛機”,戴高帽子,整得死去活來,還是不肯為“炮打”一事作檢討。專案人員一時無計可施,幾個月以後,東北烏蘇里江畔發生了中蘇邊防軍武裝衝突,即珍寶島事件。為了對付“新沙皇”,毛澤東親自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會議。會上有人談到前線的無線電通訊屢被蘇軍電子干擾,已造成某種不利後果。毛主席當即責問林彪、黃永勝:為什麼不及時抽調解放軍在幾年前就已組建的電子干擾部隊參戰?同時,又問到王諍的情況。林彪、黃永勝等人支支吾吾,不知怎麼回答才好。毛澤東回顧了紅軍長征與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次鬥爭,鄭重指示:王諍是立過大功的同志,是功臣,有缺點錯誤可以幫他改么,一棍子打死不是黨的政策,要儘快讓王諍出來工作……
這樣,王諍終於逃過了滅頂之災,又有了為黨為軍隊為人民效力的機會。林彪一夥於心不甘,對他仍多方限制,作為內部“監控”,還時不時地批判他“右傾”,誣稱他腦後有“反骨”。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兩年以後,“九一三事件”發生,林彪摔死在溫都爾汗。王諍長期壓抑的心情頓時為之一振。他一心只想多做工作,把失去的寶貴時間補回來,怎奈又遭到“四人幫”的干擾、破壞,電訊科研搞不上去。但他仍奔走呼號,與極“左”的禍國殃民的一套作堅決的鬥爭,終於看到了“四人幫”的垮台。由於身心受到損害,他的健康一天不如一天。1978年8月13日,王諍將軍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王諍將軍的浩然正氣將永留人間。
中將軍銜
一級獨立自由章
一級八一勳章
主要榮譽如下:
走進坐落在武進區洛陽鎮的王錚將軍生平事迹陳列室,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映入眼帘。英姿颯爽,目光堅定,我們不禁對這位,被毛主席稱讚是“中國紅色通信的開山鼻祖”的王諍將軍肅然起敬。王諍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了中央蘇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在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為我軍通信事業的創立和發展,開拓我軍無線電偵察、電子對抗,開創新聞廣播和郵電事業,發展電子工業和尖端科學技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王諍同志歷任中央軍委通信部部長兼電信工業局局長,郵電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主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第四部部長等職,是中共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
王諍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廢寢忘食、不知疲倦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深受黨的信任和群眾的尊敬。王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風範,將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黨中央、中央軍委十分重視王諍同志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的特殊貢獻,對他的一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王諍同志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將激勵家鄉人民在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征程中奮勇前進。陳列室內,王諍將軍生平事迹的介紹,從少年立志攜筆從戎到投身革命初展才華,一生征戰屢建奇功,遠見卓識不辱使命,最後鞠躬盡瘁奮鬥終身,記錄了王諍將軍一生不同時期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在陳列室的留言板上,王諍同志的長子王蘇民少將親筆為陳列室題詞——繼承父輩遺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