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孫家林的結果 展開

孫家林

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架橋隊副隊長

孫家林,人名。可以指教師孫家林,也可以指臨河孫家林。

個人簡介


孫家林,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架橋隊副隊長。孫家林自1980年參加工作進入航務行業工程建設領域的那一天起,就與起重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勇於創新,不斷鑽研技術,逐漸成為吊裝、架橋方面的“土專家”。2005年起,擔任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架橋隊副隊長。蘇通長江大橋是由孫家林領銜攻克技術難關的,該大橋獲得由美國土木工程協會頒發的土木工程傑出成就獎,中國工程項目首次獲此殊榮。

人物特寫


孫家林在架橋技術領域第一次“吃螃蟹”,是1996年在公司承建的國家重點工程――甌江大橋工程中。當時,利用架橋機進行公路橋樑架設,在中交二航局尚屬新工藝。當工程進入上部結構施工橋樑架設階段,項目部在聯繫外租和分包給外單位架設工作中,由於對方要價太高而未果。這時,孫家林勇挑重擔,憑著他多年積累的起重經驗和一股刻苦鑽研的勁頭,通過自行設計,用萬能桿件拼裝出了中交二航局第一台架橋機,順利完成了溫州大橋重達30噸的砼空心板安裝任務,為公司節省成本80多萬元。初露鋒芒的成功,使孫家林增添了自信。從此,他對鑽研各種新的起重、架梁工藝更加起勁。1999年初,浙江金麗溫高速公路工程(二期)建設全面展開,該工程不僅高架橋多,而且架橋的難度大、任務重、工期緊。作為現場工長的孫家林,在安排好工地其他作業的同時,用萬能桿件拼裝了50噸龍門吊機,並充分利用現有設備,分別用萬能桿件和貝雷片設計、拼裝架橋機兩台,進行重達50噸的20米砼箱梁安裝施工。為解決場地狹窄、橋樑曲線的難題,孫家林還創造性地設計了輪胎式運梁平台運梁、裝載機作動力牽引的運梁工藝,不僅比傳統的軌道平車運輸節省資金50餘萬元,且施工簡便、安全、快捷,使工程提前工期2個多月。
2005年,已擔任架橋隊副隊長的孫家林,帶領工友們來到“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橋”――蘇通長江大橋的施工現場。他們要攻克大橋TP75型兩跨式支撐架橋機及75米跨T梁懸拼等技術難關。該項目是在40至60米高的橋墩上進行水上施工作業,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孫家林用自己所學,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合理的架橋機安裝方案。架橋機安裝,特別是主桁架的安裝,既要考慮橋墩的高度,又要考慮水上浮吊的起重能力、性能,以及水面上吊裝重物的可操作性。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覆試驗,孫家林提出了多種吊裝方法――設制專用的吊具、軟繩捆綁法、鋼絲繩捆綁法等,通過這些“土方法”的綜合運用,架橋隊優質、高效、圓滿地破解了當時業界公認的世界級難題。這一創新,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廈門集美大橋等一系列項目的施工之中。迄今為止,孫家林已參加全國各地20多座大橋的建設施工,出色的成績,贏得榮譽和掌聲。他沒有停止攀登架橋技術高峰的腳步,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並帶動了一大批年輕工人刻苦鑽研架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