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傳統鼓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蘭州、皋蘭、永登、酒泉、張掖、靖遠等地。太平鼓作為蘭州地區城鄉人民喜愛的民間表演形式之一,含有慶賀新年太平之意。
蘭州太平鼓在每逢大的慶典活動,表演都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那鏗鏘有力的鼓點,顯示了黃河之濱人民的英雄氣魄,其風格獨特,具有濃厚的西北特色和藝術魄力。甘肅蘭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稱。2006年5月20日,蘭州太平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蘭州太平鼓是流傳在蘭州市郊區農村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關於太平鼓的來源,眾說不一,我採訪當地老藝人楊培有先生告訴我,相傳,明朝大將徐達為統一河山奉命西征,久攻蘭州王保保成不克,於是走訪民間,從蘭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啟發,創造了三尺長鼓,讓士兵將兵器藏在長鼓中,喬裝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關。百姓歡欣鼓舞,讚美此鼓為“太平鼓”。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因災難人們就要驅魔祛邪,因戰爭人們要祈求和平,因盛世人們就要歡騰高歌。震天動地的太平鼓就成為人們宣洩情感的一種媒介。伴隨著時代的步履,蘭州人敲響著太平鼓趕走了昨日的苦澀,步入了清明景和的太平盛世。
任何一種民間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蘊含著一定的人文、歷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蘭州地區部分藝術元素的集中組合。太平鼓是人類最早發明的樂器之一。蘭州市博物館收藏著蘭州市永登縣樂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彩陶鼓,史學界稱它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極為相似,被看作是太平鼓的雛形。
太平鼓大約出現在西漢,元狩二年漢武帝開闢西域建立絲綢之路,東西文化積聚交匯。這時的鼓除用於戰爭鼓舞士氣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樂。據《玉海》記載:“羯鼓如漆桶,兩頭具可擊”,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更有蘭州市的民間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達等將西征,收復了慶陽和臨洮后一舉將蘭州城攻下。惟有黃河北王保保城有元軍堅守,久攻不下。時逢元宵佳節,徐達設計,命將士裝扮成社火隊入城,將兵器藏於鼓中混入城中。隨著一聲炮響,城內外將士裡應外合擊敗元軍,收復城池。為了慶祝勝利不再兵刃,願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為太平鼓。由於此事發生在春節期間,人們就約定俗成了在春節社火表演中,太平鼓是不可或缺的表演項目。成為人們渴望和平、嚮往天下太平的情感表達方式。
蘭州太平鼓呈圓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徑長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雙面蒙牛皮,繪有二龍戲珠等圖案,鼓帶較長,可挎在肩上,便於擊打,同時又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蘭州苦水太平鼓是世界獨有的傳統鼓舞文化藝術,木質鼓身彩繪龍獅,牛皮鼓面皆繪太極,鼓身重十數斤不等。鼓者幾十乃至幾百,陣容雄渾,旌旗指揮,鑼鈸擊節,鼓身飛揚,起落有序,表演時左手扣環,駕馭鼓身,右手持鞭擊打鼓面,身法剛健多變,節奏時緩時驟,鼓陣開闊進退,鼓聲雄渾激越,充盈天地,氣勢磅礴,奇偉壯闊,神似黃河排浪百折不撓,勢如萬馬奔騰驚心動魄,聲同春雷滾滾,山河振振,方圓十數里皆聞。
蘭州太平鼓自具特色,首先它的外形與其他鼓不同,鼓身長80至85厘米、直徑37厘米,以圓柱體為基本造型,體積碩大,不用鼓槌,而是用麻擰成鼓條(或稱鼓鞭)擂其鼓面。擂鼓時,鼓發音低沉而渾厚,鼓手的動律是人舞鼓、鼓帶人、人鼓合一。鼓的上、下、躍、翻、騎、閃、展、騰、挪等打法豐富,充分體現著鼓手與鼓的相互交融、縱橫離合。可以說它的打法獨領鼓道的風騷。
動作樣式
蘭州太平鼓(圖3)
蘭州太平鼓表演中小伙們的基本步是:閃、展、騰、挪、翻、轉、跳、躍。他們前跳一丈龍擺尾,後退八尺虎翻身;左斜似蛟龍戲水,右斜似猛虎吞羊;進步連環十三鞭飛揚,驚心動魄。
蘭州太平鼓經過幾代民間藝人和藝術工作者的編排、加工和完善,逐漸形成了高鼓、中鼓、低鼓三種基本打法,在此基礎上糅進戲劇架子功技法和武術技法,加強節奏的變化,單一的太平鼓擊鼓節奏衍出輕、重、緩、急的不同打法,隊形變化也更加流暢。鼓、鑼、鈸新技法的編排使蘭州太平鼓更加音樂化、美術化、舞蹈化和性格化,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了合理的發展。
高鼓打花樣,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當鑼鼓響完,鼓手圍圓,先打"鷂子翻身",一層、二層、三層,層層開花,象徵著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鼓手們打"黃河激浪"時,他們輪番將鼓拋向空中,一層落下,一層又起,大浪滾滾齊頭並進,從不同的角度表現黃河洶湧澎湃不可阻擋的氣勢。其它陣法還有:鷹擊長空、響雷驚炸、兩軍對擂、四門、三陽開泰、鐵臂合圍、萬馬奔騰等等。
蘭州太平鼓具體的打法分為低鼓、中鼓、高鼓三類。
低鼓
鼓帶較長,鼓置於腳面。行進時左腳背頂鼓而行。表演時鼓基本上貼於地面,鼓在左、右、前、后、閃的掄打時右腿跨鼓,左小腿和腳內側將鼓夾起來進行旋轉,也可以兩腿交換做此動作。
中鼓
將鼓置身於鼓手膝關節下方,這時鼓完全失去支撐點,鼓手打起來難度最大。鼓手要在一系列的動作中完成擊鼓,還要加上雙手鼓條和鼓花在頭頂纏繞的動作和亮相等表演技法。這對鼓手身體的動律、雙手的舞動、相互對鼓的擊打配合,要求是極為嚴謹的。
高鼓
蘭州太平鼓(圖4)
歷經滄桑巨變,蘭州太平鼓從具體的打法和陣法上已經具備了一套程式化的規範,成為蘭州傳統民間藝術的瑰寶。
特徵
蘭州太平鼓除了有以上鮮明的特徵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具有藝術創作的想象和創作空間,通過傳承和創新,使太平鼓具有了強烈的時代性和藝術觀賞性。
民間藝術
太平鼓這一傳統民俗藝術,經過甘肅省舞蹈界的藝術工作者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創新,在太平鼓原有的基礎上將低、中、高鼓的三種打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放棄了傳統打法中常用的一個套路使用一種打法的比較單調的格局,使太平鼓的動作更趨多樣化。首先在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轉換上,進行大膽地創新,加快了轉換節奏,便它更具有合理性、科學性。這相應地加大了動作的難度,但動作上更為流暢。這使太平鼓打法的變化趨於豐富,單一沉悶的節奏得到改變。另外以音樂為背景,使音樂的節奏和鼓的節奏融會貫通,也使太平鼓的節奏徐疾有致。最主要的是把舞蹈的動作加入到鼓手的基本表演動作中去,用誇張的手法藝術地表現人們的思想情感。通過以上的藝術創新,太平鼓的藝術觀賞性大為提高,成為廣場舞蹈藝術和舞台鼓舞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文化特徵
太平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過去。蘭州市博物館收藏著蘭州樂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鼓,史學界稱它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頗為相似,兩著之間可能存在某種歷史的淵源。
太平鼓鼓身以紅色漆之,並繪有龍或者金獅子的圖案,兩端以牛皮製成鼓面,用“八卦”圍繞太極圖飾之。這一系列的製作方法充分說明擂起太平鼓而變“八卦”觸陰陽,“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紋,興地之宜,遠取諸物”。表露出天、地、人、鼓合而為一的思想,成為太平鼓起始的“心象”特徵。
社火習俗
蘭州太平鼓(圖1)
在蘭州市郊的農村裡,每年春節期間都有鬧"社火"的習俗。從陰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這段時間的祭祀活動中,太平鼓隊一直充當著重要角色。正月初三起社火,太平鼓隊就打起鑼鼓,在村裡各家各戶轉一遍,名曰"掃街",目的是為了打掃各家的穢氣。然後在鼓隊的帶領下,村民們到附近的廟宇祭祀地方神(如山神、土地神等),起形式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廟會。此時太平鼓聲驚天動地,目的是為了驅邪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條件的村落,在春節期間每天演兩場戲,上午一場,晚上一場。戲開演前,一般都要先打一通太平鼓助興,戲散場時,同樣要敲打太平鼓。春節期間村落之間太平鼓還要互相送社火,此時太平鼓又成了聯絡村落友誼和感情的橋樑。
陰曆正月十六,社火即將結束,最後一項活動是"送瘟神",每當這個時候,村民們紮好一個巨大的草人,將其視為瘟神,敲鑼打鼓地把瘟神送到村外燒掉,以保來年平安順利。至此整個:鬧社火"的活動就結束了。
社火結束后,村民們修理破損的太平鼓,然後將其封存,直至來年重起社火,平時任何人不許再動太平鼓。蘭州太平鼓不僅節日增添了喜慶氣氛,而且體現了黃土高原上西北人與自然抗爭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冀。
儘管蘭州太平鼓在傳統民間流傳久遠,藝人遍布,但活動僅限於春節期間,局限在村社,表演技法缺乏交流,被淹沒於各種民間技藝之中。 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辦,蘭州太平鼓作為獻禮節目將赴北京參加亞運會藝術節的演出。皋蘭縣在競標成功后,在西岔鄉鏵尖村組隊訓練,龐炳成為這隻進京的“蘭州太平鼓藝術團”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並擔任鼓隊的大旗指揮。在省歌舞團和市群藝館教練的協助下,鏵尖村擂響了蘭州太平鼓革新的第一聲戰鼓。鏵尖村的打麥場上鼓舞飛揚,在傳統鼓舞技術中創編出了新的打法,還恢復了失傳多年的“鷂子翻身”等技藝,為古老的蘭州太平鼓注入了新的血液。正是這次赴京演出,讓蘭州太平鼓獲得了新生,也讓世人目睹了高原鼓魂的風采與氣魄。同時,也讓祖祖輩輩以耍社火為主的太平鼓舞的藝人意識到,太平鼓將迎來一片更加廣闊的天地。 1999年,皋蘭縣組成百人太平鼓隊,代表蘭州參加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文藝晚會。在長達3個月的訓練中,在舞美專家的指導下對表演時間、鼓舞與伴奏音樂的協調和多隊組合同時表演等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訓練。使原本粗獷的,適合廣場表演的蘭州太平鼓舞走上舞台,讓植根於民間的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006年7月,蘭州太平鼓藝術團先後參加“鑼鼓喧天慶七一”———慕田峪長城民間鼓舞邀請賽並獲“歡樂之鼓”獎和組織獎並參加第四屆“北京 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演出。從 1990年至今的十餘年間,這隻太平鼓隊僅參加全國性的大型演出和比賽活動就達二十餘次。近幾年來,這隻太平鼓隊更是每年赴全國各地演出達 200餘次,並先後派專人赴新疆、寧夏、河南等地為當地培訓,並成立太平鼓表演隊11支。這不僅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宣傳了蘭州太平鼓,同時也讓太平鼓發祥地的農民們得到了經濟效益。
2002年蘭州的太平鼓隊應邀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城舉辦的“中華鼓王”大賽。在創編過程中,以彩陶鼓的原型為基礎,特意製作了身長3米、直徑1.5米的巨型大鼓。在表演時,鼓手擂響了雄壯渾厚的“彩陶”大鼓,數百名鼓手高舉著太平鼓,在金龍大旗和數十面小旗的引導下,吶喊著從巨型“彩陶鼓王”后奔涌而出,隊形用變換中的龍蛇陣為圖案,隨即在“彩陶鼓王”和“中軍”的引領下,進入了新創編的8分鐘表演中。這鼓聲一會兒恣肆張揚,一會兒智深勇沉,便人酣暢淋漓,蕩氣迴腸。有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浩大氣勢,充分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和一往無前的時代風貌。蘭州太平鼓隊由此贏得了“中華鼓王”的桂冠。
新創編“龍騰盛世”“鼓樂太平”“萬馬奔騰”“黃河激浪”“開發涌潮”“普天同慶”等等新的陣法,開創性地豐富了太平鼓的動勢藝術,使蘭州太平鼓更具藝術魅力。
太平盛世,應有太平的聲響,是祝福、是慶賀,也是期願。太平鼓自然地成為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手段,一種娛樂的需求。今天蘭州市各縣(區)、鄉(鎮)不分男女都組織有太平鼓隊,很多工礦企事業單位、部隊、學校,甚至離退休老年人也組織了太平鼓隊。外省的人們慕名紛至沓來,請蘭州的老師去培訓他們新組建的太平鼓隊。這足以說明太平鼓的深厚群眾基礎和藝術魅力的擴張力。太平鼓已經不僅僅限於春節社火隊的表演內容,它已經成為很多重大文化節會、各種慶典中不能缺少的元素。
發掘、保護甘肅蘭州太平鼓舞,不僅對繼承和豐富中國鼓舞文化有積極意義,而且能增進中國古代舞蹈、音樂的學術研究。進入21世紀以來,蘭州太平鼓的生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活動人數大量減少,年輕的鄉村"好家"也不如以前多了。需要採取措施,加強對蘭州太平鼓的挖掘、保護、整理和提高。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蘭州太平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