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宗祠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周氏宗祠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昌溪鄉周邦頭村,始建於明孝宗弘治十年,主體建築面積747.12平方米,自奠基至竣工,歷時五載,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周氏宗祠位於周氏縣昌溪鄉周邦頭村,時代為清。磚木結構,三進五開間,面闊18.5米,進深43.5米,由門廳、享堂、寢堂、廊、天井等組成。門廳原被拆改,1997年維修時恢復五鳳樓;享堂的木構架較完整,前檐的斜撐不同於別處,是四個圓雕人物,分別為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等,雕刻水平極高;寢堂有樓、重檐;前廊為軒頂民間間天井有香火井。周祠的布局舒展,結構精巧,裝飾優美,是傑出的清代徽派祠宇建築。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

主要展覽


歙縣周氏宗祠
歙縣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脊頂以特製鏤花雕磚壓頂,上有十三對剔透麒麟相對而立,兩邊犄角上翹,直指蒼穹,顯富麗凝重;外牆皆用雙層“三六九”型青磚砌就,堅固之極,四面牆裙嵌以青石座基,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整個祠堂布局分柵棚、丹墀、正廳、後進和寢陵五大部分,是“三進兩明堂”的代表作。宗祠的選址堪具匠心:座北朝南,背靠來龍山,青松翠柏,古木蔥蔥;門臨昌源河,綠波蕩漾,流水潺潺。祠前辟有兩個大坦,可容千人,全以鵝卵石綴成。通街大道,穿坦而過,上溯昌溪、石潭,下通深渡、縣城,人來人往,更添宗祠熙攘景象。正門之上高懸“周氏宗祠”、“欽點主政”、“恩賜進士”、“四世二品”等匾額。步入周氏宗祠首先映入眼瞼的便是108.16平方米的天井,兩邊走廊寬敞明亮,十根黑色“黟縣青”方石柱環抱四周,呈現古樸莊重之感,抬頭仰望正廳可見“六順堂”大匾額。周氏族人崇尚耕讀,從明永樂到清末四百多年間,共出了四名進士,十九名舉人,二十三名貢元和七十四名秀才。正廳左右大梁之上懸掛的“進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書”等功名匾昭示著周氏的顯赫功名。

價值意義


周氏宗祠建築為明代徽派古建築典型風範,簡潔的布局,古樸莊重;精緻的雕飾,細膩入微,極顯徽派古建築特色。

保護措施


2004年10月28日,周氏宗祠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