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HBV—GN)簡稱乙肝相關性腎炎,是指HBV感染人體后通過免疫反應形成免疫複合物,導致腎小球損傷的疾病。

病因及發病機制


HBV相關腎炎主要表現為膜性腎病及膜增生性腎炎。一般認為膜性腎病是由於小分子的HBe抗原先種植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襻的上皮下,帶陽性電荷的抗HBe抗體再與預先種植在上皮下的HBe抗原相結合而引起的原位免疫複合物性腎炎所致;膜增生性腎炎則是由於大分子的表面抗原(HBsAg)及其免疫複合物經由循環免疫複合物性腎炎的機制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內皮下沉積所致。

臨床表現及病理改變


起病多為兒童及青少年,男性居多,臨床表現多樣。
1.腎臟表現
HBV相關性腎炎臨床表現多樣,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征或腎炎綜合征。起病多隱匿,有不同程度水腫和疲乏無力。所有病人均可出現鏡下血尿或蛋白尿,部分病人以腎病綜合征起病,部分病人有大量腹水。40%有血壓升高,20%腎功能不全。
2.腎外表現
大多數病人肝功能正常,部分病人可合併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重症肝炎甚至肝硬化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幾乎所有病人血中HBsAg陽性,60%~80%HBeAg陽性。部分病人肝功異常和轉氨酶升高。極少數可出現低補體血症和冷球蛋白血症
3.腎臟病理學特點
HBV相關性腎炎的病理類型多樣,最常見的為HBV相關性膜性腎病,其次為HBV相關性膜增生性腎炎。HBV相關的膜性腎病有其特點:光鏡下除可見瀰漫性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及釘突外,增厚的基底膜還常呈鏈環狀,並伴有明顯的系膜細胞和基質增生;免疫熒光檢查除了IgG及C3呈顆粒樣沉積外,也常有IgM、IgA及C1q沉積於毛細血管壁和系膜區;電鏡檢查可見大塊電子緻密物呈多部位分佈,見於上皮下、基底膜內、內皮下及系膜區。根據上述表現,有人認為這種HBV相關的膜性腎病在某些方面既具有特發性膜性腎病,又具有系膜增生性腎炎的病理特點,也有作者稱之為非典型膜性腎病。

診斷


目前國際上對HBV相關腎炎並無統一的診斷標準。參照1989年北京座談會的意見,建議國內試用下列三條對HBV相關腎炎進行診斷:①血清HBV抗原陽性;②膜性腎病或膜增生性腎炎,併除外狼瘡性腎炎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③腎組織切片上找到HBV抗原。其中,第③點為最基本條件,缺此項不能診斷。

治療與預防


HBV相關腎炎的治療原則是①降低尿蛋白;②防治再發;③保護腎功能及延緩腎臟病進展。
由於HBV相關腎炎為HBV所致,因此有HBV病毒活動複製(如HBV-DNA複製指標陽性)的證據時應積極抗病毒治療。HBV病毒複製陰轉后,部分HBV相關腎炎病人蛋白尿也可減輕甚至陰轉。
有人試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製劑治療HBV相關腎炎,在減少尿蛋白上有時雖可獲得短期效果,但多數無效。而免疫抑制治療可延遲HBV中和抗體的產生、促進HBV-DNA複製而加重病情。只有嚴重低蛋白血症和大量蛋白尿且病毒複製指標陰性時才可應用。用藥時需要監測HBV複製指標。
預防遠重於治療。全面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是根本的預防方法。