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
甘肅省轄地級市
慶陽,習稱“隴東”,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甘肅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長慶油田主產區。截至2020年7月,轄1個區、7個縣,總面積27119平方公里,總人口265萬,常住人口227.88萬人,城鎮人口90.98萬。
慶陽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部,東接陝西省的宜君、黃陵、富縣、甘泉、志丹等縣;北鄰陝西省定邊、吳起、志丹縣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彭陽縣、同心縣接壤;南與甘肅省的涇川縣及陝西的彬州市、長武、旬邑縣相連。被譽為“紅色聖地、岐黃故里、農耕之源、能源新都”,素有“隴東糧倉”的美稱。
慶陽市是是“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的故鄉,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的出土地,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鼻祖岐伯的出生地,甘肅的革命老區,長慶油田的發源地。
2019年,慶陽市完成生產總值742.94億元,同比增長5.3%。2020年,慶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4.73億元,比2019年增長4.3%。
慶陽市政府
(一)“慶陽”一名,取之宋代政和年間。宋太祖建隆元年置慶州團練,乾德初又升為慶州。到英宗治平年間改設環慶路。乃合環州和慶州首字而得名。政和七年(1117年)在慶州設“慶陽軍”節度。“慶陽”這一名稱方見於史冊,並沿用至今。
(二)慶陽因慶州州治城址位處馬蓮河上游環江(二河中位居西又稱西河)與柔遠河(又名東河)匯流以北的三角台地內(即今慶城縣所在地),古人以水之北為陽,故名“慶陽”。
夏商時期,慶陽稱鬼方,為周先祖公劉邑地。西周時期,稱北豳。春秋戰國時期,慶陽為戎狄之地,曾屬義渠戎國。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國,置北地郡,沿至漢、晉。西魏時改置朔州,轄彭陽(今西峰區境內)、陽周(今正寧縣境內)、豳州趙輿郡、定安縣、襄樂郡、襄樂縣、獨樂縣(同屬今寧縣境內),北周時廢棄。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慶州,煬帝大業年間改為弘化郡,轄合水、馬嶺、華池、歸德、洛源、弘化、弘德7縣,唐初復為慶州,后改安化郡、順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慶州、並升安定軍,統轄順化、合水、樂蟠、馬嶺、同川、華池、延慶、懷安、洛源、方渠10縣;與分設的寧州(轄彭原、彭陽、安定、襄樂、真寧5縣)、原州(轄今鎮原及平涼部分地區)均屬陝西關內道。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慶州團練,屬陝西路;乾德初復置慶州,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改稱環慶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公元1119年)改為慶陽府,轄安化、合水、彭陽3縣,與分設的環州、寧州同屬永興軍路,原州(今鎮原)屬秦風路。
金初改慶陽為安國軍,旋改定安節度;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置慶原路總管府,慶、環、原、寧4州同屬慶原路。
元時仍為慶陽府。明時隸屬陝西布政司,並增慶陽衛,轄寧州及安化、合水、環縣、真寧4縣。
清康熙四年分隸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裁衛歸併郡縣,統轄1州4縣,即寧州、安化、合水、真寧和環縣。
民國2年(公元1913年),歸屬隴東道(后改屬涇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廢道,改隸涇原行政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甘肅省在西峰分設第三區行政督察區,轄慶陽、環縣、合水、鎮原、寧縣、正寧6縣。
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鄉成立了陝甘寧邊區蘇維埃政府。隨之,建立了華池、慶北縣的革命政權。
1935年秋又建立了新正、新寧縣的革命政權。同年11月,成立陝甘省,轄華池、慶北等縣;成立關中特區,轄新正、新寧等縣。
1937年陝甘寧省撤銷,成立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華池、環縣、曲子3縣。
1940年春,成立隴東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慶陽、合水、鎮原3縣。秋季,慶環,隴東分區合併為隴東分區,轄華池、環縣、曲子、慶陽、鎮原、合水6縣。
1949年5月,關中分區改為三原分區,新正、新寧縣歸三原分區。
1949年6月,新正、新寧縣改稱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專員公署,轄西峰市及華池、環縣、曲子、慶陽、合水、鎮原、正寧、寧縣8縣1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屬甘肅省人民政府。
1949年7月8日西峰解放,成立慶陽專員公署。1955年9月慶陽專員公署並於平涼專員公署,1962年1月慶陽與平涼分設,復為慶陽專員公署。
1968年4月改為慶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10月改為慶陽地區行政公署。
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慶陽地區行政公署下轄7縣1市。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5號,撤銷慶陽地區和縣級西峰市,設立地級慶陽市。慶陽市設立西峰區,以原縣級西峰市的行政區域為西峰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九龍南路。慶陽縣更名為慶城縣。慶陽市轄原慶陽地區的鎮原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寧縣、正寧縣和新更名的慶城縣以及新設立的西峰區。
甘肅省慶陽市東接陝西省延安市;南與陝西咸陽市及甘肅省平涼市相連,北鄰陝西省榆林市及寧夏鹽池縣;西與寧夏固原市接壤。慶陽市屬黃河中游內陸地區。介於東經106°20′至108°45′與北緯35°15′至37°10′之間。東倚子午嶺,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盤山,東、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緩,故有“盆地”之稱。區內東西之間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
慶陽
慶陽市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與2089米之間。山、川、塬兼有,溝、峁、梁相間,高原風貌雄渾獨特。全境有10萬畝以上大塬12條,面積382萬畝。董志塬平疇沃野,一望無垠,有700多平方公里,橫跨慶陽市四縣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黃土原面,堪稱“天下黃土第一原”。
慶陽市風光
慶陽市屬大陸性氣候,冬季常吹西北風,夏季多行東南風,冬冷常睛,夏熱豐雨。降雨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間。氣溫南部高於北部,年平均氣溫9.5—10.7℃,無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25—145千卡/平方米,地面平均蒸發量為520毫米,總體呈乾旱、溫和、光富的特點。
2張
悠悠子午嶺
慶陽市子午嶺40621公頃次生林,為中國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有“天然水庫”之稱,生長著松樹、柏樹、樺樹等200多種用材和經濟林木;棲息著豹、狍鹿、靈貓、黑鸛、鴛鴦等150多種野生動物,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子午嶺海拔在1600至1907米之間,林區內峰巒疊翠,谷壑幽深,登嶺遠眺,群山連綿,崢嶸突兀,雲海翻騰,保護區森林覆蓋率88.3%。
溫家寶總理曾指出:“今後一個時期,唯一可以接替大慶的可能就是慶陽,就是長慶油田。”2013年,發源於慶陽的長慶油田油氣總當量成為我國產量最高的巨型油氣田。
慶陽市區
慶陽已探明油氣總儲量40億噸,占鄂爾多斯盆地總資源量的41%,油氣預測儲量相當於延安的1.7倍、榆林的6.7倍、寧東地區的80倍左右,占鄂爾多斯盆地總資源量的41%。天然氣(主要為煤層氣)預測資源量達1.36萬億立方米,占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層氣總資源量的30%;石油總資源量32.74億噸,占鄂爾多盆地總資源量的33%。石油三級儲量16.2億噸,探明地質儲量5.16億噸,2001年新探明的西峰油田,三級儲量達4.25億噸。
慶陽煤炭資源已查明預測總儲量2360億噸,占甘肅全省預測儲量的94%,占鄂爾多斯盆地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的11.8%,佔全國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的4.23%。按照每年生產一億噸煤炭的目標計算,至少可以開發786年,已完全具備億萬噸級大煤田建設條件。慶陽境內的煤炭雖然埋藏較深,但煤質好,是優良的動力煤和化工煤。慶陽煤炭開發吸引了特大型央企和其他企業的投資興趣,已有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大唐集團、華電集團、中煤等央企和諸如淮北礦業、金川集團、甘肅能源集團等省級大型企業進入慶陽市開發建設煤礦、煤電、煤化工、煤建材和運煤公路、鐵路等項目。慶陽在建的大型煤礦有核桃峪、新莊、馬福川、劉園子、甜水堡等年產近3000萬噸的幾個煤礦。
慶陽還擁有白雲岩、石英砂、石炭岩等10多種礦產資源,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白雲岩分佈於環縣毛井鄉黃寨柯村的陰石峽,礦區露出地層長930米、寬500米,層位穩定,總儲量675.7萬噸。礦石為塊狀,基本不含雜質,可達到一級晶要求,具有滿足冶金、陶瓷、玻璃及提煉金屬鎂等良好的工業開發價值,而且礦區地質結構穩定,交通方便,土地寬闊,工程技術環境和條件良好。石英砂主要分佈於西峰—鎮原一帶及環縣甜水堡,其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和粒度成分三大指標均符合酒瓶玻璃原料標準。鎮原—西峰7個礦點估算總儲量5429萬噸,環縣甜水堡估算總儲量為800萬噸,均屬大型礦床規模,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石灰岩主要分佈於環縣西北部的石樑,為中型礦床,礦體呈層狀分佈,遠景儲量1225.9萬噸,其中水泥石灰岩39.5萬噸,制鹼灰岩1184.4萬噸。在環縣九連山還有小型礦床,礦體亦呈層狀分佈,地質儲量128.18萬噸。始建於1970年的九連山水泥廠,經過連續三期技術改造,已建成能夠生產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特種專用水泥16萬噸的生產能力。
截至2019年11月,慶陽市下轄西峰區1個區、慶城縣、華池縣、寧縣、鎮原縣、合水縣、正寧縣、環縣7個縣。
市人民政府駐地:西峰區慶州西路
縣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總人口(萬人) | 郵政編碼 | 政府駐地 |
---|---|---|---|---|
慶陽市 | 27119 | 262 | 745000 | 西峰區慶州西路 |
西峰區 | 996 | 38 | 745000 | 九龍南路 |
慶城縣 | 2673 | 29 | 745100 | 慶城鎮 |
環縣 | 9236 | 35 | 745700 | 環城鎮 |
華池縣 | 3776 | 13 | 745600 | 柔遠鎮 |
合水縣 | 2976 | 17 | 745400 | 西華池鎮 |
正寧縣 | 1329 | 23 | 745300 | 山河鎮 |
寧縣 | 2633 | 55 | 745200 | 新寧鎮 |
鎮原縣 | 3500 | 51 | 744500 | 城關鎮 |
2019年末,慶陽市常住人口227.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0.98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9.92%。全年出生人口2.59萬人,出生率為11.37‰;死亡人口1.64萬人,死亡率7.19‰;自然增長率為4.18‰。
慶陽市歷史上為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回、藏、滿等29個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全市有1個民族鄉、9個民族村。
1.較快增長階段(1986——1995年)
由於受20世紀60年代生育高峰人口慣性的影響,1986-1995年慶陽市正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三次生育高峰期,慶陽市總人口由1986年的197.93萬人上升到1995年的235.08萬人,9年當中增加人口32.15萬人,增長了18.77%,年平均凈增4.13萬人,年平均增長了2.09%。
2.平穩下降階段(1996——2003年)
在經過了一個生育高峰期后,加之由於人口控制的效果,這一個階段人口增長的趨勢得到了緩解,出現了人口增長平穩下降的狀態,慶陽市總人口由1996年的241.96萬人增至2003年的255.76萬人,7年當中增加人口13.8萬人,增長了5.70%,年平均凈增1.97萬人,年平均增長了0.81%。自1999年之後,每年人口自增率均在10‰以下,最低的2003年自增率只有6.96‰,這個階段人口增長明顯低於上個階段,和過去相比,慶陽市人口呈現出了下降的勢頭。
3.較低增長階段(2004——)
由於人口規律性的慣性作用,從2004年開始,慶陽市進入了新一輪的人口生育高峰,但是由於計劃生育工作長期持久的發展,這一階段人口增長明顯較低。慶陽市總人口由2004年的256.69萬人增加到2007年的262.43萬人,3年間增加人口5.74萬人,增長了2.24%,年平均凈增1.91萬人,年平均增長了0.75%。由於這個階段還沒有結束,還沒有完全反映出來,但是和過去人口增長階段相比,增長幅度較低已成為定局。
1990年—2009年甘肅省、慶陽市總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對比表 | ||||||
---|---|---|---|---|---|---|
年份 | 總人口(萬人) | 出生率(‰) | 自然增長率(‰) | |||
1990—2009 | 甘肅省 | 慶陽市 | 甘肅省 | 慶陽市 | 甘肅省 | 慶陽市 |
1990年 | 2254.67 | 217.84 | 20.68 | 18.63 | 14.48 | 12.73 |
1991年 | 2284.92 | 220.60 | 19.38 | 17.83 | 13.33 | 11.73 |
1992年 | 2314.19 | 223.82 | 19.37 | 18.05 | 12.73 | 12.08 |
1993年 | 2345.23 | 226.97 | 20.16 | 18.11 | 13.32 | 12.58 |
1994年 | 2387.25 | 230.26 | 20.82 | 20.23 | 13.98 | 13.99 |
1995年 | 2437.95 | 238.94 | 20.65 | 22.11 | 14.16 | 15.50 |
1996年 | 2466.86 | 242.46 | 18.43 | 21.39 | 11.79 | 14.64 |
1997年 | 2494.00 | 244.78 | 17.22 | 17.36 | 11.02 | 11.64 |
1998年 | 2519.00 | 247.39 | 16.54 | 16.52 | 10.04 | 10.61 |
1999年 | 2543.00 | 249.70 | 15.61 | 13.77 | 9.17 | 9.27 |
2000年 | 2556.89 | 251.46 | 14.38 | 15.14 | 7.97 | 9.58 |
2001年 | 2575.24 | 253.08 | 13.58 | 12.21 | 7.15 | 7.58 |
2002年 | 2592.58 | 254.80 | 13.16 | 13.37 | 6.71 | 7.23 |
2003年 | 2603.34 | 255.76 | 12.58 | 10.85 | 6.12 | 6.96 |
2004年 | 2618.78 | 256.69 | 12.43 | 11.13 | 5.91 | 7.16 |
2005年 | 2634.59 | 258.58 | 12.59 | 13.15 | 6.02 | 7.36 |
2006年 | 2606.25 | 260.51 | 12.86 | 13.32 | 6.24 | 7.41 |
2007年 | 2617.16 | 251.27 | 13.14 | 13.41 | 6.49 | 7.43 |
2008年 | 2628.12 | 252.16 | 13.22 | 13.57 | 6.54 | 7.44 |
2009年 | 2635.46 | 252.68 | 13.32 | 13.91 | 6.61 | 7.45 |
據《慶陽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慶陽市常住人口為2211191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595445戶,家庭戶人口為206279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2人減少0.66人。
2016年末,慶陽市常住人口224.1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1萬人(常住人口中當年凈流出0.5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8.44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4.99%。全年出生人口3.07萬人,出生率為13.68‰;死亡人口1.56萬人,死亡率6.96‰;自然增長率為6.72‰。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正式發布,在本次人口普查/甘肅各地州人口排名中,慶陽市以227.88萬的人口數位居第五,其中鎮原縣人口數位居全市第一。
•民族
甘肅省慶陽市是一個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共有回、藏、滿等29個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市264萬人口的0.3%,主要分佈在6個縣(區)的1個民族鄉、9個民族村。
領導幹部 | |
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 黃澤元 |
省政協副主席 | 貟建民 |
市委副書記 | 盧小亨 |
副市長、代理市長 | 周繼軍 |
2020年,慶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4.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62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356.36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00.75億元,增長1.9%。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9∶47.2∶39.9。全年全市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194.12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25.7%。
2018年,慶陽市實現生產總值708.1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2017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01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355.67億元,下降1.5%;第三產業增加值281.47億元,增長10.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0%,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2%,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31312元,增長3.0%。
2018年,慶陽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84.61萬畝,比2017年下降3.8%;糧食總產量達到141.60萬噸,增長10.5%。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06.03萬畝,下降6.9%,產量41.90萬噸,下降3.1%;秋糧播種面積378.59萬畝,下降2.0%,產量99.71萬噸,增長17.5%。油料播種面積77.28萬畝,增長15.5%,產量9.01萬噸,增長15.4%;蔬菜面積43.72萬畝,增長4.2%,產量41.46萬噸,增長16.7%;果園面積80.97萬畝,其中當年新栽8.36萬畝;水果總產量34.39萬噸,下降19.8%,其中蘋果面積66.35萬畝,產量31.53萬噸,下降18.6%。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72.65億元,增長6.3%。
2018年,慶陽市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323.87億元,比2017年下降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09.86億元,下降2.2%。規模以上工業中,地方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6.88億元,增長3.8%。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543.31億元,產品銷售率為99.2%。
2018年,慶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89.34億元,增長17.6%,其中利潤總額88.18億元,比2017年增長57.6%。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減少3241萬元,下降1.2倍。
2018年,慶陽市資質以上建築企業82戶,比2017年新增5戶;全年建築企業實現增加值46.23億元(按現價計算),比2017年增長2.8%。
2018年,慶陽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63億元,比2017年增長8.0%。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8.71億元,增長8.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64.92億元,增長7.0%。分行業看,批發業52.89億元,增長12.3%;零售業168.37億元,增長7.2%;住宿業1.98億元,增長3.4%;餐飲業30.39億元,增長5.8%。
2018年,慶陽市外貿出口創匯16762萬元,比2017年增長1.6%。
民歌
慶陽民歌被譽為“黃土歌魂”,唱遍全國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綉金匾》、《軍民大生產》三首歌曲,是慶陽農民歌手孫萬福、汪庭有的佳作。
隴劇
在隴東道情的基礎上孕育誕生的隴劇,是甘肅的新劇種。
刺繡
環縣香婦女的針工技藝在千姿百態的立體造型中自然流露出來,個人技能在各自擅長的藝術表現造型體上得到淋漓精緻的發揮。環縣香包除驅瘟防疫的衛生傳統觀念和趨吉避邪、祈祥納福的民俗內容外,裝飾環境,修飾日用品,美化生活的特徵也很顯著,當地家家戶戶日常生活中都存在著用香包美化生活的習慣,結婚用品也必須有一整套完整的綉製品。
香包
慶陽香包,又稱“絀絀”,是慶陽的一種民間民俗物品。按照剪紙的圖樣,在絲綢布料上用彩色的線綉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然後縫製成不同的造型,內芯填充上絲棉、香料,就做成一種小巧玲瓏、精緻漂亮的刺繡品。這種刺繡品又叫荷包,慶陽民間稱作耍活子。
剪紙
慶陽剪紙,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根據用途主要有喜慶剪紙、福壽剪紙、婚禧剪紙和現代生產勞動剪紙等。取材大都來源於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鳥獸,故事傳說等素材。其內容豐富多彩,表現手法靈活,有表達吉祥喜慶、反央傳統民俗的“二龍戲珠”、“駱駝進寶”、“吉獸圖”、“麻姑獻壽”;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愛情的“孔雀戲牡丹”、“蝴蝶戀花”、“喜鵲踏梅”、“魚兒鑽蓮”;有保佑平安康樂、祈求神獸降福的“老虎下山”、“獅子滾繡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間故事“劉海戲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等。慶陽剪紙技藝嫻熟,風格古拙質樸、粗獷奔放、簡單明快、線條洗鍊,與中國同類民間剪紙相比獨具特色。
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節會
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藝術節在慶陽市西峰區舉辦,已成功舉辦多屆。
慶陽素有“隴東糧倉”之稱,盛產小麥、玉米、油料、蕎麥、小米、燕麥、黃豆等,特色小雜糧久負盛名。
慶陽還是全國最大的杏製品加工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國品質最優、發展面積最大的黃花菜基地,國家特產經濟開發中心確定的全國特產白瓜籽、黃花菜示範基地,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杏鄉”。
慶陽位於華北連接西北之處,草原文化連接農耕文化的特殊地帶。周祖的農耕在這裡發展較早,但這裡長期為游牧者佔據,農牧業的長期協調發展有了慶陽以農產品為主料,畜牧產品為輔料的特色美食。
慶陽
雷西高速公路
雷家角(陝甘界)至西峰高速公路已於2013年11月20日建成通車。雷西高速公路主線長128.057公里,連接線長17.13公里,途經慶陽市西峰區、合水縣、慶城縣3個縣區,10個鄉鎮,34個行政村。
銀川至百色國高(G69)甜水堡至慶城至羅兒溝圈高速公路(規劃),分別與青島至銀川、定西至武威、青島至蘭州、銀川至昆明等國家高速公路連接,是寧夏、甘肅、陝西三省區毗鄰地區重要的對外運輸大通道。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雙向4車道,路基寬度為24.5米,規劃里程390公里。
1.
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高速公路
2.
雷家角(陝甘界)至西峰高速公路
3.
銀川至百色國高(G69)甜水堡至慶城至羅兒溝圈高速公路
西平鐵路
慶陽
銀川至西安鐵路正線全長574.4公里,其中慶陽段約270公里,總投資估算529.7億元,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十二五后三年重點項目和《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骨幹交通要道。
2015年12月,銀西高鐵慶陽段正式開工建設。銀西高鐵正線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時速350公里條件,其中慶陽境內線路長度272.74公里,設甜水堡、環縣、曲子、慶城、慶陽和寧縣6個站,投資約352億元。
2020年12月26日上午,銀西高鐵(銀川到西安)正式通車運營。甘肅慶陽舉行了列車首發儀式。銀西高鐵開通,意味著甘肅省唯一的革命老區——慶陽市,其首條高鐵正式通車運營。
2018年,慶陽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6005人,在校學生22029人,畢業3877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5046人,在校學生13693人,畢業3480人;普通高中招生16454人,在校學生49759人,畢業17954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61%。全市大專以上高考錄取人數16152人,比2017年減少1145人,下降6.6%;錄取率79.7%,比2017年下降1.6個百分點。
2018年,慶陽市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4454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2845人。
2018年,慶陽市共組織實施農業、工業、醫療衛生和社會公益事業等各類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12項,共投入科技經費292萬元。
2018年,慶陽市共有專業國有文化藝術表演團體9個,全年演出1813場(次),觀眾220萬人(次);公共圖書館9個,藏書79萬冊;博物館、紀念館15個,文物藏量29680件;綜合性檔案館9個,館藏各類檔案57.17萬卷、63.16萬件,資料9.17萬冊,照片2.59萬張;文化站119個;有線電視用戶增加到92731戶,有線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12.3%。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100%;《隴東報》出版365期,發行1249.73萬份。
2018年,慶陽市舉辦縣以上運動會40次,參加運動員58328人次。在市級以上運動會上奪得35枚金牌,28枚銀牌,22枚銅牌。
2018年,慶陽市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083個,比2017年增加75個。其中,醫院44個,鄉鎮衛生院12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7個,村衛生室1261個,門診部16個,診所488個,婦幼保健院(站)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個,衛生監督所(中心)8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96個。2018年年末實有醫療床位12121張,比2017年凈增1344張,增長12.5%。其中,醫院9619張,凈增2086張,增長27.7%。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3689人,凈增3973人,增長39%;其中,執業醫師3650人,凈增384人,增長11.7%;執業助理醫師1123人,凈增240人,增長27%;註冊護士6940人,凈增3304人,增長90%;藥師(士)411人,凈增3人,增長0.7%;技師(士)497人,凈增50人,增長11%;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068人,減少8人,降低7%。
慶陽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旅遊景點61處,其中人文類56處(紅色革命勝跡7處),自然風景類5處。主要景點有:周祖陵、公劉廟、隴東民俗博物館、岐黃中醫藥博物館、子午嶺、紅色南梁、山城堡戰役遺址、北石窟寺、石空寺石窟、東老爺山、夏家溝森林公園、潛夫山森林公園、東湖公園、南小河溝等。
2011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評比中,慶陽市入圍,2012年,慶陽繼續入圍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
● 紅色旅遊
慶陽市革命歷史悠久,是甘肅省的革命老區,從1927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22年間,先後經歷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西北革命根據地、陝甘寧抗日根據地三個較大的歷史時期。
1927年在寧縣建立了甘肅第一個農村黨組織。1931年建立了陝甘第一支革命武裝——南梁游擊隊。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權——南梁政府。以慶陽市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作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全國“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它的存在為中央紅軍和黨中央長征提供了落腳點,也為八路軍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發點,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的大部分部隊都駐紮在慶陽市。
慶陽現存的“南梁政府”舊址、河連灣陝甘寧省府舊址、山城堡戰役遺址,是國家、省、市分別確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血與火的鬥爭中鑄就的老區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慶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 城市景觀
慶陽市區內共有南北向道路24條,東西向道路55條,巷道23條;市級廣場2個,分別為“和諧廣場”及“周祖廣場”;湖6個,分別為“東湖公園”、“范公湖”(城市東區)、“西湖”、“天湖”及“慶陽湖”(均在城市南區)、“公劉湖”(城市北區)。
● 文化名人
● 著名將領
北地郁郅王圍、北地郁郅甘延壽,北地義渠公孫敖、北地義渠公孫賀,北地郁郅李息,北地泥陽李傕,北地義渠傅介子等人,東漢末年名將皇甫嵩(今鎮原人),南宋抗金名將楊政(原州鎮原人)功至武顯郎,明朝武將咸寧侯仇鉞。《後漢書》中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諺語。
● 當代名人
北京市委常委苟仲文,原甘肅省委副書記馬西林,原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劉懋功,蘭州軍區副政委(中將軍銜)王建民;青年作家(《一路東去》作者)兼旅行家、著名策劃人——路東,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
2017年12月,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4月,入選“2018暢遊中國100城”。
2019年8月,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19年11月,“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發布,慶陽排名第14。
2020年12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